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卫生院收治的69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遵循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抽签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胀、胃痛、腹胀、反酸、烧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固有层水肿、血管扩张和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药物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中药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整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临床应用。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清胆和胃汤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给予 桂枝附子汤加味内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 收治的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及对照两组,各组 30 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开展中药熏蒸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 桂枝附子汤加味内服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果:对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给予 桂枝附子汤加味内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 桂枝附子汤 中药熏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益肺健脾中药治疗后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方法:将 10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 (50例 )与实验组 (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肺健脾中药。评估两组肺功能及营养状况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最大呼气流量 (PEF)以及最大通气量 (MVV)指标改善更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两组理想体重百分比 (%IBW)、转铁蛋白 (Trf)、血清蛋白 (ALB)、上臂肌围 (AMC)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益肺健脾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通气状态以及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障碍 中药治疗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选取 3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5 例患者在术后接受早期功能锻炼,作为对照组,另外 15 例患者加用中药熏蒸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手术后,对其采用 早期功能锻炼 + 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疼痛程度,提升其膝关节恢复速度,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中药熏蒸 半月板损伤 疼痛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与免煎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2 至 2020.02 时期内诊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 130 例,划分为Ⅰ组( 65 例)和Ⅱ组( 65 例)。Ⅰ组采取免煎颗粒剂治疗,Ⅱ组采取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 PASI 评分和 VAS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Ⅰ组总有效率为 87.69% , Ⅱ 组为 96.92%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 PASI 评分、 VAS 评分明显优于Ⅰ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62% ,Ⅰ组为 16.92%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传统中药饮片汤剂、免煎颗粒剂虽可起到治疗效果,但前者呈现疗效佳、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可推广。

  • 标签: 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免煎颗粒剂 寻常型银屑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放血结合中药吹粉法在慢性肥厚性咽炎痰凝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郫都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慢性肥厚性咽炎痰凝血瘀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西地碘含片联合都可喜治疗,实验组行针刺放血结合中药吹粉法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63.33%,(x2=5.9627,p=0.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针刺放血结合中药吹粉法在慢性肥厚性咽炎痰凝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成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放血 中药吹粉 慢性肥厚性咽炎 痰凝血瘀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贴压对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01月 -2017年 11月接收的 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治疗组(常规护理 +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贴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术后 12小时,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腹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 : 肠癌术后,实施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贴压可促进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耳穴贴压 结肠癌术后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与减缓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调研时间: 2017年 2月 ~2019年 1月,对象:我院血液内科诊治的 100例血液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给予分组,其中对照组 5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 50例血液肿瘤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经不同中西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中药穴位贴敷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 P< 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血液肿瘤化疗后患者,显著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肿瘤化疗 中药穴位贴敷 预防 减缓 胃肠道反应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对改善胃肠道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咽喉部不适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留置胃管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为常规护理基础上 +自制中药液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基础,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咽喉部的舒适程度,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在缓解患者咽喉不适 ,改善咽喉疼痛方面的效果。结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雾化技术能有效改善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咽喉部不适,增强患者对胃管的耐受。

  • 标签: 中药雾化 留置胃管 咽喉不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药通脉汤联合前列地尔与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开展不同治疗方案后,比较和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采取中药通脉汤联合前列地尔与血栓通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有效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中药通脉汤 前列地尔 血栓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力量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常规组均33例,观察组进行下肢力量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动态平衡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似,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下肢力量训练联合中药熏洗,护理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下肢力量训练 中药熏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应用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RA患者 66例入组,选取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根据患者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物治疗,应用芎附痛痹汤、中药穴位敷贴、熏蒸三种措施,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 20m步行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患者应用中医联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芎附痛痹汤 中药穴位敷贴 熏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配合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双膝节不适的缓解效果及临床改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20例,均为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期间到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双盲法进行分例,其中60例实施中医护理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余下60例实施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双膝关节不适症状缓解效果更佳,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中药熏洗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汤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安全性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7月于相关诊室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中药汤剂配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看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 呼吸肌疲劳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中药熏蒸、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7月 至2019年 1月 我院收治的10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中药熏蒸、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记录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中药熏蒸、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提高用药的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祛寒治尪汤 中药熏蒸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应用中药汤剂六合汤对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征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六合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六合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溃疡性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 标签: 六合汤加减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证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