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7-01一到夏秋时节,手足口病就开始在小儿间流行起来,孩子得病后会出现发烧出疹的症状,不仅孩子很痛苦,家长也跟着着急。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治,或者病情太过严重,则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出现生命危险。随着夏天的到来,北京市在5月份就发出了儿童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的预警,提醒家长们进行防护措施,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同时有条件者还可以接种疫苗。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发病原理是什么?如果小儿得了手足口病,我们该怎样治疗?下面我们就本篇文章给大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1手足口病1.1发病原理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在我国以柯萨奇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手足口病多发病在潮湿闷热的季节,这是因为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宜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并不易被胃酸及胆汁灭活,同时对外界抵抗力较强。手足口病易发生于6个月大至5岁内的儿童,三岁时更是常见,这可能是由于儿童的抗体较弱,自身免疫力低从而挡不住病毒侵袭有关。1.2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目前来看就是人类,而且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传染的主要途径是口部、粪便传播,其次传播是接触了手足口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者被疱疹液污染的物品。1.3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有两种类型,普通型和严重型,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手足口病的一般表现为,儿童感染病毒后会在两天后开始病情发作,初期发病症状和呼吸道感染相似,有发热的症状,但也有些孩子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同时伴有流鼻涕、咳嗽、吃东西困难的症状表现。典型的特征表现是会长出疱疹,长出部位在口腔、手足部、臀部、膝盖后的菱形凹陷处,一般呈圆形扁平凸起,有较厚的表皮,里面还有浑浊的液体,皮纹和长径方向一致,大小不一,四周皮肤泛红,同一个婴儿身上手足口皮疹不一定会完全出现,症状不典型时,可能只会出现在小儿身上的某些部位。1.4手足口病普通型一般表现为发烧、流涎、食欲不振、伴有咳嗽,口腔内舌体或脸颊黏膜可见散发性的疱疹,会有疼痛感,手足和臀部也会出现斑丘疹。普通型多数一周内痊愈。1.5手足口病重症型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则要注意小儿可能发展成重症。连续高烧不退,体温始终在39度以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心脏病的救治护理。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心脏病危重病患142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142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71例病患。干预组开展救治护理服务,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气管的插管时间、抢救时间、心肺的复苏时间等各项救治指标评分及护理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心脏病危重病患,开展救治护理服务,能改善气管的插管时间、抢救时间、心肺的复苏时间等各项救治指标,提升护理效果,促进病患早日脱离危险期回归正常的生命状态。

  • 标签: 急诊 危重 心脏病 救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中暑患者的救治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的50例急诊科中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救治组给予传统救治,综合救治组开展综合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救治前后体温;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结果综合救治组救治成功率、体温、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对比常规救治组有优势,P<0.05。综合救治组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更少,P<0.05。综合救治组肾损害1例、脑休克有0例,而常规救治组肾损害5例、脑休克有2例。结论急诊科中暑患者实施综合救治效果确切,可缩短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并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

