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体中水分含量高达60%—70%左右,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其功能为: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输送营养;参与体内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参与体温调节;保持器官、关节、韧带、肌鞘等的润滑。一旦当体内的水分含量减少至原有体重的20%,则会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每天为单位,就需要从食物中间接获取水分或直接获取水分约2L左右,只有掌握了科学饮水才能够更好的维持身体健康。

  • 标签: 日常生活 饮水 安全知识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建设的全面发展,电气设备已经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电气设备安装的安全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提高电气设备运转的可靠性,促进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文章通过对医院电气设备安装与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旨在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借鉴,提高医院电气设备安全水平。

  • 标签: 医院 电气设备 安装与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为常见治疗方案,对多数疾病有特异性疗效。但手术始终有创伤、麻醉存在,各类型手术均有一定风险。当前人群对手术安全较重视,临床也展开各手术安全管理措施,为的是保持手术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选取2021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9患者为对照组,该阶段进行常规护理。并选取2021年7月-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该阶段对护理安全与质量进行改进,采取优质护理方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急诊是医院直接面对社会大众的窗口,急诊病患有疾病谱广、病情危急、工作难度大等特征。急诊中比较多见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护理人员在服务意识、法律法制等方面的薄弱。开展急诊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可以切实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整体素养,提升其专业能力,增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严格把控护理纠纷事件的出现。还能够运用专业学习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急诊护理水平和满意程度。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风险 防范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进行门诊管理时,如何开展有效的护理指导,是现代护理研究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有效的护患交流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指导以及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2]。医务人员建议在开展患者的有效沟通时,护理人员需要尽量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针对患者的特点做出相应的优化护理,使患者获得个性化的门诊导诊工作,借此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来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

  • 标签: 门诊护理 安全管理 研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20.01-2020.12年老年住院患者(n=150例)进行分析,对比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依从率以及所有患者的住院期间服药安全隐患。结果 干预前所有患者依从率(60.00%)低于干预后的依从率(93.33%),有差异,(P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服药过程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能够侧面彰显出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估准则,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ICU本身都是收治的一些危重症患者,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太稳定,病情变化加快,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较为繁重,护理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为此,我们需要针对ICU护理安全问题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以期提升ICU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ICU护理 安全问题 安全管理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电子软镜在实验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电子软镜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原因,以明确根本问题。首要目标是通过识别操作流程、人员技能、清洗剂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找出导致设备损坏的核心因素。其次,我们致力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根治维护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今后的清洗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清洗人员的技能水平,降低因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是确保电子软镜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我们将通过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查、清洗流程标准化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我们深信这项研究不仅能够为电子软镜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期望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水平提供新的标杆,确保科研工作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方法 通过选择代表性案例,收集系统配置、用户反馈等数据,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用户调查,评估维护策略有效性和合规性,最终撰写报告,从而全面了解电子软镜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情况,为系统优化和管理策略提供有益信息。结果 通过对电子软镜维护与安全管理个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软镜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包括力度不当、清洗剂选择错误等。此外,清洗操作规程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未明确规定清洗步骤中的细节,导致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理解偏差。培训频次相对较低,部分操作人员对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不够熟悉。同时,操作人员对电子软镜的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未能根据设备特性调整清洗方法。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首先,我们建议对清洗操作规程进行修订,明确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理解并正确执行。其次,提高培训的频次,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加强其对设备特性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强调加强对电子软镜特性的介绍,使操作人员充分了解设备的敏感性和使用要求。最后,我们建议考虑引入智能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清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并进行提醒。通过上述改进建议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坏风险,提高电子软镜的维护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为未来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了经验和指导。结论 这些综合的研究结果为电子软镜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为未来的系统优化、管理策略制定以及用户培训提供了实质性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子软镜 维护 技术
  • 简介:【摘要】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是决定手术是否可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室安全护理需要打破机械化护理服务的局面,制定出更为科学与可行的护理方案,充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各个环节中渗透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责任感,将护理范围扩大,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变得连续性与完整性。基于此,本文就手术室安全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 于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高危药品使用案例268例,于2021年01月-2021年12月不予以高危药品管理,于2022年01月-2022年12月予以高危药品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管理后较管理前给药差错率及不良事件率降低明显,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高危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给药差错率及不良事件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