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肠肿瘤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对30例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3例,腺瘤2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为平滑肌瘤5例,淋巴瘤5例,胃肠道间质瘤12例,腺瘤3例,腺癌5例;螺旋CT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少1例,腺瘤多1例,诊断准确率为93.3%(28/30)。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肿瘤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对小肠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小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就诊于本研究组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整体护理措施干预。结果干预组各种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牙科焦虑量表(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后的整体护理措施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辅助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疗在肿瘤中医护理中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共100例,随机将这100例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观察组病人进行常规饮食护理,给予对照组肿瘤病人在常规饮食护理上加上中医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肿瘤病人病情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的人数分别是14、31、5人,所占的比率分别是28%、62%、10%;对照组病情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的人数分别是7、27、16人,所占的比率分别是14%、54%、32%。两组患者不论是在饮食状况还是病情状况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在治疗肿瘤有着不错的临床效果,肿瘤病人在接受中医食疗后,能有效的改善病人饮食习惯以及改善病人病情,中医食疗治疗肿瘤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 标签: 食疗 肿瘤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预示着淋巴系统肿瘤的预后不良,加强对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的研究对于淋巴系统肿瘤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与同行交流。

  • 标签: 淋巴系统肿瘤 贫血 研究治疗
  • 简介:摘要在中药材中,黄芪属于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黄芪的有效成分有了更多的研究,而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挖掘,则为肿瘤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此研究,笔者将针对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研究进展 黄芪 作用机制 中药材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风险,评价护理管理质量改进的成效。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肿瘤科全年接待患者3180例次,2017年全年肿瘤科收治患者3995例次,同时科室内共有护士52名。2017年实施人性化的管理,重视提升自我防护水平。结果2017年护士表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问题、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问题、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低于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满意度、工作表现、总绩效评分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管理明显减轻了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提升了工作绩效。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0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采用均经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患者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为(113.0±5.5)分,术后患者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为(123.0±5.5)分,术前与术后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0例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病率为8%;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有45例患者为无瘤生存,生存率为90%。结论总而言之,对大肠癌患者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腹直肠癌根治术 大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1例直肠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肠道、皮肤准备及术后常规护理,CO2气腹后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护理措施,给患者提供综合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21例直肠癌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的康复。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给与整体护理,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治疗,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结肠癌化疗患者实施黄芩汤直肠滴注对其临床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设为化疗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化疗,联合组患者加用黄芩汤直肠滴注。结果两组化疗后均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等,但联合组的总副反应发生率(2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4.48%)(P<0.05)。结论对结肠癌化疗患者实施黄芩汤直肠滴注可有效减少化疗后副反应,效果确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黄芩汤 直肠滴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的留有视频资料的4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Dixon)23例,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17例。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行直肠癌肠造口手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经过WHOQOL-100评价后,两组患者在环境项上评分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在生理机能、独立性、心理及社会关系这4项上评分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理干预对于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升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直肠癌 造口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6例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资料,分析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对比直肠普通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黏液腺癌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等方面存在差异,且生存率明显低于普通腺癌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低龄、肿瘤直径大、TNM分期高为主,预后较差。

  • 标签: 直肠癌 黏液腺癌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用于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人员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人员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并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包含1型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18例,包含2型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16例,包含3型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12例,包含4型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14例,实验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中最高和最低的心率及一天之内的平均心率和总心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断,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宣肺通腑汤治疗邪热内型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西医与中医宣肺通腑汤(主要药物桑白皮15g、款冬花15g、款冬花15g、海浮石10g、黄芩15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对照组是82.22%,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5.5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宣肺通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肺炎 邪热内结型 宣肺通腑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按照中心随机系统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精细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施以常规护理;精细护理组施以精细护理。评价(1)护理满意情况;(2)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精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其中,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15例,比较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00%;精细护理组非常满意34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2)精细护理组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常规护理组低,其中,常规护理组有5例口腔溃疡,3例出血和8例感染,发生率为32.00%;精细护理组有2例口腔溃疡,1例出血和3例感染,发生率为1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给予精细护理,可有效减少口腔溃疡、感染和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肿瘤 护理心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的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比较。方法将100例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肿瘤内科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根据收治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价值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肿瘤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医院肿瘤科护士130名,从护患沟通、接诊问题、记录缺陷等方面分析护理风险,针对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肿瘤科护理风险应对策略前满意度评分为(93.32±2.41)分,应对策略前满意度评分为(83.91±4.32)分,应对策略实施前、后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风险相对较多,应该根据风险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能力和安全系数的应对能力。

  • 标签: 肿瘤科 预防管理措施 护理风险 风险能力 安全系数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采用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单药化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血HCG最高滴定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应用联合化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毒性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联合化疗方案 单药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