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疼痛是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临床上许多患者由于疼痛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或者放弃治疗。骨科手术后疼痛若得不到处理,患者因肢体活动不足,可引起组织慢性水肿,关节肌肉萎缩或者僵硬,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骨科手术后疼痛的处理尤为重要,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上的发生。目前,手术后疼痛缓解的方法主要是以药物、非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在阐述疼痛机制和评估的基础上,对骨科手术疼痛处理的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骨科手术 疼痛处理 进展
  • 简介:摘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被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化疗等长期输液病人当中。在建立无痛性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仍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机械性静脉炎等。加强PICC的护理,延长期使用时间,避免并发症出现,是十分重要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4例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选择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产妇1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产褥期感染、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4例,术前诊断率为。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产褥期感染及术后住院天数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时的麻醉选择,探讨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1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均采用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病情评估及术后严密监测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生理干扰小,安全性大,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处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适当选择性清创处理、良好的营养是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开放 骨折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破裂 临床处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麻醉方法。结果三种麻醉方法均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手术顺利进行,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影响小,患者苏醒快,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麻醉方法处理,麻醉方法选用恰当,更能发挥各自优势及处理好病情与安危问题。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 麻醉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中术后手术并发CSFL的治疗。方法2005年9月至2011年6月共行颈椎前路手术651例。术中、术后共发生CSFL27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2-68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前路右侧横切口或者斜切口入路。结果术中发现CSFL22例。分别给予缝合漏口,组织筋膜片覆盖,生物胶封堵等处理,22例中18例术后无CSFL,4例术后仍出现CSFL,术中没发现而术后出现CSFL病例5例,术后共9例仍存在CSFL。在确认CSFL存在并连续两天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引流脑脊液连续2天早,中,晚各2次培养无菌生长后拔出引流管,采用颈部前方两侧绷带卷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方式加压7-10天方式处理。切口一期愈合。无假性脑脊膜膨出、脑脊液瘘和脑脊膜炎形成。结论采用缝合,生物胶封堵,颈前旁持续加压等方法防治颈椎前路手术术中、术后CSFL,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颈椎 前路 脑脊液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临床妇科和手术室做好预先处理妇科吸引器械的重要意义。方法(1)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明确制度执行的重要性。(2)由院感办通知临床科室做好妇科吸引器械的初步处理,对科室强调三次仍不改正的,一律予以经济处罚。结果2015年妇科全年统计;初步处理2450例,未处理21例,百分比0.05%,满意率为95%。2015年手术室全年统计;初步处理1095例,未处理2例,千分比0.002%,满意率为99.8%。2016年妇科全年统计;初步处理2825例,未处理12例,千分比0.004%,满意率为99.6%。2016年手术室全年统计;初步处理1300例,未处理0例,百分比100%,满意率为100%。结论(1)为什么临床妇科做好吸引器械的预先处理从根本上难以完全执行?(2)助产士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把临床科室做好吸引器械初步处理是否执行到位每周都要上报院感染办公室知道,旨在提醒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加强责任意识,提高医院质量安全防范意识。

  • 标签: 临床妇科和手术室 预先处理 妇科吸引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所致的输尿管狭窄的手术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人。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数为1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6.389,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扩张联合双J管置入法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值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输尿管狭窄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和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2012年采用以肿瘤为中心的甲状腺次全切、一侧腺叶全切及腺瘤摘除68例资料。结果腺瘤摘除术后复发率11.11%,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复发率10.25%,腺叶全切除术后无复发病例。结论甲状腺腺瘤至少应行一侧次全切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甲状腺再次手术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手术方式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失败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口腔科30例(35颗)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总结其修复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得出,30例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患者失败的原因主要为牙龈炎12例、色泽改变6例、牙髓炎6例、崩瓷或裂瓷3例、修复体脱落2例、外观不满意1例。结论为了提高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成功率,在进行金属烤瓷铸造修复体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设计合理修复方案,提高备牙技术,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 标签: 金属烤瓷冠桥 修复 失败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肾移植围手术期的带教是培养器官移植专科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肾移植的临床教学,对于加强实习学员基本技能的训练,开拓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员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肾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教学的特殊问题,就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和一些实践经验。

  • 标签: 肾移植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处理并防范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受损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1326例输尿管镜手术,其中术后输尿管受损患者52例,记录52例受损患者手术以后的输尿管受损原因,同时予以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共有52例患者出现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受损,这之中输尿管穿孔患者有29例(55.77%),输尿管口重型撕裂患者有8例(15.38%),输尿管黏膜袖状分离患者有5例(9.62%),假道产生患者有2例(3.85%),膀胱及输尿管出血7例(13.46%),感染性休克1例(1.92%)。有45例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受损患者放置双J管实施保守一类的治疗,有7例患者实施开放式手术。结论增强认知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受损,运用准确的操作方式,立即进行正确地判别及处理,能防范并减弱输尿管镜手术给输尿管带来的损害。

  • 标签: 处理及预防 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临床疑难配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的40例输血病例中疑难配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其中导致疑难配血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对策。结果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占比最高,远远超过其他因素,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疑难配血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抗A、抗B抗体减弱,自身冷抗体,ABO血型抗原减弱,不规则抗体等方面,只有将这些因素加以解决才能保证配血的正常有效。

  • 标签: 自身冷抗体 临床疑难配血 不规则抗体 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的急诊抢救处理手段。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4年12月期间急诊室就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抢救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回顾。结果在进行诊治的65例患者当中,患者的年龄段分布为41-78岁,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39例。以上患者有2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他均进行了急诊冠状支架术,进行了PTCA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达到93%。4例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无效死亡,临床死亡率为6.3%。讨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进行确诊之后,采取积极的介入治疗策略及应用如PTCA,能够有效的救治患者,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抢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对比常规护理干预与渗漏性损伤预防干预后渗漏性损伤例数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例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0.0%(18/20),对照组满意率为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加强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预防与处理可减少外渗漏损伤,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 标签: 肿瘤化疗药物 渗漏性损伤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