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PICC护理中血管通路相关感染的监测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新型血管通路相关感染监测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监测方法。通过观察监测结果、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两种监测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采用新型监测方法后,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ICC 血管通路相关感染 护理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1例宜宾地区感染粪类圆线虫的诊疗全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该例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各项检查。结果 主要特征是腹疼伴腹胀、头昏、乏力、纳差,重度贫血貌,大便常规生理盐水涂片显微镜下找到粪类圆线虫杆状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输血,驱虫等对症治疗及中药饮片或颗粒补气补血,治疗8d,患者症状好转,予以出院。结论 宜宾市存在粪类圆线虫感染病例,临床医生对于不明原因腹疼及土壤频繁接触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该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疗程,减少毒副作用,得到了满意的疗效。(高危人群对该病缺乏了解)

  • 标签: 粪类圆线虫病 寄生虫卵 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医院的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疗设施、用品均需要通过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杀菌、包装,随后再重新发放至所需科室。因此,供应室是协助医院建立无菌环境的重要场所,担负着预防感染、保护患者诊疗安全等重任。而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中,各种医疗设备及用品层出不穷,增加了供应室的日常工作量,稍有不慎,便极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问题,即威胁到患者健康与安全,又降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故此,本文将着重围绕如何强化医院供应室消毒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管理 医院 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的26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展开探究。结果:经实施规范化治疗、预防感染、控制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各项干预措施之后,26例患儿的病情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窒息及死亡发生。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并发症风险,为患儿的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应用在骨科手术院内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0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小儿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例,本研究共选取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检验,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水平,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儿的IgA,IgM,IgG和C3,C4水平均相对较低,实验组儿童在CD3+,CD4+和CD4+/CD8+的水平均对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在对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时,均表示为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检验工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症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护理效果佳。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防控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方法取我院ICU患者100例,随机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评估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措施。方法: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检验科施行免疫检验的标本中随机选择 3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探究标本的病毒类型及阳性率。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 350例研究对象中有 208例结核患者、 98例梅毒患者、 20例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4例免疫缺陷病毒患者,且组间阳性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 0.05)。结论:分析探究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取定期消毒、检验培训、制定并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等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达到提升实验室安全程度,防控检验人员突发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肿瘤放疗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 , 更好地了解肿瘤放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菌群分布的情况以及耐药的趋势。方法 选取 95例肿瘤患者 , 待患者接受放疗化疗后 , 取患者的痰与咽拭子标本送检 , 分析各种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 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 分析不同病原菌对于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病原菌中 , 革兰阴性杆菌占总菌群的比例为 42.62%, 革兰阳性球菌为 42.62%, 真菌为 14.76%。革兰阴性杆菌对于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高 , 革兰阳性球菌对于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肿瘤放疗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病的原菌一般是革兰阳性球菌 (即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 ) 、革兰阴性菌 (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 ) 与真菌 3种 ,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对于青霉素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放疗化疗 呼吸道感染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情况。方法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区范围内临床感染性标本600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600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情况。结果600份资料当中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科室感染主要以内科感染为主。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部位、泌尿道感染部位与胃肠道感染部位等。结论医护工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与掌握引发院内感染各种因素,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控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降低耐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