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些较为严重的病症,在患病初期时症状和病人体感都不明显,一旦发现可能就是中晚期,而到了中晚期,大部分病人的身心都会受到巨大煎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要承受病情发展迅速,甚至恶化的心理煎熬,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都非常痛苦。因此,利用安宁疗护人文关怀给予病人身心上的安慰和干预,对于患者安详地度过病情的最后阶段意义重大,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有尊严、舒适、安详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 标签: 安宁疗护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癌症中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管理模式对于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3月至9月期间在职的医务人员60名,分别给予常规管理以及优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感染控制意识变化情况。结果:优化管理模式后,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及效果、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丰富对于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 标签: 医务人员 管理模式 优化 感染控制意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通过深入文献回顾,本文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安宁疗护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技能。其次,人文关怀教育强调照护的个性化程度,包括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最后,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水平,提高整体安宁疗护质量。因此,医疗机构应致力于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为终末期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

  • 标签: 安宁疗护 人文关怀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通过深入文献回顾,本文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安宁疗护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技能。其次,人文关怀教育强调照护的个性化程度,包括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最后,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水平,提高整体安宁疗护质量。因此,医疗机构应致力于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为终末期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

  • 标签: 安宁疗护 人文关怀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干预对于控制降低儿科医院感染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儿科医院自2020年1月始落实关于医护人员手卫生针对性引导干预,以2019年1-12月、2020年1-12月各1年时间进行回顾性对比,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期间无出现医护人员职位调动情况。对两个时间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卫生执行情况(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操作前、操作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医院感染概率及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医院进行医护人员针对性手卫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医护质量,降低医院感染事件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干预 儿科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医护人员规范使用锐器盒依从性的可能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现场调查模式,对我院168名医护人员规范使用锐器盒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分析。结果:168名调查对象中规范使用锐器盒的依从性仅达到65.78%(371/564),医护人员对锐器盒的规范使用认知程度不理想。工作时间、对锐器及锐器盒的认知程度、锐器盒的摆放位置及工作量与医护人员规范使用锐器盒的依从性相关(P

  • 标签: 锐器盒 医护人员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防护策略。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我院作为研究对象,急救医护人员共计57名,共接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与确诊患者104例,总结具体的防护策略与实施方式。结果:2020年1月到2020年4月,我科接诊及救护车转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与确诊患者104例,在急救、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无1例感染,无不良心理行为。结论:综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情况,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措施,推行多元化的防控机制,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让防疫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这一管理模式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救治定点医院 救护车 急诊医护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医护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相关指标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建议。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职的56名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放射科工作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放射科医护人员,观察组为非放射科医护人员,每组各28名,检测并分析两组医护人员的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血液检查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科医护人员血小板计数(PLT)相较于非放射科医护人员更低,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 标签: 放射科 医护人员 健康体检 防护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找出现存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干预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使用隐蔽式调查的形式调查本院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将依从性较差的操作环节单独抽出进行分析,制定手卫生管理干预对策,并记录干预后依从性改善情况以及ICU医院感染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的每项操作环节比干预前均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ICU医院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对ICU医护人员的管理、培训力度,改善洗手设施,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ICU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保持病室整洁依从性的运用效果。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及医疗人员组成品管圈组织,以更好的提高住院患者的病室整洁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来进行实验部署,圈员统一探讨目前住院患者病室的现状,并且有效探讨影响病室整洁的具体因素有哪些,通过最终的分析得出如何去更好的帮助患者保持病室整洁的措施,并使其有效实施,最终对取得的效果进行二次巩固。结果通过最终的实验可以发现,在通过品管圈活动之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病室的整洁度。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住院患者保持病室整洁依从性,从而提高病室清洁度,让患者能够拥有更加整洁的病室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病室整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我院全部医护人员和实习生共133名,并分别抽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收诊患者各32例,于2021年7月1日开始我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比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环境后及无菌操作前等手卫生依从性方面均明显高于应用前,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切实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中青年医护人员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基层医院(2023.4-2023.12)一线医护人员550名参与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ATCOD-B(中文版)量表和安宁护认知调查表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中,有91.45%的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掌握度较高,年龄、学历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48.73%医护人员持有积极接受态度,年龄更大、自己/亲属患过重病、工作更久者的接受程度更高。结论:目前基层医院的中青年医护人员对于安宁疗护的知晓率较高,但认知态度一般,其影响因素主要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是否重病过等方面有关。

  • 标签: 基层医院 安宁疗护 认知态度 知识掌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