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审案件多适用谈话程序。如何规范谈话程序并推进司法公开,是审判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审判现状,从谈话程序的启动、告之、异议、审理规则、旁听规范几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对谈话程序进行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公开性,就能实现谈话程序的灵活性、效率性与公开开庭审理程序实现优势结合,功能互补。

  • 标签: 谈话程序 公开开庭 规范
  • 简介:尊敬的张能组长、李晓副组长和巡查组的各位同志:大家辛苦了!最高法院巡查组于8月20日一24日对我省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行了第轮巡查。五天时间,巡查组各位成员不辞劳苦,一丝不苟,扎实细致的,以帮助我省做好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美好愿望出发,对我省四家中院,十四家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及第一阶段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巡查,查找问题,提出建议,这种严谨、务实、负责、高效的工作作风,是对我们海南推动执行攻坚有力地助推,也是严格贯彻了最高院党组的指示要求,海南法院全体干警应当感动、感激和感谢。

  • 标签: 最高法院 巡查 表态 反馈 执行工作 基层法院
  • 简介:任何分类都有局限性,垄断协议的分法也不例外。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之间的区分不能形式化,由于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灰色地带,横向和纵向协议这种简单划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垄断协议行为,也不能反映所有垄断行为表象上体现出的违法行为性质。我国反垄断法在理论、实务和立法上均将分法形式化,造成执法中的一些困境。轴辐协议便是一种游离在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之外的新型垄断协议,它有自身独特的结构、性质与认定方法。轴辐协议的出现应当引发我们对垄断协议分法利弊的重新认识,并重新构建我国禁止垄断协议的规则。

  • 标签: 垄断协议 轴辐协议 二分法 违法性认定 规则再造
  • 简介:<正>倡导致力于改造社会的法学研究,源自于两大方面的考虑:一是法律对于社会的意义;是法学学术应有的社会担当。这两方面的考虑,与当前我国的法治实践与法学学术的背景和状况息息相关。一方面,尽管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问题与情况,特别是面对诸多"隐性制度"、"潜规则"以及时有发生的法律被架空、常规制度乏力甚至失灵、有损社会公平正义、侵蚀人民福利的事件,表明了

  • 标签: 法治国家 法治实践 学术研究 社会公平 中国法治 法治中国
  • 简介:5月15人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第批10个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刘敬东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刘敬东介绍说,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常见的纠纷类型,涉及信用证开证、股权转让合同、居间合同、独立保函、海域污染损害赔偿、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和执行外国商事判决等案件,案件所涉的法律问题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标签: 典型案例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 外国仲裁裁决 股权转让合同 记者提问
  • 简介:三、假言命题推理——由文义解释出发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语言承载并表达法的意义.欲明其“理”先知其“义”.义枉则理谬。但由于语言的开放性和模糊性、预见力和表达力的有限性等原因,使得“任何法律、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受合同约束的协议在能够恰当地适用或执行之前都需要解释”。法律解释有“文义解释、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其中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作用,解释法律时将之分立常常只是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

  • 标签: 《公证法》 继承公证 文义解释 法律规定 社会学解释 合宪性解释
  • 简介:<正>前言第届海峡两岸医事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7—18日在台北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东吴法学院主办、台湾医事法学会承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省法官协会等单位共同协办。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力教授等大陆学者及台湾法界、医药界专家学者30余人共同与会。此外,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以及台湾医药产业界的代表旁听了会议并参与了部分议题讨论。

  • 标签: 医疗机构 海峡两岸 损害责任 学术研讨会 医事法 医务人员
  • 简介:2008年9月23至24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第次计划财务装备工作会议。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余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检察机关第六次计划财务装备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检察机关近五年计划财务装备工作,表彰了近年来在计划财务装备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 标签: 装备工作 计划财务 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 先进集体
  • 简介:届亚洲宪法论坛暨“违宪审查制度在亚洲:现状与课题”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8月21日和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日本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亚洲研究教育基础项目协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围绕宪法审查演变及其基本原理、宪法审查模式之比较、宪法审查机关及裁判等主题对亚洲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探讨,对促进亚洲各国宪政制度交流和宪法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违宪审查制度 宪法发展 亚洲 论坛 课题 现状
  • 简介:化学显现法是现今汗潜指印显现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之一,可应用于渗透性或非渗透性表面的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木制品等,而现代社会非常依赖这些材料形成的办公文件、印刷货币和包装等,因此显现纸张和相关纤维材料上汗潜指印的化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现纸张上汗潜指印的常见化学方法包括:硝酸银、茚三酮、DFO、物理显影液等显现法,但这些技术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很难显现残留物质过少的指印。而新的1,2-茚满酮基双功能试剂旨在显现纸张上的汗潜指印,该试剂通过简明的五步操作法合成并应用改进了多金属沉积法,该试剂能够优先结合汗潜指印的脊线从而显现汗潜指印的正相。新1,2-茚满酮基双功能试剂既能显现含有氨基酸的指印又能显现含有油脂类物质的指印,提高了显现的效率。

