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温度的布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进行研究与观察。方法对三组孕妇进行注射布卡因进行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样饱和度进行观察,记录布卡因在不同温度产生的麻醉效果。结果高温组麻醉效果较之另外两组更加优秀。结论不同温度下的布卡因对于剖宫产手术都能起到有效作用,但是蛛网膜下腔的麻醉效果在药物35℃左右时能够起到最佳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对剖宫产的临床应用进行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温度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连续臂从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肢手术患者8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从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连接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芬太尼0.5㎎加0.25%布卡因镇痛;B组应用0.25%布卡因镇痛。两组镇痛剂量均为2ml/h。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术后4、8及16h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布卡因。

  • 标签: 布比卡因 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地佐辛、芬太尼、吗啡复合左旋布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方法9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芬太尼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毕连接持续镇痛泵,以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毕4、12、24、48h时点VAS评分A组和C组低于B组(P<0.05),三组间下肢运动阻滞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出汗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A组与B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左旋布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 标签: 术后镇痛 镇痛效果 吗啡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布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单胎行急诊剖宫产术的12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布卡因复合芬太尼组BF组)和对照组(布卡因组B组),每组各62例,两组产妇均在左侧卧位下于L2~3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F组药物为0.75%布卡因1ml+10%葡萄糖0.5ml+芬太尼25ug;B组0.75%布卡因1ml+10%葡萄糖0.5ml+注射用水0.5ml,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观察各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BF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B组(P<0.05),BF组硬膜外追加药物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BF组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布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急性剖宫产手术,起效快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急诊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芬预防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需要辅助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第1次放疗后给予亚芬涂抹照射野皮肤,对照组只做常规放疗皮肤护理的宣教,不涂任何药物。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Ⅰ、Ⅱ、Ⅲ级的发生率分别为26.7%、50%、23.3%和60%、26.7%、13.3%;两组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结论亚芬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护理时要注意早期及时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比亚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卡因-吗啡用于臂丛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只使用布卡因治疗。治疗组为布卡因-吗啡混合溶液。分别观察其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阻滞完全时间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做上肢手术的临床臂丛麻醉中,布卡因-吗啡混合溶液治疗效果明显,适于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吗啡 臂丛麻醉
  • 简介:目的探究CSEA不同剂量布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8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三组,分别为观察A、B和C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A组使用0.5%布卡因1.9ml,注射剂量为10.0mg;观察B组使用0.5%布卡因1.9ml,注射剂量为7.5mg;观察C组使用0.3%布卡因1.9ml,注射剂量为6.0mg.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效果评价,三组患者的低血压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A、B、C组的手术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剂量组(观察C组)的麻醉后胎儿娩出时间显著长于其它两组(P〈0.05).观察C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障碍时间、阻滞平面均显著长于其它两组(P〈0.05);恢复时间则观察C组显著短于A组(P〈0.05),但显著长于B组(P〈0.05).高剂量组(观察A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分娩后无头痛和其他不良反应,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平均都在7分以上.结论CSEA用中剂量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明显,起效快,效果明显,手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较少,对新生儿无显著影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布比卡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用西灵片及复方丹参滴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98例椎-基底动脉不足患者随机分2组,分别以口服西灵片及复方丹参滴丸为治疗组(50例)和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用西灵及复方丹参滴丸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疗效好,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西比灵片 复方丹参滴丸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术后行静脉镇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单纯地佐辛组、地佐辛复合氟洛芬酯组、芬太尼复合氟洛芬酯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地佐辛复合氟洛芬酯组与芬太尼复合氟洛芬酯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单纯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地佐辛复合氟洛芬酯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复合氟洛芬酯组,且无尿潴留和皮肤瘙痒发生。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洛芬酯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多模式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2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本组23例病人随访6-36个月,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可靠。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布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三组,分别用高中低剂量进行手术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前两组患者与阻滞平面方面无差异,第三组患者与前两组稍有差异。B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P<0.050)。结论老年患者在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剂量的选择需要在中剂量范围内按患者自身情况定,已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布比卡因 髋关节置换 不同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左旋布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下肢骨科手术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患侧向下侧卧,L3~4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用0.75%布卡因(B)2ml(15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后单次注射,注速1ml/15秒,注药后保持原位15分钟后仰卧.实验组用0.75%左旋布卡因(LB),其他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结果:①两组比较,阻滞特征的6项指标中除运动阻滞持效时间LB组较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的阻滞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的单侧阻滞率均为100%,且单侧阻滞均完善.结论:LB和B单侧腰麻的阻滞特征除运动阻滞持效时间LB较短外基本一致,对循环的干扰均较轻,二者应可任选.使用左旋布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左旋布比卡因 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啡布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择期肱骨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0.375%布卡因,观察组为0.375%布卡因+2mg吗啡混合液组。记录术中(麻醉后1h),术后2、4、8、12、24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结果本资料显示,术后4、8、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布卡因混合液可增强麻醉效果,明显延长镇痛时间,减少副作用。

  • 标签: 吗啡 布比卡因 臂丛麻醉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替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效果,探讨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和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门诊检查HBsAg阳性孕妇测定其血清HBV-DNA含量均在106拷贝/ml以上的病例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于妊娠28周至分娩期间一直服用替夫定600mg,1次/天,对照组8例不用药物干预。观察所有孕妇孕期和分娩前HBV-DNA含量、HBV血清标志物情况。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脐血中HBV-DNA含量、HBV标志物情况。结果20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中,实验组11例未检出HBV-DNA(<5×102拷贝/ml),1例HBV-DNA降至103拷贝/ml,对照组8例检出HBV-DNA仍维持在106拷贝/ml以上,所有新生儿均发育正常,实验组12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对照组仅1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结论替夫定可以显著降低HBV-DNA载量,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几率,对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有效。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替比夫定 母婴垂直传播 hBV-DNA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手术的刺激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丙泊酚作为一种诱导迅速、苏醒快的全身静脉麻醉药,已经广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但在具体用药方法上不尽相同。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弱,同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临床上为克服这些不足,常复合一些镇痛药以增强其镇痛效果,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中,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但仍然有术中、术后疼痛躁动现象以及苏醒时间延长情况。由于氟洛芬酯(凯纷,北京泰德制药限公司生产)1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靶向镇痛-靶向聚集于手术创伤部位和炎症部位2起到镇痛作用,但具有“封顶效应”,不能单独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本研究探讨丙泊酚联合凯纷、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丙泊酚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静脉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氟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和对照组(应用曲马多),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开胸手术 静脉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卡因1.4ml,对照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卡因2.0ml。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麻醉起效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相当,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变化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小。结论小剂量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中,可起到麻醉作用持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新生儿的影响小,有利于婴儿生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剂量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组为实验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1氟洛芬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B组为对照组,在术前30min静注15ml生理盐水。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双盲评估患者术后12、24、48、72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洛芬酯有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氟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但应进一步探讨氟洛芬酯用药改变以降低术后的疼痛体验。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罗哌卡因与布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全部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49)及乙组(n=49),甲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产妇采用布卡因进行麻醉。结果甲组产妇麻醉优良率97.96%,与乙组产妇95.9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产妇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长于乙组,运动恢复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低于乙组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与布卡因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