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在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内接收的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奇偶排序,观察组19例奇数患者接受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9例偶数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23.049,P=0.000);观察组手术基本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促进了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微创 空心螺钉 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公认的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更有优势、效果更显著。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平分系统(VAS)和直腿抬高试验两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与以往单纯应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病例进行了对比。结果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2.90±0.64,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VAS评分4.02±0.89,t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匀为阴性,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仍有35.8%阳性,x2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有优势,效果更显著,对于疼痛的治疗更确切、完善。

  • 标签: PLDD 硬膜外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1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组;51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度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Cobb角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应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接受的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组,围绕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方法(n=32,对比组)与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n=32,治疗组)应用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开展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显著的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评估肾原穴在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中的近期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腿疼痛患者104例选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11月20日~2016年11月20日期间。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患者占52例。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取穴针灸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取穴配合肾原穴太溪穴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相较于对照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实验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肾原穴太溪穴治疗腰腿疼痛的近期疗效可观,可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经原穴 中医针灸 腰腿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中疼痛管理用于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麻醉,观察组选择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以及术中感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感受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改善术中感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疼痛管理 椎间盘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肾脓肿患者88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皮肾镜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2.1±7.1)min、住院时间(5.5±1.2)d、术中出血量(13.2±3.2)ml,对照组手术时间(55.3±10.2)min、住院时间(8.5±1.5)d、术中出血量(55.6±9.5)ml,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皮肾穿刺术治疗肾脓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经皮肾穿刺 开放手术 肾脓肿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瘢痕皮肤超声导入PICC(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的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为研究对象,在瘢痕皮肤开展PICC置管护理。结果显示,28例患者超声导入PICC置管肘正中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2例患者穿刺2次成功,由肘正中静脉改为贵要静脉。PICC置管后1例患者因多器官衰减死亡拔管,3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现象。截至2017年5月终末访时间,30例患者中仍有5例带管,25例患者的PICC保留时间为8-288天,将该25例拔管取前端1-2cm进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这表明,于瘢痕皮肤超声导入PICC置管护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面积烧伤患者 瘢痕皮肤 超声 PICC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的逆流征象。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间接诊的不孕症病患80例,利用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技术,对所选病患的子宫肌层逆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0例病患当中共有43例发生逆流,占总比例的53.75%,其超声造影检查提示双侧通畅12例、双侧不通7例、单侧不通8例、双侧通而不畅11例、单侧通而不畅5例。结论对不孕症病患施以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可清楚的显示出造影剂在输卵管腔和宫腔中的流动与进入周围血管和子宫肌层的征象,而逆流的发生则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四维超声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 逆流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化疗并需要置入PICC的妇科肿瘤患者。观察患者并发症、拔管原因、导管头端位置、穿刺次数、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920例患者成功接受PICC置管,其中随访中死亡25例,失访83例。104例患者因并发症而提前拔管,其PICC留置时间中位数为62d,并发症以静脉炎41.35%(43/104)和血栓形成25.96%(27/104)最常见。左上肢置管12.68%(53/418)与右上肢置管12.94%(51/394)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前窝静脉置管12.95%(72/556)与上臂静脉置管12.50%(32/256)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头端位于非上腔静脉者28.57%(8/28)较位于上腔静脉者12.24%(96/784)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多次(≥2次)穿刺者30.19%(16/53)较1次穿刺成功者11.59%(88/759)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较常见。但PICC仍是一种较安全、经济、能家庭护理的静脉通路。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妇科化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择期剖宫产)与实验组(33例择期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各项诊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39.4%),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分娩其安全性明显优于择期剖宫产患者。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探索。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手术治疗的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能加快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 妇产科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腋静脉、贵要静脉和颞浅静脉PICC置管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新生儿121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成3组,腋静脉组(n=29)患儿腋静脉进行PICC置管,贵要静脉组(n=35)患儿贵要静脉进行PICC置管,颞浅静脉组(n=57)患儿颞浅静脉进行PICC置管,比较3组置管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腋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贵要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3%,颞浅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98%,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患儿穿刺时间短于贵要静脉组、颞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率20.69%,贵要静脉组并发症率28.57%,颞浅静脉组并发症率10.53%,颞浅静脉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腋静脉组、贵要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三种方式各具优劣,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安全、适宜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腋静脉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以期减少此类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78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口腔护理加口洁措施,对照组仅采取口腔护理措施。在操作前、操作后及操作后3h进行口腔分泌物采样,并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程度、口腔感染率、VAP发生率及口腔分泌物的菌落总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舌苔厚度、口腔感染率及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口腔分泌物在采取相应操作干预后均明显下降,对照组3h后菌落总数回升至操作前水平,实验组3h后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气管插管患者采取口腔护理加口洁措施可有效减少口腔感染率,并能降低VAP发生率,对上述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口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临床、亚临床甲减患者实施激素代替治疗方式,分析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及51例妊娠合并亚临床孕妇进行研究,将其设为A组及B组,两组均给予甲状腺素代替治疗,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将三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A组羊水过少9.43%、产后出血11.32%、剖宫产69.81%;B组分别为7.84%、9.8%45.1%;健康组4.0%、6.0%38.0%,三组羊水过少及产后出血率差异不明显(p>0.05),A组剖宫率对比其他两组明显更高(p<0.05);3组围生儿结局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临床及亚临床甲减孕妇实施激素代替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妊娠及围生儿不良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 激素代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胚芽抽吸减胎术实验室辅助分析的经验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13年-2016年IVF助孕的31例多胎妊娠,在孕6-8周时全部采用阴道胚胎抽吸术,用PBS液漂洗或稀释抽吸物,在体式显微镜下镜检,以观察到原始胚芽心管搏动或者体节作为减胎成功标志。结果在31个被减胎的孕囊抽吸物中,检到3个心管搏动,27观察到体节,1例只检到多量绒毛。全部减胎手术均一次性减胎成功,其中一例妊娠至12周流产。结论实验室辅助分析,能迅速、准确检出孕囊抽吸物中有无原始胚芽的标志物,为阴道B超引导下直接抽吸胚芽减胎术提供直接依据。

  • 标签: 多胎妊娠 胚胎抽吸术 实验室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手术期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235例术前TnI正常的择期PCI患者,根据其术后第1天晨血TnI水平分为术后TnI值正常组、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和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共3组。对各组的基线资料、冠脉病变特点等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围手术期TnI升高的重要预测因素。结果:235例择期PCI患者中.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患者占34.9%,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占31.1%,3组患者间的冠脉病变特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病变类型(B/C型)是PCI围手术期相关心肌损伤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复杂病变类型是预测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的因素。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治疗过程中具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具体的护理措施分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三部分,护理结束后针对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显示8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中有7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占比为97.5%,其中有3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占比为37.5%,有4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占比为60.0%;仅有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占比为2.5%。这表明,在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该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驰缓症 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