  • 标签: 急诊科中暑患者 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后,随机挑选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通过两组随机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分别包含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记录所有患者护理效果,并进行相应的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其治愈率和稳定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急诊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提高患者治愈率,且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降低不良护理结果。是一种积极且安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胸痛 护理效果
  • 作者: 漆平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荣县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1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03-01近年来,由于疾病种类的持续增多,加之其病情愈加复杂,使得急诊科室变成了医院中一个愈加关键的场所。对于急诊科室而言,其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治疗的核心阵地,因为患者的病情十分繁杂且高危,提升了救治所需承担的风险,同时,还对各项急诊工作给予了更多的规定。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患者患病危急,且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患者亲属因为担忧患者,大多都会出现焦躁、抵触等许多不良的情绪,加之某些媒体不够准确的报道,使得医闹问题有所增多,各类纠纷也愈加棘手。降低护患间的纠纷、给患者给予更为舒适且安全的护理服务,就成了急诊科室各项工作的核心[1]。那么,怎样更为科学且高效地降低急诊科室中的护理纠纷呢?下面就对各项对策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给更多的科室与其人员给予参照与借鉴:1护理纠纷引发原因1.1护患间缺少交谈因为急诊科室中的患者病情十分高危,其大多都想要接受到更为及时的诊治,也想要被关注。但是,许多护士在进行护理期间,没有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对待问题,护患间缺少交谈,或是方法不够准确,引发纠纷。1.2总体的素质不够理想护士具有的责任意识、业务能力等较低,许多护士年纪较小,没有十分充足的经验,也没有把握各项护理方式、专业理论等,并未关注知识累积与各项技能的锻炼[2]。另外,护士对于急诊科室中的各项护理机制、流程等没有全面地把握,也没有严格地参照体制、规定等进行护理,往往使得患者不尽满意。有少数一部分护士对于工作不够细致,部分甚至是违反了无菌原则;工作较为懒散,引发了许多问题。1.3各项急救准备不够充足患者病情高危,且病情发展迅速,要马上进行抢救。许多护士对于抢救没有进行充分地准备,各类救治设施、物品等都没有到位,无法保障抢救工作的顺畅实施。人力和资源没有依据科室本身的特征科学地进行分配,使得排班不够科学,假期交接班不够合理,容易引发局面混乱,使患者无法得到更充分的护理,引发了许多护理方面的缺陷。2护理纠纷各项改进对策2.1增强护患间的交谈在接待到患者后,护士要保障文明进行交谈,态度应热情且亲和;同时,护士还要对患者给予理解、抚慰、支持等,借助各类礼貌性用语、关爱性用语等,让患者更为信赖护士。借助清楚、易懂的言语对患者实施健康方面的教育,并听取其倾诉,全方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在MBBS学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根据课后测试成绩与课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模式在病例分析题型测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等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MBBS急诊医学教学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值得在MBBS急诊医学教学中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MBBS教学
  • 作者: 方翀1魏炜2(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9;2.安徽泾县医院骨科  安徽宣城 242500)  【摘  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116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7.9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创伤的急诊中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40例急诊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有关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急救时间分为两组,不足 15分钟的患者列入观察组,不少于 15分钟的者列入对照组,都采取急诊救治措施,对两组患者的脑出血量、产生并发症比例、病死率等有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急诊救治效果。结果:在脑出血量、产生并发症比例、病死率及治疗效果等有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中应结合具体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其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也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脑出血 急诊救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与护理。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218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院内安全转运中加强护理,统计转运期间患者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结果在转运期间,共有16例患者发生安全隐患,其安全隐患发生率为7.33%。结论急诊科在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时候,在全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护理,密切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其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 安全隐患
  • 作者: 杨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7-02通常来说,柔性化的管理理念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内心想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人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人可以更加信管理者。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柔性化管理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接受管理的人信服这种管理方法,同时将管理理念积极的转换成实际行动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人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形成一种动力,由于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可合理的应用到医院的急诊科管理当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轻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工作的工作效率,使得相关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1柔性化理念在急诊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医院临床工作中,急诊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易感染性、科学性的特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不管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术,同时当前的急诊管理在多元化趋势的推动下,传统的急诊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新形势,急诊科应逐渐更换管理理念,有效的提升急诊临床工作效率。在医学界中柔性化的管理理念备受关注,这种管理模式被应用到急诊临床工作中可有效的提升临床管理质量和效率,怎样让柔性化管理与医院日常工作工作积极的结合在一起,并合理的应用到临床操作中,是当前很多医院在日常管理中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柔性化管理理念自身属于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以,医护人员的自身心理与生理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急诊临床工作中,应在开展柔性化管理前,应先让医护人员了解其效果与概念,而柔性管理应始终坚持将医护人员为核心,管理平台应展现出人人平等的中心理念,也可以说是使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自主权,柔性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时,可使医护人员在接受管理培训的同时,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具体完善性,此外,柔性化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与制定还应综合考虑急诊科室的日常管理情况,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岗位更换,做好对护理人员柔性激励,通过更换岗位可使管理者更加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在潜力,进而可以合理的安排相关工作,例如:抢救室、观察室、急诊病房等;此外,柔性激励制度可以有效的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信心,以提升临床工作效率,经常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可深入的了解医护人员的内心想法,进而更好的将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工作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急,就诊患者大多发病急、时间紧、病情重,需要在短时间内给予及时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作为护患关系主体的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处理好护患关系。

  • 标签: 急诊 护士 职业素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ERCP治疗急性胆胰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78例急性胆胰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ERC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急诊ERCP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具有简单、快速等特点。

  • 标签: 急诊ERCP治疗 急性胆胰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内科治疗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医院急诊科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治疗前2组LVEF及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BNP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停药后复发率为3.12%(1/32)低于对照组的25.00%(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加用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急诊内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比较 PBL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在 MBBS学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课后测试成绩与课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和 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在病例分析题型测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等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 (P< 0. 05) 。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 MBBS急诊医学教学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值得在 MBBS急诊医学教学中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MBBS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重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做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做为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开展更应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抢救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并加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能够缩短抢救时间,保障救治效率,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救治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重度 急诊护理 并发症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2 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急诊急救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 在 42 例患者完成急诊急救护理后, 1 例无效, 14 例好转, 27 例显效,其总有效率为 96.6% ( 41/42 )。护理满意对观察发现, 2 例不满意, 10 例基本满意, 30 例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 95.2% ( 40/42 )。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对其予以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