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诊断在判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为A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为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磁诊断,扫描、计算患者两侧海马体积、大脑左右径与颞叶沟回间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海马体积显著大于A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颞叶沟回间距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判断上,磁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核磁诊断 血管性痴呆 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Toll样受体2、9mRNA的表达。方法收集31例早产患者部分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根据病检分为早产感染组(17例)和早产非感染组(14例),门诊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10例)。(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IL-6水平;(2)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早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孕妇外周血单个细胞TLR2、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TLR2mRNA在早产感染组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TLR9mRNA在早产感染组、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细胞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2)早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TL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6水平呈正相关(r=0.778,P<0.01)而TLR9mRNA的表达与IL-6不存在相关关系(r=0.0355,P=0.162)。结论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表面TLR2mRNA表达增强,提示TLR2参与了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与血清中IL-6水平成正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早产宫内感染的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90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状态。 结果:经过为期 3 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 90 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62 例、 26 例、 2 例,治疗有效率为 97.78% ( 88/90 )。同时治疗之前,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 6.34 ±0.16 )分、( 6.27 ±0.25 )分,经过此次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有所改善,其中腰痛评分为( 1.61 ±0.74 )分,腿痛评分为( 0.87 ±0.65 )分,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患者接受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且腰椎功能得到改善,腰腿疼痛程度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样本采集方法检测EBVDNA(Epstein-BarrvirusDNA,EBVDNA)在EBV感染中的阳性率。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85例疑似EBV感染患者咽拭子、外周全血、血浆及单个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的EBVDNA,比较其检出率和病毒载量。结果疑似EBV感染患者咽拭子、PBMC、全血及血浆四种样本中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EBV感染初期,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和PBMC中的EBVDNA对EBV感染快速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EB病毒检测 阳性率 咽拭子 单个核细胞 全血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员后PBMC治疗糖尿病其下肢动脉缺血性的疾病治疗机制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糖尿病性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接受研究的两组人员都行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后自体PBMC移植治疗。并计数两组动员之前与之后PBMC数以及CD34+,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七天以及治疗之后四个月的临床疗效的评分(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结果其两组人员治疗之后的四个月其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的评分比质量之前更低,P小于0.05;观察组动员前PBMC治疗其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其疗效显著。结论其动员后自体单个细胞的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的缺血性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接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髓摘除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对比,及手术前后特定时间点腿痛、腰疼疼痛视觉模拟(VAS)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长度较短(P<0.05)。手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可有效治疗青少年型腰间盘突出症,减少患者手术疼痛,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青少年 椎间孔镜
  • 简介:对安徽省1642例医用诊断线工作者和10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的检测。结果放射人员组中微率≥1.5‰占3.0%,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微率有显著性差异。放射组的放射工龄与微率呈曲线相关,回归方程y=0.1645D^0.1666,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微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上升。

  • 标签: 医用诊断X线 淋巴细胞微核 微核率 放射工龄 安徽 辐射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部CT与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与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核磁胆胰管阳性检出率为77.63%;CT阳性检出率为50%。磁胆胰管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CT阳性检出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可通过结合患者病症、与其他诊断方式相结合、观察患者病症等方法提高对于肝胆结石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价值性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椎板开窗减压髓摘除术)与治疗组(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各 30例。比较两组患者 JOA评分、 VAS评分及手术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 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 JOA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可提高患者 JOA评分,降低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JOA评分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成形术联合舒筋活血方方案的应用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成形术联合舒筋活血汤方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高于参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7/20)85.0%;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同时,JOA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对患者联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成形术和舒筋活血方,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舒筋活血方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实施不同麻醉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对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共择取同期90例患者以均分两组并且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参照)进行麻醉处理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及VAS评分均较低,MoCA评分偏高,各项测评值明显研究组更有优势,同时统计学分析有一定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更具有安全性,对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有缩短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认知功能不受影响,有推广意义。

  • 标签: 不同麻醉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硬联合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研究STAT3信号分子是否参与电磁辐射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方法Western-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STAT3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表达变化,凝胶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检测小胶质细胞STAT3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电磁辐射后小胶质细胞STAT3磷酸化增强,STAT3转位与DNA结合活性在辐照后6-24h增加,并以12h最为明显。结论STAT3信号分子参与了电磁辐射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

  • 标签: 电磁辐射 N9小胶质细胞 STAT3信号分子 磷酸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摘除术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8年 1月到 2020年 4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摘除术治疗的 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51)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 n=51)在对比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福星情绪,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度。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真表达质粒pcDNA3.1/SAP2.为以其作为基因疫苗进行免疫动物实验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白假丝酵母菌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获取SAP2基因,将真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和SAP2基因行EcoRI和XhoI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纯化,连接酶切产物,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筛选菌落和测序鉴定。结果经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分子量与预计相同,并定向插入真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电泳获得预期的SAP2条带,测序证实为正确的SAP2序列。结论利用真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可以方便而高效地构建pcDNA3.1/SAP2重组质粒,该质粒能直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使重组质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2基因 重组质粒 基因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摘除术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观察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摘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实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不同麻醉干预之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手术治疗干预意义方法:文章针对201802--202004本医院骨科实施手术治疗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详细计算,予以分组方法选择抽签方法,各个组别纳入31例,试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手段参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手段,各个组别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手术治疗,分析手术之前及手术之后24小时疼痛程度调查数据、手术治疗效果优良总共占比数值结果:试验组手术之后24小时疼痛程度调查数据评比手术之前参照组对应研究内容情况减少P<0.05;试验组手术治疗效果优良总共占比数值评比参照组对应研究内容情况增多(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段干预之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手术治疗的干预效果相比气管插管全麻手段更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醉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收治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疼痛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目的选择弓形虫RH株主要表面抗原P30、P22的有效基因片段和霍乱毒素A2/B亚基共同构建在同一真表达载体pcDNA3.1(-)上,并保证其连接方向和开放读码框的正确.方法用PCR技术分别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和pUAB024-CTXA28/B质粒中扩增编码P30、P22基因片段和CTXA2/B,定向重组入pUC18克隆载体,然后酶切释放P30-P22-CTXA2/B复合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cDNA3.1(-)真表达载体,再经含氨苄青霉索的LB培养基筛选、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酶切产物经电泳显示条带清晰,P30、P22和CTXA2/B基因片段的泳动位置分别在786bp、492bp、512bp的位置,与预计结果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段方向及序列均正确.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真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30-P22-CTXA2/B,保证了三个基因连接方向,序列及开放读码框的正确,为下一步融合蛋白P30-P22-CTXAA/B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表面抗原P30 A2/B P22 弓形虫 真核表达质粒 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仰卧位,用17G椎间盘微型切除器经患者右(左)前方40度,向足侧倾斜5-10度穿刺病变椎间盘,对椎间盘髓切除少许,退出切除刀,经套管注入60μg/mlO35~10ml进行残余髓氧化消融治疗,将套管退到盘外颈前筋膜,再注入浓度为30μg/mlO33-5ml进行消炎镇痛治疗,后退出套管结束治疗。结果6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3个月,3个月达最佳疗效,依据MacNab术后评价标准,其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DSA引导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 臭氧(O3)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