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总结构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形成以个体为核心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可行之道。分析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研究依据该数据模型设计信息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困难。重点阐述了“1+NX”模型的局限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对“1+NX”模型进行扩展,形成能更精确表达业务领域特征的“1+N(A+X)”模型。

  • 标签: 电子健康档案 数据模型概念 逻辑数据模型 “1+NX”模型 “1+N(A+X)”模型
  • 简介:数字化条件下医疗数据的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9各方面:①数据共享性;②数据标准化;③数据相关性;④数据完整性;⑤描述性数据问题;⑥潜在性质量问题;⑦采集点质量监控;⑧物理环境影响;⑨数据质量管理:

  • 标签: 数字医疗 数据质量 特性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有关医学领域相关数据可视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重点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国际上对于医学数据的可视化研究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在执行效率上仍有待提升。最后,对医学影像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有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随着医学数据的不断增加,可视化研究的空间越来越大。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疗 数据可视化 发展前景
  • 简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每年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而操作简单、易用的分析软件将会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该监测网从2010年开始使用食源性致病菌报告系统,将过去纯手工录入转变为网络计算机登记,最终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 标签: EXCEL数据透视表 食源性致病菌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量增加的原因。方法通过增加宣传途径、提高血站相关业务科室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血站自身硬件设施、加强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动员在校大学生、厂矿企业的员工及军人的参与,扩大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队伍。结果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志愿无偿捐献血小板队伍得到扩大,血小板的采集量逐年上升并能够满足包头市临床使用血小板的需要。结论1、志愿无偿捐献全血的人群是捐献血小板的主力军。2、机采血小板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招募形式,才能更好地扩大集采献血者的队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志愿者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标本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对2015年1~9月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67854份,不合格标本1567份,占2.31%;尿液标本12232份,不合格标本250份,占2.05%;粪便标本3753份,不合格标本206份,占5.49%;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与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密切相关。

  • 标签: 检验标本 不合格标本 正确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月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咽拭子采集技巧,提高儿童咽拭子采集依从性,从而提高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结核患者采集痰标本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5~2022.5就诊于我院的肺结核患者78例,随机数字法予以分组,施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39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施以常规管理模式的39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及时送检率、送检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肺结核 痰标本采集 PDCA循环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月-2023.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观察组规范化采集,将两组标本阳性率和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验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降低检验不合格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规范化采集 临床检验结果 准确率
  • 简介:对广西地级市的所有实验室的现场样本采集与保存装备与个体防护用品装备进行调查,发现上述装备配备不足,应尽快增加上述装备的储备和购置,加大对化学中毒专项经费的投入,努力创造用最短的时间来应对突发化学中毒事件。

  • 标签: 中毒急救 现场样本采集与保存 个体防护用品装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的有效护理措施,剖析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站设定的2个固定采血点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限定在2019年-2020年6月期间,随机将两个采血点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整体护理),评价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合格献血者人数占比82.00%,不良反应2.00%,2次以上献血者占比5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3.00%、6.00%、15.00%),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整体护理 无偿献血 招募 血液采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4例子宫内膜癌高危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采用子宫内膜采集采集标本。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行诊断性刮宫的1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采集标本需要的采集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VAS)、宫颈扩张率以及取材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采集标本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取材满意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98.35%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9%VS9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采集子宫内膜细胞及组织具有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疼痛程度小的优点,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

  • 标签: 子宫内膜采集器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标本不合格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痰液标本不合理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痰液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可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阳性检出率,对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口鼻咽拭子采集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12月本院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口鼻咽拭子采集者(n=50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50人,前者采取心理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SDS和SA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低至(28.43±2.69)分、(29.12±3.05)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42.79±3.65)分、(43.64±4.59)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心态更好(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口鼻咽拭子采集用心理护理,核酸检测者的不良心理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心理护理 价值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优质的护理干预手段在血液样本获取过程中的运用及其对实验结果质量管理的作用,旨在增强临床试验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方法: 运用随机性控制实验法筛选出医疗机构中200位需要进行标准血液分析的病人,把他们划分为两个群体——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含100名成员。实验组实施了优质的照护干预手段,而对照组则保持了日常的照护流程。对比两批次在血样污染频率、样本不达标比例以及病患满足感等层面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在标本污染率和不合格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实施优质的照护措施在进行血样采集时,能显著减少样本的污染和不符合标准的风险,同时增加病患的满意感,从而增强检测成果的准确性和信赖度。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血液标本采集 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 患者满意度
  • 简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是"数字医院",数字医院最明显的呈现方式是数据的大量产生。医院信息化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数据的结果。如何有效的管理每天产生的大量数据,成了各级医院信息化管理部门最紧要的工作之一。

  • 标签: 数据管理 数据安全 备份 容灾 CDP
  • 简介:健康卡的应用过程就是卫生信息标准化过程一个缩影。健康卡的数据标准一般包括设备识别数据标准、身份识别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标准、数据连接标准、数据安全标准等。本文阐述了我国健康卡数据标准制定的基本出发点、总体思路和总体结构,介绍了我国健康卡卡内数据标准四个部分(身份识别数据、卡识别数据、基础健康数据、管理数据)的数据项和具体用途,以及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有助于卫生机构和健康卡持卡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居民健康卡。

  • 标签: IC卡 健康卡 卫生信息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