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一2017年10月28日一早,我们集合在中华艺术宫,对作品、展厅和开幕式,做最后的检查和演练。中午时分,各级领导从另一个活动现场赶来。11点半,开幕式开始。当激越的钢琴曲《启航》奏起,开幕式大门徐徐拉开,心头那块悬了好久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而它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 标签: 美术作品展 石库门 天安门
  • 简介:保利二0一一年秋拍出现的涛款《罗汉四条屏》,曾引起收藏家和学界的广泛注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十六应真图》,显示涛在人物画方面有卓越创造,但这毕竟是孤例。二00六年《莲社图》于嘉德秋拍中出现,其后又有国内收藏家公布其收藏的《涛百页罗汉图》,突然有一百页精致无比的涛人物画出现,其效应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也不过分。

  • 标签: 石涛 条屏 大都会博物馆 应真 莲社图 真伪问题
  • 简介:由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松友画会主亦,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的该展于二0一八年四月二十日至五月六日在中山公园蕙芳园举办。

  • 标签: 山水画展 宗师 纪念 笔墨 中山公园 美术家协会
  • 简介: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十一月,涛随师父旅庵本月来到宣城。之后,一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夏至,他基本上以宣城为中心,行踪遍及黄山、徽州、梁、扬州、松江、泾县、苏州、芜湖等地区,广泛交游,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诗等作品。

  • 标签: 石涛 宣城时期 行踪 艺术活动
  • 简介:玉兵器和玉礼器的出现是华夏文明起源期的特有文化现象,玉制干戈的功能在于从精神信仰上防御和化解实际的武力攻击,即“化干戈为玉帛”的中国式和平理想,其物质的和观念的前提是由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在5000年前奠定基础的。峁龙山文化古城建筑用玉器的现象凸显玉石神话信仰(玉教)的避邪禳敌功能,而其大批量玉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则预示着华夏文明资源依赖的“西玉东输”现象,以及“玉石之路黄河段”的存在,比所谓“丝绸之路”更早也更值得关注、

  • 标签: 玉教信仰 建筑用玉 避邪神话 玉兵器 玉石之路黄河段
  • 简介:希腊瓶画艺术,除了具备“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一传统理解的艺术精神与风貌之外,还蕴含着一种活泼泼的“悦动”性情感因素,而且这份“悦动”感贯穿于希腊不同历史时期的瓶画艺术风格之中,同时又有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显现。这样,我们对希腊的艺术精神又多了一个方面的认识,进而反思现当代的艺术精神——这颗“悦动”之心却又显得是那样的稀缺与可贵。

  • 标签: 希腊瓶画 艺术精神 悦动 表现 价值
  • 简介:画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作品格调品位的高低,作为艺术品藏家亦然。从李振葵大理画藏品其格调和品位已经彰显出了一种“格高而思逸”的收藏境界。

  • 标签: 绘画 收藏 境界
  • 简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八月,涛结束了首次西游之行,回到扬州,定居大涤堂,不再远游,潜心书画创作,以卖画为生.至三十八年(1699年),涛创作了《春江钓艇图》轴、《双钩兰竹》、《闽江春意图》、《山水》册十二开、《松风泉石图》卷等作品,与吴彦怀、八大山人、李驎、邓琪棻等有交往.

  • 标签: 石涛 定居 大涤堂 初期 交游 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