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即将进行书法创作时,没有一番深思,只是在刹那之间决定写个什么样式(条幅、中堂),想出一个内容,扫视一下纸张,接着就是挥毫落纸。这大抵是自己一任自然的天性与一任自然的书法创作通会的反映。作为书法创作,“舞台”就在眼前,“道具”已经齐备,就要出手“表演”了,再思来想去,肯定否定、捉摸不定地把自己折腾一阵子,创作的灵感、意气难免不受遏制。如果让我以这般临阵时的心理活动状态,干书法创作这种活儿,那就真的干不起来。这并不是吃不消下笔之前动脑筋、费思量的这点辛苦,而是不愿自找、不想承受这种“心”苦。我觉得书法创作压根儿就是作者自主、自信、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展现过程。至于品位的高低,则另作别论。我在创作之后审视作品,要有点一任自然的感觉,就认为只好如此了。若感到作品中出现些许不期然而然的新意,就会惊奇、兴奋。这时,我必定一再看、反复想、认真记,为的是养之于心。我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他人看来颇有放纵之势,但个中并不是稀里糊涂地瞎擦乱抹,而是因势利导、应机权变、任情恣性、不抱成见。站在书法属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形学”的意义。它的形,如点画之形、结体之形及通篇构成之形等,都有其哲理的情义的内涵。要使书法的形“...

  • 标签: 书法创作 粗说 说书法
  • 简介: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 标签: 浮雕 创作 儿童 艺术表现形式 平面形态 相对独立
  • 简介:1930年黄宾虹刊印《陶玺文字合证》,把陶印迹和古玺相印证,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皆相吻合.证明陶印迹系用印压抑而成.笔者在拙编《中国书法全集92·篆刻·先秦玺印》卷中已著录了几例相对照,如齐国陶印迹和玺印“左廪谭(玮)”(《92卷》290号,图1),齐国陶印迹“不(萁阝)(土巿)(邵金)”(图2)和玺印“不(萁阝)(土巿)(邵金)”(《92卷》339和340号,图3),韩国陶印迹“昆阳(玮)(土巿)”和玺印“昆阳埔(市)”(图4、图5)等等.笔者以为陶玺合证的深层研究,还可以解决陶器印迹使用玺印的材质问题.

  • 标签: 印迹 中国书法 深层研究 齐国 黄宾虹 篆刻
  • 简介: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预示着佛教的诞生。作为世界上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伟大宗教,它很快就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和世界各地。佛教是一门觉悟的学问。内要觉悟人生本身,外要觉察宇宙环境,从而支配人生宇宙得大自由,获大解脱。随着佛教的广播与发展,佛教艺术产生。隋唐时期佛教由印度、

  • 标签: 历史感悟 宗教历史 感悟藏传佛教
  • 简介:晚明士人张叔珮墓出土了一件商代方鼎和一件战国圆鼎,为研究晚明古铜器鉴藏提供了宝贵的出土实例与个案。本文从明代认知和赏玩古铜器的方式入手,讨论它们在明人眼中的年代、“大小”和铭文内涵,探寻随葬鼎之于墓主张叔珮的意义,从而发现张叔珮及其随葬鼎在晚明古物鉴藏语境中有何代表性和特殊性。

  • 标签: 古铜器 鼎大小 《宣和博古图》 《遵生八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