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尤瑞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而ADL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82.7%),而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13.0%,0<8.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尤瑞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尤瑞克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与阿米替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3例偏头痛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与阿米替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4.2%,观察组治疗疗效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经过12个月时间随访,观察组复发患者4例,对照组复发患者10例,观察组复发率(12.5%)相对于对照组(32.3%)明显偏低(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与阿米替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且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盐酸桂利嗪 阿米替林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舍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舍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Y-BOCS评分分比较无显著无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舍曲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确切,较单纯用药具有更高的症状改善效果。

  • 标签: 舍曲林 齐拉西酮 难治性强迫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抽选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舍曲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联合使用舍曲和米氮平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的74.42%,χ2=3.9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S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SD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略低于对照组的13.95%,χ2=0.104,P>0.05。结论舍曲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能够更好的缓解抑郁程度,改善睡眠障碍,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舍曲林 米氮平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噻吗心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布佐胺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眼压、降低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眼压、降低压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P<0.05)。结论采用布佐胺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同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布林佐胺 噻吗心安 降眼压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运用五常法对眼科无陪护患者规范管理人、物、空间。使病房温馨整洁,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全员参与和专人负责,改变护理人员管理观念。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有序的全程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 标签: 五常法无陪护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药物治疗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为30例患者)与对照组(为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炎琥宁与利巴韦配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差于研究组患者,其总有效率低出研究组患者许多,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得知,研究组患者咳嗽、发热与咽部充血以及鼻涕流塞等临床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提高其临床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炎琥宁 利巴韦林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华法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1例房颤华法治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1)和干预组(3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即通过一对一电话、QQ、微信、短信等形式的随访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后三个月采用华法依从性调查表及测评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出院半年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房颤患者华法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信息健康管理模式 心房纤颤 华法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冲服利巴韦颗粒10~15mg/kg.d,一日服3~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23/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利巴韦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巴韦林 喜炎平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将20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注射液治疗,热毒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蓝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3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皮疹消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结果3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蓝芩组与同期热毒宁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IgA、IgM和Ig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蓝芩组与同期对照组和热毒宁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蓝芩组与同期对照组和热毒宁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蓝芩组和热毒宁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蓝芩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利巴韦联合蓝芩口服液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利巴韦和利巴韦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蓝芩口服液 热毒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运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甲状腺切除手术病患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成A组与B组各44例,A组运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运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B组的心率与舒张压明显高于A组,收缩压则明显低于A组,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B组术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运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推荐运用。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手术 麻醉 瑞芬太尼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采用布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青光眼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布佐胺+噻吗洛尔)与对照组(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内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眼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布佐胺与噻吗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眼内压,且不会影响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布林佐胺 噻吗洛尔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尤瑞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同时联合尤瑞克静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无效2例,恶化1例,其总有效率达91.7%,对照组无效6例,恶化2例,其总有效率达77.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治疗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尤瑞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联合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尼麦角联合帕罗西汀对中青年女性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联用帕罗西汀及尼麦角的为A组(治疗组),单用尼麦角的为B组(对照组1),单用氟桂利嗪的为C组(对照组2)。连续服用12周。观察3组服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C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2个对照组;B、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麦角对治疗中青年女性偏头痛有一定疗效,帕罗西汀联合尼麦角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西比灵或尼麦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舍曲和度洛西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1号到2017年1月1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采用舍曲治疗,后者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抑郁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为4.0%,对照组为20.0%,前者明显优于对后者,P小于0.05。结论舍曲和度洛西汀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上均有效果,但是两者相比,度洛西汀的不良反应更少,对患者的抑郁情况改善更明显,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舍曲林 度洛西汀 老年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特布他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实施对照研究。其中64例接受常规治疗,设为常规治疗组。64例接受特布他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设为联合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特布他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雾化吸入治疗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巴韦联合喜炎平治疗门诊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利巴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结论采用利巴韦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利巴韦林 喜炎平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华法联合尿激酶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华法联合尿激酶干预,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干预。治疗后根据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下肢肿胀程度、血液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华法联合尿激酶可较好的降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以及D-二聚体水平。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华法林 尿激酶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