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祖国医学基础思想及网络药理学理性分析和探讨“柴胡汤”治疗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柴胡汤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过程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所获药物靶点标准化,通过Cytoscape3.8.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Drugbank数据库分别获取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靶点构成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获取柴胡汤与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8.0中内置插件Biogenet构建PPI网络并获取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柴胡汤治疗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苷、山柰酚、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ESR1、FN1及MYC等。柴胡汤治疗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主要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  柴胡汤治疗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以及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大柴胡汤 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入治疗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小结石患者69例参与研究,治疗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按照用药方案将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35例,采取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方案;2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予以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右胁疼痛积分采用统计学分析,组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右胁疼痛积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右胁疼痛积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小结石患者治疗中采用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方案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右胁疼痛等症状体征。

  • 标签: []大柴胡汤加减 西药 慢性胆囊炎 胆道小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对象(2018.06-2020.06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取样82例,抽签法分组,行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n=41,对照组)和改良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n=41,观察组),分析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术后对照组有4.88%(2/41)发生癫痫症状,有12.20%(5/41)出现切口疝,脑脊液漏者占比7.32%(3/41),并发症率24.39%,比7.32%的观察组低,X2=4.4794,P=0.0343。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12.71±2.14)分<(18.83±1.71)分,t=14.3056];手术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剂量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生对其的治疗。方法选取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常规剂量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用剂量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剂量用药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剂量氨溴索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氨溴索 左氧氟沙星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型脑外伤患者92例,均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法,观察组采用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颅内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4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颅内压明显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重型脑外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子宫局部“8”字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9月至2022年09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产妇。对照组: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一般的缝合、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如宫缩药物、按摩子宫、宫腔填塞,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观察组:常规缝合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无缓解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子宫体局部“8”字缝合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褥感染、贫血、继发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子宫局部“8”字缝合治疗,可及时止血,有效,简便,实用,避免和减少切除子宫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子宫局部大“8”字缝合术 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弥漫B细胞淋巴瘤患者42例当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比对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5.24%)明显低于观察组(71.43%),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76%)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疗法的安全可靠性。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化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收治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分期进行分组,股骨头坏死II期与股骨头坏死III期各2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髋坏,经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对患者展开治疗,结合两组治疗结果,分析研究所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接受经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显著,预后效果也较好。(P<0.05)结论 经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位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提高保髋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股骨头完全坏死进行预防。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 异体腓骨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性脑积水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腰池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正压性脑积水患者,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以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GC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正压性脑积水中以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腰池腹腔分流术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腰池腹腔分流术并发症更低且对患者意识状态改善更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正压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黄风湿系列疗法刮毒拔罐火针结合三氧自血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患者采用黄风湿系列疗法刮毒拔罐火针结合三氧自血治疗,治疗15天为一疗程,观察1-5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5例,显效73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黄风湿系列疗法刮毒拔罐火针结合三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刮毒拔罐火针 三氧大自血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