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的效果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预后更加积极,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 麻醉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5年7月行剖宫产100例产妇,根据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50)与腰硬联合麻醉(50),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满意、低血压发生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剖宫产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明显。

  • 标签: 剖宫产术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方法、优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0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皮内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切口愈合情况、皮肤缝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切口愈合均美观,呈线型,未发生脂肪液化,但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多。结论观察组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皮肤缝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标签: 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 下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更加安全可靠。方法对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的33例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改行子宫切除且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 标签: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褥式缝合 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氧肾上腺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参照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麻黄碱,研究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去氧肾上腺素,比对两组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恶心、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改善预后。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病患应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搜集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60例采用剖宫产分娩发生宫缩乏力出血病患,实验组45例采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参照组15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观察最终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输血量平均明显少于参照组(t=5.98、9.67、3.34、5.73,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和中及术后接受输血率分别为2.27%、6.67%明显低于参照组22.22%、27.27%,差异显著(χ2=8.64、6.74,P<0.05)。结论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病患应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满意,具有操作简单、迅速、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对保留子宫以及降低出血量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为剖宫选择合适的麻醉穿刺间隙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7例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7例),设定穿刺部位L2~3为A组,穿刺部位L3~4为B组,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情况、麻醉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15min的麻醉平面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麻醉感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穿刺部位为L2~3的麻醉效果优于穿刺部位为L3~4的麻醉效果,具有较好地镇痛效果及良好肌松,但穿刺部位为L3~4组生命体征较平稳,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剖宫产的临床麻醉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手术需要的选择合理的麻醉穿刺间隙。

  • 标签: 剖宫产 穿刺间隙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阻断子宫血流救治剖宫产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采用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方法救治剖宫产急性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7天子宫复旧好,无一例行子宫切除,子宫如期复旧,术后2-6个月间月经恢复正常,周期规律,经量与产前无异常。结论采用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方法,可快速控制出血,止血时间明显缩短,输血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费用低。

  • 标签: 剖宫产 环扎子宫 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临床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取的88例需要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按照手术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中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剂量、疼痛最高平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中观察组血压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中,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理想等众多优势,该种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剖宫产时不同麻醉方法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妊娠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产妇患者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并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产妇患者均取得手术的成功,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产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基本相同(P>0.05),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产妇行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欣母沛对剖宫产中、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具有剖宫产特征,且存在产后出血倾向)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常规中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观察组49例在宫体注射缩宫素的同时加用欣母沛。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中及术后两小时出血量为(305.24±152.05)ml、(112.05±78.27)ml,较明显低于对照组(358.87±196.58)ml、(257.24±104.38)ml,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12%(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1%(15/4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16%(4/49),对照组为12.24%(6/49),差异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用于预防剖宫产中、术后出血与常规药物相比,更加快速、高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欣母沛 预防 术中 术后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的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保宫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上,观察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保宫率上观察组的保宫率为96%,对照组则为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的治疗具有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等优势,而且可以降低患者丧失生育能力的可能性,应当在临床上提高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 清宫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88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42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第一产程剖宫产手术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孕妇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和出血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剖宫产手术中的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比对照组高,中出血主要原因是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妇的子宫切口破损、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结论子宫切口破损、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是引发第二产程剖宫产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故应加强对孕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及时识别及处理头位难产,尽量避免或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中出血。

  • 标签: 第二产程 剖宫产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在胎头高浮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胎头高浮产妇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胎头高浮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徒手助娩,观察组实施小产钳助娩胎头,对比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对照组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将数据带入统计学中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小产钳在胎头高浮剖宫产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缩短胎儿分娩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钳 助产 胎头高浮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脐带脱垂产妇剖宫产的抢救流程,提高胎儿存活。方法值班护士接到出诊产科医生电话通知手术后,立即启动紧急急救手术应急预案,通知二值护士(2人)、麻醉师(2人)、儿科医生(1人)、产科医生(3人)、助产士(1人)等人员到手术室做好紧急急救手术准备;由产科医生、助产士出诊接回,直接送入手术室,在局麻+静脉复合麻下行剖宫产。结果5例新生儿经及时抢救处理均存活,母婴平安,治疗护理康复出院。体会要使脐带脱垂产妇及胎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高效的团队,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及工作流程。

  • 标签: 绿色通道 脐带脱垂 剖宫产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留置导尿管置管与拨管时限的选择,对孕、产妇心理、尿道刺激症状及拨管后对排尿的不同影响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置管与拨管时机。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60例宫产孕、产妇,术前留置导尿管置管与术后拨管时限的不同选择,将术前30分钟置管、术后24小时拨管与麻醉平面出现后置管、12小时拨管对孕、产妇心理、尿路刺激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孕、产妇进行比较时发现麻醉平面出现后置管、术后12小时拨管对孕、产妇尿道激症状轻容易被孕、产接受。术前30分钟置管、24小时拨管对尿道刺激症状重不易被孕、产妇接受。结论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是麻醉平面出现后,术后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剖宫产应用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无麻醉禁忌症ASAⅠ~Ⅱ级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SEA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等。结果CSEA组和EA组的麻醉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C值=56.2373,P<0.05);两组间的麻醉显效时间(T=29.40,P<0.05)和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T=13.93,P<0.05)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麻醉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肌松、镇痛效果好,麻醉起效快等优点,可推广为剖宫产手术的最常用的麻醉方式。

  • 标签: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