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全球服务产业转移的新浪潮为接包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一次重要契机。本文采用中国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对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产业结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显著地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水平值,但是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

  • 标签: 国际服务外包 产业结构
  • 简介: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06年1332家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审计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审计事务所的专业化水平对审计收费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专业化水平愈高,审计收费愈多;但从发展阶段来看,在高度专业化以前,专业化程度愈高,事务所的审计溢价收入愈多;而在专业化达到较高程度后,溢价收入消失。研究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分部报告数量、近三年是否亏损以及审计意见等因素均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的净利润额、应收账款额和年末存货额的影响不明显。希望该研究发现,能为审计事务所制定专业化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标签: 行业专长 审计收费 溢价收入
  • 简介:借鉴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了区际产业转移推动转入地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安徽省2009-2014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省外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来度量产业转移,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承接产业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产业转移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内生性的关系,二者之间均存在正向的相互关系,且城市化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而国有产值比重对城市化的影响却是反向显著的;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和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效应则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

  • 标签: 承接产业转移 城市化 省外投资资金 互动效应 中部地区
  • 简介:针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的争论,本文采用1985~2006年江苏省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出口、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互为因果关系,表明对外贸易是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从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角度提出江苏省对外贸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在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中,通常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检验来判断空间计量模型。然而,拉格朗日乘子检验结果对选取的空间权重矩阵和自变量非常敏感,变更空间权重矩阵和增减自变量可以导致拉格朗日乘子检验结果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拉格朗日乘子检验不能作为判断空间计量模型的唯一标准,应该结合实际理论选择空间计量模型。以中国150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例,探讨了以空间滞后模型为起始模型的空间计量模型决策流程。然后,提出了矩阵指数空间设定模型可以替代传统的空间计量模型设定。在计算上具备便捷性,并且结论具有很强的可解释性。结果发现:城市间空气污染呈现出显著的衰减效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PM2.5浓度增加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空气污染。

  • 标签: 拉格朗日乘子检验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权重矩阵 矩阵指数空间设定 衰减效应 空气质量指数
  • 简介:对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只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相反,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 标签: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基于2005-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的OFDI数据,利用Tobit截尾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ICSID管辖条款在存在征收和国有化风险的情况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BIT是否生效及BIT内容是否包含ICSID管辖条款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进入的重要因素,但不影响投资规模。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双边投资协定 制度环境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人民币国际化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如何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重要课题。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路径,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区域化为切入点,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作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人民币区域化具有显著影响;而经济总量扩大、经济与金融自由度提升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不显著。对此,需要继续加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扩大直接投资、维护币值稳定,同时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内在实力与循序渐进地推进开放资本项目。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人民币区域化 经贸合作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