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慢性贫血患者采用成分输血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在 2016 年 9 月到 2019 年 9 月收治的慢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成分输血组和全输血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 1 ) 成分输血组治疗效果为 96.90% ,全输血组为 80.41%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2 )成分输血组不良反应率为 4.12% ,全输血组不良反应为 21.64%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3 )成分输血组治疗后 Hb 、 HCT 为 124.14±7.54g/L 、 0.52±0.10 ,全输血组为 99.16±8.35g/L 、 0.41±0.07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结论 : 成分输血治疗慢性贫血病症效果良好,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慢性贫血 成分输血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研究,并就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后的效果予以数据评测。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的方式研究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 SPSS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水平。结果:对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的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表结果展开分析,发现肿瘤科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处于较高水平;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存有较大差异( P< 0.05)。结论:肿瘤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可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防护的保障制度、科学分配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理知识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能力及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在提高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 职业防护 肿瘤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 ,探讨其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我院接收的 1548例宫颈门诊患者来分析,其接受了液基细胞学检查,存在异常情况,使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来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 TCT显示 :ASC+AGC 676例 (50.1%);ASC-H112例 (7.2%);LSL 474例 (30.6%);HSL 186例 (12.0%)。宫颈活检为慢性宫颈炎 (37.3%),CINⅠ602例 (38.8%),CINⅡ200例 (12.9%),CINⅢ(含原位癌 )154例 (9.9%,重度不典型增生 140例 ,原位癌 14例 ),宫颈浸润癌 14例 (0.9%)。 结论 宫颈病变在液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结果比较一致,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误诊漏诊几率,尽早确诊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TCT);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当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120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保存时间、不同抗凝剂比例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血液细胞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抗凝剂比例1:10000中WBC、HGB、PLT及RBC高于比例1:5000,室温下,放置半小时WBC、HGB、PLT及RBC低于放置2h;5℃下,放置半小时WBC、HGB及RBC低于放置2h,PLT高于放置2h,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诊断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双盲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 9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诊断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指标及其他综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性( P<0.05)。结论:护理诊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衰指数对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50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 25例和对照组患者 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超声心衰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左心室、 LV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力、 E/Ea 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予以新活素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加以施行超声指数评价,能够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相关指标提供全面、客观、量化等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衰指数 新活素 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情产生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心功能分级指标优,心功能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为26例、16例、5例、1例。对照组患者总体心功能分级指标差,心功能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为17例、11例、13例、6例。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42%,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1.70%,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 有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治疗的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组间分配原则将 7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采用前瞻性护理的实验组( n=38)。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并且便秘发生率较低( P< 0.05)。结论:将前瞻性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瞻性护理 便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连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连续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开展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接收并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 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采用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水 胸腔灌注 全身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和所用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时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 100%,其中有 4例患者治愈后复发,其中 1例为单纯导管扩张溢液, 1例为炎症肿块, 1例为无痛性肿块, 1例为慢性瘘管,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治疗浆细胞型乳腺炎需要一套合理完整、科学有效的方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浆细胞型乳腺炎 外科 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抽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待产 的 80 例孕产妇为 临床研究对象, 所有孕产妇均合并有地中海贫血,将其列为观察组;同选择同期的 80 例健康孕产妇,将其列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检者开展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继而分析其检验结果。 结果:对照组的各项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中,且观察组患者的 Hb 、 RBC 、 RDW 、 MCV 、 MCH 、 MCH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常规 红细胞参数检验 地中海贫血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和所用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时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 100%,其中有 4例患者治愈后复发,其中 1例为单纯导管扩张溢液, 1例为炎症肿块, 1例为无痛性肿块, 1例为慢性瘘管,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治疗浆细胞型乳腺炎需要一套合理完整、科学有效的方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浆细胞型乳腺炎 外科 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接收并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 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采用胸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水 胸腔灌注 全身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 150例行血液细胞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观察不同稀释比例( 1:10000、 1:5000)、不同放置时间( 30min、 3h、 6h)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结果  1:10000组 WBC、 Hb、 RBC、 PLT水平高于 1:50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放置 3h、 6h组 WBC、 Hb、 RBC、 PLT水平高于 30min组,且 6h组高于 3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凝的配置比例差异及室温时间的差异可影响细胞检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检验时,需把握每一个的检测环节,从而对检验结果进行保证。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 150例行血液细胞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观察不同稀释比例( 1:10000、 1:5000)、不同放置时间( 30min、 3h、 6h)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结果  1:10000组 WBC、 Hb、 RBC、 PLT水平高于 1:50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放置 3h、 6h组 WBC、 Hb、 RBC、 PLT水平高于 30min组,且 6h组高于 3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凝的配置比例差异及室温时间的差异可影响细胞检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检验时,需把握每一个的检测环节,从而对检验结果进行保证。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分析在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高危孕妇358例实施羊膜腔穿刺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的异常率和染色体核型。结果:全部高危孕妇均完成穿刺,羊水细胞培养一次成功率为99.8%。358例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标本中有1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率为3.63%。在13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中,包括7例高龄孕妇,3例唐氏高危非高龄孕妇,3例不良孕产史。将高龄作为产前的评估指标的孕妇78例中,21-三体、18-三体的检出率为5.14%,与非高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作为高危孕妇的一般检查手段,在产前实施检查可有效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符合我国优生优育的国策,提高了我国的整体人口素质。同时,超声引导下实施羊膜腔穿刺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准确度。

  • 标签: 高危孕妇 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 产前诊断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