  • 标签: 汗潜指印 显现技术 多金属沉积法 1 2-茚满二酮 双功能试剂
  • 简介: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如何规制,向来有交付主义和所有权主义之争.《合同法》借鉴CISG后采纳交付主义.针对“一房卖”中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规制,交付主义映射出现实困境.结合《物权法》的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交付主义映射出理论困境.从解释论出发,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上述困境的破解路径,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买卖合同 风险负担 交付主义 所有权主义
  • 简介:(本刊讯)最高人民法院12月7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死刑第审案件开庭审理的通知》,要求各高级法院在继续坚持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死刑第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同时,自2006年1月1日起,对案件重要事实和证据问题提出上诉的死刑第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

  • 标签: 开庭审理 案件 二审 死刑 最高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正>公元2005年,佘祥林"杀妻"案、聂树斌"强奸杀人"案和胥敬祥"抢劫"案等冤案的相继揭底,充分暴露了长期以来在刑事诉讼领域隐藏着的深刻问题,尤其是死刑案件的司法程序更是令人诟病,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刻反思死刑正当程序的良好机会。

  • 标签: 死刑案件 程序运作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审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法 佘祥林
  • 简介:《专利法》第四十七条第款规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在用法教义学评价上述条文之前,先简要说明一下法教义学,北大法学院凌斌认为,法教义学是对由本国立法条文和司法案例中的法规范构成的实定法秩序做出体系化解释的法学方法。[1]此外,王泽鉴先生也认为:法教义学是一门将现行实在法秩序作为坚定信奉而不加怀疑的前提,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体系化与解释工作的规范科学。[2]那么可以说,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本国现行法律,然后对其做体系化解释。即法教义学首先要做的是信奉现行法,正如诺依曼所说:法教义学要以对一国现行实在法秩序保持确定的信奉为基本前提,这也是所谓的“教义”的核心要义所在。那么,对于国内各位学者对待上述条文的分歧:李阳认为目前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专利权无效,专利合同也应该无效,专利转让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按照不当得利返还;以及刘铁光在《专利无效后法律项目》中对现行法律的规定的认同。就本文而言,应当秉持刘铁光的观点。因为如果就法教义学的角度评价,我们就要以信奉该法条所规范形成的法秩序为前提,来对其做体系性的解释。这是从法教义学的角度评《专利法》第47条第款的基本立场。

  • 标签: 《专利法》 法教义学 第二款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专利权无效 专利权转让合同
  • 简介:《论犯罪与刑罚》是刑法史上的一本旷世名著,为作者贝卡利亚带来了尊贵的荣耀和不绝的赞誉。重读经典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近来笔者就在思索:仅仅把贝卡利亚的刑罚目的观理解为威慑刑是否全面?书中的多处论述已向我们暗示,威慑是其刑罚目的的主要内容,但是关于刑罚的度,则是以相对的报应刑为根据的。经过考证,笔者将贝卡利亚的刑罚目的观总结为:以威慑刑为主,以报应刑为辅,报应为威慑划定疆界,威慑为报应确立效益,报应是实现威慑功能的手段。报应刑、刑法公正、个别威慑、程序预防四位一体,威慑刑、刑罚功利、一般威慑、实体预防四位一体,构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一体化刑罚观。这并非故作标新立异的思考,而是希望对经典作家著述作更全面评价的一种探讨。

  • 标签: 报应刑 威慑刑 公正 功利 双面预防 双层预防
  • 简介: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陈某出生于1930年,是上海某机械厂退休工人。陈某因长期(十几年)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谢某而对其心生怨恨。于2010年6月某日中午在护理妻子谢某时,因不忍辛劳而情绪失控,遂持1把木榔头猛击躺在床上的谢某头部数下,并在被害人谢某呼救时用双手猛掐其颈部,致使被害人谢某机械性窒息合并失血性休克死亡。

  • 标签: 老年人犯罪 刑法学 社会学 考量 二维 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