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为其实施提供建议。方法将某医学部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基线时85.7%的干预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83.3%的对照组学生同意改革教学模式。中期调查结果表明,44.4%的干预组学生对改革后的授课方式不满意,85.7%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压力。终期调查显示,干预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74.1%)和改革意愿(59.3%)均高于基线的64.3%和37.0%;对照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44.4%)和改革意愿(42.9%)均低于基线的80.0%和60.0%。结论教学改革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干预后接受改革的意愿升高,但改革的考核方案和教学方式仍不成熟,因此仍需继续探索合适高效的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A组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B组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A组与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咳嗽、喘憋、哮鸣音和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咳嗽消失时间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理想,较快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甲强龙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甘草浸膏粉中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228nm,电压14kV,以50mmol*L-1硼砂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氢氯噻嗪为内标,对甘草浸膏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相对峰面积(氢氯噻嗪为内标)与各自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6.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

  • 标签: 毛细管区带电泳 含量 甘草浸膏粉 甘草酸 甘草次酸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9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44)和参照组(n=45),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组予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颇好,方可学习、借鉴。

  • 标签: 布地奈德 博利康尼 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

  • 标签: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患者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特布他林 浓氯化钠 氧气驱动雾化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64-01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9月于我院接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 159例,所有小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平均分配为三组 ,依次为甲组、乙组、丙组 ,每组 53例小儿患者 。甲组小儿患者进行传统常规治疗,乙组小儿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药物进行治疗,丙组小儿患者在甲组与乙组两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强龙进行辅助治疗。统计分析三组小儿患者的肺部啰音、哮鸣音、喘憋、咳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统计分析的三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三组小儿患者的肺部啰音、哮鸣音、喘憋、咳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中,丙组时间最短,其次为乙组,最长为甲组,三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而言,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不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甲强龙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讨论。方法: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将其分成参照组(n=20)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讨论组(n=20)在行参照组相同雾化吸入方案同时加行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讨论组和参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60.00%,讨论组效果更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重组干扰素α-2b 沙丁胺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硫酸镁 联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7.7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硫酸镁 联用治疗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快速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硫酸镁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一年度本院诊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确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方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解热镇痛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 5d。比较两组治疗的总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高于对照组的 82.05%( 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及咽部红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退热,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疏风解毒胶囊 风热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分析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化学方法,在化学药品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分析在化学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了TG、DSC等分析技术在药品检测与分析中的原理和应用,阐述了分析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多种应用场景,总结了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检验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未来分析在化学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热分析 药品检测 TG DSC 物理化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评估腹腔灌注化疗在恶性腹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其效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恶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20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腔化疗。收集患者功能状态KPS 评分、症状腹痛腹胀、肿瘤标志物CEA 、CA125、CA199等的变化、腹水量、不良反应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KPS评分改善、腹痛腹胀缓解、肿标下降、腹水量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恶性腹水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胆囊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腹症,是胆道阻塞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多为混合感染。发病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胆绞痛),多伴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少数患者伴随黄疽等临床症状。我科在2005年1~6月运用痰清和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药物治疗 痰热清 疗效观察 上腹部疼痛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