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工作的14名手术室护士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工作的14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签法选取我院40个病房,于2020.3-2020.6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参照组,另于2020.7-2020.10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生、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士及医生满意率(98.75%、91.25%、90.63%)均比参照组(84.38%、73.75%、64.38%)高(P<0.05)。结论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创新思维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抢救药品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法,统一规范管理全院抢救车药品。方法:质量管理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某基层二甲中医院18个科室24台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的种类、基数、储存、使用和记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规范了抢救车药品的管理要点,统一了救车内药品的种类、基数和布局,门诊及病房抢救车药品种类统一,基数进行调整,门诊抢救车内使用频次少的药品数量减少了38.1%,病房增加了40.5%;并使用Excel条件格式制作效期统一警示标识,对近3月、6月失效药品进行不同颜色标识,能及时做出处理,与药库进行更换或者及时销毁,质控员每次的检查质控抢救车耗时显著降低52.9%;第4季度PDCA检查中达到医院“抢救车工作管理质量符合率>90%”的管理目标。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统一规范管理全院抢救车药品,优化了药品回收、更换、销毁流程,提升了管理效能,降低了医院的成本,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卫生管理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6月,纳入60名卫生管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实习生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前组实施主题式教学,后组实施常规模式教学,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卫生统计、管理心理学、自然辩证法及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卫生管理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学习质量,优势及可行性高,方案值得借鉴。

  • 标签: 卫生管理教学 主题式教学模式 优势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由于幼儿十分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因此,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做起。因为幼儿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和教导,对周围所处的环境十分敏感,而后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定型的概念,并慢慢养成生活习惯。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身体十分娇嫩的一个时期,但是,因为环境以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许多幼儿形成了独来独往,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浅论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现状与提升对策

  • 标签: 幼儿习惯 卫生习惯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就诊舒适度评分与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就诊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人本原理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本原理应用于科室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的质量管理中,通过对比应用人本原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入院评估单书写合格率,探讨人本原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应用人本原理加强管理,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要求落实到位,工作责任心加强,入院护理评估单填写的漏项、错项均明显减少,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综合应用人本原理的相应原则,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认同感,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 标签: 人本原理 激励原则 网格化管理 入院评估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危机管理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本院消毒供应室2020年1月-6月(危机管理前)与2020年7月-12月(危机管理后)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危机管理实施后,科室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与危机管理前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毒供应室 优质护理 危机管理 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改革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进行对比,总结病案质控对策。方法:选取本院DRG付费改革前(2020年8月~2020年12月)的病案管理质量为对照组,选取本院DRG付费改革后(2021年1月~2021年5月)的病案管理质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改革后,病案3日归档率、终末病案质量(包括各种记录书写规范率、甲级乙级病案率)、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包括各诊断填写完整率、诊断和手术填写规范率、离院方式准确率)均优于改革前,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保DRG付费改革后,通过加强一系列的病案质控,病案归档率、病历书写时效、病历书写质量、首页填写质量和病案归档完整性进行效果评价,均取得显著成效。

  • 标签: DRG 付费改革 病案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应用的1200件医疗器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的同数量医疗器械为研究组,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两组护理质量和各科室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物品质量、物品取物时间、物品补充时间和安全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对研究组在物品发放、物品回收、物品服务和整体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可取得显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各科室护理满意度,提高器械应用安全性,应在院内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健康管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按照随机颜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管理,比较30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有差异,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有差异,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管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可加强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管理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管理和预防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1月~12月的300个治疗阶段分为2组: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150例手术),观察组(2019年12月实施的150例手术)。回顾分析手术室中的管理问题,改善护理管理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观察小组。比较两组的感染水平以及护理室的不同选择。结果:在观察组中,观察组切口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强化后护士的各种护理技能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加强手术室的治疗管理来预防切口感染。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室管理 关系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乡镇基层卫生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为两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40例接受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病房管理和文书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整体护理质量,患者认可度较高,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乡镇基层卫生院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之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例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糖尿病 血糖指数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PICC护理质量管理中所达到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招募我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16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由患者自行服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慢性病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慢性病恢复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慢性病患者在管理依从度和复诊率更高,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意识,从而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此外,还有利于优化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和质量,因此,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社区慢性病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某医院中医室开具的2万张中药处方,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旬在药房实施中药药房配药质量管理,选取该期间中医药房开具的2万张中药处方进行中药安全性比较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前后中药房处方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管理后,中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40,P=0.000);管理前中药房员工满意度为(64.58±11.24),管理后中药房员工满意度为(87.65±11.33)。管理后中药学人员满意度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P=0.012)。结论:中药房实施配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保障中药处方的安全。

  • 标签: 中药房调剂 质量管理 中药处方 安全性 影响
  • 简介:【摘要】 2020年12月某院接受了某市医疗服务质量检查,专家严格按照标准对某院病案首页填写情况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检查发现某院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缺陷。方法 某院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开展自查工作,对2020年下半年病案首页进行检查评分。结果 在18764份病案中有193份病案是存在缺陷,对存在缺陷最多的A病区开展PDCA循环法,提高其病案首页填写正确性。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规范医师正确填写住院病案首页,有效促进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提高病案首页正确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病案首页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心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一般收治心脏相关疾病的患者,比如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内科患者所患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并且一般都是器质性的疾病,患者预后效果一般。疾病管理是医疗改革背景下推广的一种管理方式,包括疾病预防、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管理和患者出院后的管理,疾病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进展,并且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国内疾病管理方法主要应用西医治疗方法,关于中医应用于疾病管理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和分析心内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疾病管理方法,并且对其特色和优势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内科疾病管理 中西医结合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