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中国饮食养生文化中,古人认为,饮食能滋养人的气血,人体摄入谷物后精气就会充足,精气充足气血就会旺盛,气血旺盛筋骨就会强壮。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体相当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延年益寿,饮食不当,又会造成致病折寿。所以,正确合理的饮食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 标签: 中医 饮食 养生 食物
  • 简介:高血压的“阶梯用药”宜虬有不少高血压病人缺乏科学用药知识,虽然使用了不少降压药,但降压效果仍不理想,而且出现了不少副作用,甚至出现血压“反跳”现象而危及生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拟订了治疗高血压病的阶梯方案,即“阶梯用药”。这种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用药法 利血平 胍乙啶 心得安 甲基多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常规的造影方法不能满意显影而影响诊断,为提高IVU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84年始对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病人采用延缓静脉肾盂造影,提高了IVU造影的诊断率,现就168例次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 造影剂 排泄性尿路造影 输尿管狭窄 泌尿外科 缓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五十二病方》应用汗法治疗“伤痉”、“血睢”等疾病,记述了病汗、绝汗和汗等内容,开创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先河。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众多涉及汗的讨论,《伤寒杂病论》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的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误汗所产生的变证有着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汗法 临床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酶联免疫与金标检测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抽取的血清标本2327例,均行酶联免疫和金标进行初步筛查,再行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进行确证。观察检测结果。结果ELIEA和金标梅毒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07%和0.73%,差异不显著(p>0.05),且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为96%,显著高于金标(p<0.01)。结论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在术前和输血前血清样本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金标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在大量血清样本初筛中的适用性较强。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法 金标法 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细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PCR检测及细菌培养,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结果PCR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3.33%,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的61.81%(P<0.05),PCR检测的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5.69%,显著高于细菌细菌培养的46.53%(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测中采用PCR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细菌检测 PCR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控制脐带牵拉和传统脐带牵拉对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产妇,共74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在成功分娩出胎儿并常规使用宫缩剂后,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脐带牵拉娩出胎盘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则采用控制脐带牵拉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子宫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脐带牵拉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控制脐带牵拉法 传统脐带牵拉法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与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39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有患者199例,A组应用微柱凝胶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B组应用凝聚胺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90.45%,不相合率是9.55%;B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83.42%,不相合率是16.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应用微柱凝胶的灵敏度要相对好于凝聚胺,值得优先选用或是联合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与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 39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 A组与 B组,两组各有患者 199例, A组应用微柱凝胶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 B组应用凝聚胺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 90.45%,不相合率是 9.55%; B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 83.42%,不相合率是 16.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应用微柱凝胶的灵敏度要相对好于凝聚胺,值得优先选用或是联合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凝聚胺与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经验工作经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收治的临床确诊肝硬化患者198例,对所有的患者输血前血样检验中分别采用凝聚胺与微柱凝胶进行交叉配血的实验,通过实验将检查的结果,认真地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凝聚胺交叉配血实验相合率为84%,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相合率为90%,通过结果可以明显的得出,凝聚胺明显的低于微柱凝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凝聚胺而言,采用为主,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进行实验的敏感性会更加的理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应该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优先选用或者进行联合应用的方式。

  • 标签: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检测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344例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胶体金与酶联免疫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检测,随后以化学发光进行确证。对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共筛选出48例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其中胶体金筛选45例阳性,化学检验确证43例,3例可疑标本经确证为阴性;酶联免疫筛选46例阳性,化学检验确证42例,2例可疑标本,1例经确证为阳性,1例经确证为阴性。胶体金与酶联免疫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97.72%;特异性分别为71.43%、55.56%。结论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相比更为灵敏,能够有效减少漏检现象,并具有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对S/CO较低的标本进行检测应慎重,如有必要可采用化学发光进行确证,对假阳性进行排除。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目的对比胶体金和邻联甲苯胺隐血实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抗干扰性;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应用胶体金和邻联甲苯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胶体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均明显高于邻联甲苯胺。结论胶体金优于邻联甲苯胺,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胶体金法 邻联甲苯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