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价值。方法在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收治100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对受检者实施CT检查和X线检查,随后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点后,再对比诊断价值性。结果中央型肺癌患者在X线检查中,主要影像特点表现为边缘清晰,肺野突向,在肺门部发现肿块和肺不张阴影,气管内可见肺气肿表现;中央型肺癌患者在CT检查中,主要影像特点表现为管壁轻度增厚,肿块边缘脐凹样改变,经增强扫描后,可更加清晰显示狭窄支气管。结论中央型肺癌在CT、X线检查中,可表现出不同影像学特点,将两者检查方式联合使用,可提高正确率。

  • 标签: X线 CT 中央型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恐怖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77例确诊为恐怖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结果恐怖症患者的个性特点为E分低,N分高,且其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常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恐怖症患者有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性差的个性特点,恐怖症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等均讦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 标签: 患者 恐怖症 临床特点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敏感 偏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军事健康教育和提高军事操作效率做参考。方法采取症状自评定表(SCL-90),对某部队的应激军人510名进行评测,按照军龄、兵种、职位等进行分组,并与SCL-90军人常模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经组间比较发现,应激军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体低于军人常模;军龄、兵种、职位等方面应激军人与军人常模间差异突出;应激军人的心理健康受人际交往、军官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呈现整体较差的状态,且表现出不同军龄、兵种、职位间的差异,受外部因素和自身交往等方面影响较大。

  • 标签: 应激军人 军人常模 心理健康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平滑肌瘤的主要临床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妊晚期合并子宫平滑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病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随机选择同期50例非妊娠单纯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8例妊娠期子宫肌瘤37例(63.8%)发生多种变性及坏变,50例非妊娠期肌瘤中仅3例(6%)发生变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妊娠期肌瘤的存在核分裂及核异型明显高于非妊娠期肌瘤(0例)。妊娠期肌瘤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强阳性率表达明显高于非妊娠期(P<0.05)。结论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瘤以育龄妇女为主,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妊娠平滑肌瘤生长与孕激素、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妊娠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需外科干预的难治性肺脓肿患儿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胸外科手术且血或胸膜腔穿刺液培养阳性的14例肺脓肿患儿临床及抗感染治疗情况。结果14例患儿中铜绿假单胞菌4例、肺炎链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化脓性链球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脑膜炎脓毒黄杆菌1例。条件致病菌检出率高,均为1岁以内婴儿。半数以上患儿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头孢曲松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约占50%。结论难治性肺脓肿病原体条件致病菌多见,门诊常用抗菌药物无效。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验性治疗需加用万古霉素或者利奈唑胺。治疗方案仍需覆盖厌氧菌。

  • 标签: 肺脓肿 抗感染药物 细菌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为男性,48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活动后气喘伴咳嗽咳痰,胸腔镜下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泡蛋白沉积症,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PA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血清GM-CSF抗体、CEA、LDH测定有助诊断。全肺灌洗是PAP主要的治疗方法,GM-CSF治疗、血浆置换为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临床特点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原地区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探讨病情特点并分析合理的救治措施。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重症支气管患者,均在高原地区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治疗前患者动脉血气、气道压力为A组,治疗后三项数据为B组,对比两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抢救成功,A组和B组的动脉血气分析中,B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AP和机械通气的PaCO2和气道压力对比,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BiPAP的改善效果相对于机械通气更好,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高原地区 重症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疾病特点 救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我院外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由于颅骨损伤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检查为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恢复良好,有3例患者处于中残,有2例患者处于重残,有1例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对于颅骨损伤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检查为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其发展为脑积水。

  • 标签: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2016年1月257例老年下肢骨折出院病人(≥60岁),通过查阅患者病历,收集其临床原始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7例老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42例次,医院感染率14.01.%、例次感染率16.34%,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76.19%,其次骨牵引孔占14.28%。老年下肢骨折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手术、骨牵引及内科基础疾病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老年下肢骨折因住院、卧床时间长,加上骨折的损伤及手术创伤,机体抵抗力低,导致老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老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手术、骨牵引及内科基础疾病中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有密切关系,是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积极的干预,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下肢骨折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中医诊断对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及采用中药治疗方法。结果患儿临床特点表现有腹部阵痛且痛点并不固定,面色潮红以及鼻根发青等临床特点,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后,大部分患儿均明显治愈或者好转,其治疗有效率为87%,且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包括转移性腹痛、进食不畅以及口唇苍白等临床特征表现,应用中药治疗后,大部分患儿都能够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医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中心去年夏季以来收治的25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调取其治疗方法和家庭随访治疗方法,依据治疗结果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受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调整控制,同时各科室之间的用药受患者病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患者基本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策略,以及早实现对患者的疾病痊愈和康复。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患者本人进行警惕,同时用药注意调整剂量,避免疾病反复出现,对生活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老年 精神障碍 抗精神失常药物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癫痫患者84例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为单纯性神经内科癫痫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为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病频率、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并发偏头痛会导致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的病情加重,发病的频率加快,癫痫的强度更强,使得癫痫的治疗更加困难,在对神经内科癫痫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是否并发有偏头痛,应该对癫痫症状与偏头痛症状全面进行了解,有利于对症进行治疗和护理,加快治疗的效率和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癫痫 偏头痛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咽喉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80例耳鼻咽喉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n=140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5.78±4.53)分和抑郁量评分(22.23±5.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7.76±6.62)分和抑郁量评分(38.78±7.2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1.43%(P<0.05)。结论对耳鼻咽喉门诊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疾病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好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促进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鼻咽喉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给予抗生素配合吸入药物,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并且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更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采取抗生素配合吸入药物的疗效显著,恢复更快,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诱发 小儿哮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对在高压氧治疗患者出现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其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并概括了在高压氧治疗中心理干预的方式,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调查,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类型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来减缓患者的情绪波动,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高压氧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在新形势下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统计我市2016年1月—2017年12月传染病发生情况,切实分析传染病流行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研究发现,我市共发生传染病25946例,占据本省人数2.6%以上,常见病种有手足口病有3103例,所占比例为11.95%;肺结核有4844例,所占比例为18.66%;流行性感冒有4301例,所占比例为16.5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281例,所占比例为1.08%;其他有12529例,所占比例为48.28%。所有患者中幼儿有45例,发生率为2.25%;学生有119例,发生率为5.95%;工人有24例,发生率为1.2%。传染病往往在3、4、6、9月发生。结论传染病往往在工人与学生群体中发生率高,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能有效抑制疫情发生,切实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控工作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传染病 新形势 流行特点 预防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进行探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与2007年NINDS/NIMH制定的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相符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按是否存在精神障碍进一步将其分为PDNP组(不存在精神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与PDP组(存在精神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另取64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有29例(36.7%)明显多于对照组2例(3.1%)(χ2=9.476,P<0.05)。幻觉、错觉是PDP组患者的最常见表现,PDP组患者年龄、睡眠障碍评分(SCOPA-SLEEP)、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发生率与PDNP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PDP组患者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SCOPA-SLEEP评分、RBD。结论高龄与睡眠障碍是导致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精神障碍高于正常人群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 简介:为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职业高中都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职业高中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改变了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标签: 学生心理特点 信息技术 职业高中 计算机技术 教学 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