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提要:宋元以来,珠三角地区伴随着海洋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观音信仰也逐渐在民间社会活跃起来,祭拜观音的庙宇由宋元时的点状分布发展到明清时的城乡林立。围绕观音祭拜而形成的观音借库和吃生菜会等民俗活动相当流行。观音信仰的主要信众是女性。观音信仰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家庭神位中的主神之一。

  • 标签: 宋元明清 珠三角地区 观音信仰 民俗
  • 简介:《五台山研究》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五台山研究会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合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多学科的学术刊物,于1985年创刊。《五台山研究》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本着立足五台山、面向山西乃至全国的精神,研究、宣传、探索五台山的历史、佛教、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地质、生态,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新型宗教学服务。

  • 标签: 五台山 征订启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征稿 四项基本原则 文明建设服务
  • 简介:作为道教创始人的张陵,从一出世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可以说张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史籍记载却少之又少。正史中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野史也是零星记载,众说纷纭。尽管有道教仙话对张陵倍加推崇,有统治者对其追封尊号,但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关于张陵创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却鲜有被人们充分、认真、负责地正视过和重视过。以他为原型的道教形象、民间传说形象、艺术形象在历史上广为流传,至今不衰。但无论道教史还是文化史,对张陵的描写特别是关于创教历史的叙述是缺失的,似乎无意于对其文化意义上的构建进行探索。那么张陵创教及神格化内涵如何,冠之以"张天师"的漫长的神话传说谱系意义如何?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神格化构建认识论的起点与逻辑;二,神格化的内涵及功能;三,历史担当:巴蜀仙道与"正一之气";四,初创神真系列的自足体系;五,民间传说中的宗教化虚构与艺术创造。

  • 标签: 张陵 神格化 神仙 审美艺术
  • 简介:祭山仪式是岷江上游羌族传统信仰中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化遗存,存在南部区域由释比主祭、北部区域由长老主祭的南、北差异。羌区南、北部祭山仪式的主祭人身份差异现象,与羌族语言和其他诸多文化现象所呈现的南、北区域差异一致,反映了羌族文化生态体系结构由南、北两大区域文化类型构成。羌族祭山仪式的释比主祭和长老主祭两种祭祀形式,对研究羌族传统信仰和羌族文化生态及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传统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羌族 祭山 传统信仰 区域差异
  • 简介:本文着重对今年《唐都学刊》第4期、第6期及同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所刊载的“鉴真与申日文化交流”专栏的文章进行评论,同时对20世纪以来的鉴真研究进行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 标签: 鉴真 日本佛教 戒律 东征传
  • 简介: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文本解读为依据,从人物形象、主题和情节的角度,讨论了早期神仙传记《列仙传》、《神仙传》中"升仙故事"与古代信仰、巫术和仪式的关系。作者认为,这类"升仙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形象、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皆来自于古代巫师作为人-神中介的特殊职业及其在巫术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同时,"升仙故事"在表达人-仙交流和演变的主题时,以系统性的天象、物质和动物作为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的运用也可以直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信仰和巫术并表现在古代神话的原型之中;另外,早期神仙传记的"升仙情节"中的具体场景、死亡-成仙观念、特性化的情感和气氛等因素也受到了中国古代信仰和相关的巫术-仪式的重要影响。

  • 标签: 神话-原型批评 神仙传记 原始信仰 巫术 仪式
  • 简介:1.问题的提出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总人口数约有43万人,主要集中居住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水族人民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为了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各异,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竞技性,而且还表现出独特的水乡民间艺术风情。

  • 标签: 传统体育文化 水族 中国 原生态 传统体育项目 中华民族
  • 简介:苗族医药是苗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抵御外来病邪的侵袭,保卫自身的健康和繁衍,在不断和疾病作斗争中得出来的治疗疾病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苗族医药是博大精深的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医学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标签: 苗族医药 研究开发 传承 生产生活 劳动人民 苗族文化
  • 简介:中国道教学院于11月13日举行特聘教授及第三届研究生导师聘请仪式,并召开研究生教育座谈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副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副秘书长周高德出席会议。孟至岭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光富会长兼院长、张凤林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越利教授、赵忠海副司长先后致辞。

  • 标签: 中国道教学院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导师 特聘教授 座谈会 仪式
  • 简介:"守清坛"是川东北一个民间道坛,其所进行的"开五方"度亡仪式本质是"开通道路,释放亡魂,度品上宫"。本文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记录、描述该仪式的全过程,同时对"开五方"仪式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解释,认为该地区"开五方"度亡仪式是传统道教度亡仪式的延续,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但同时也融合了一些佛教和儒教的元素。

  • 标签: 守清坛 开五方 度亡仪式 符箓咒诀
  • 简介:众所周知,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其译经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与李唐王朝的支持密不可分的。不过,对于玄奘经由怎样的努力及付出多大的代价争取到唐太宗李世民与高宗李治对译经的支持,恐怕就知者不多了。很多人以为,玄奘深受太宗与高宗二帝的礼敬,甚至有说玄奘与

  • 标签: 玄奘法师 唐太宗 唐高宗 佛教 宗教信仰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关注了。迄今为止,他们已经通过翻译和写作出版或刊发了为数可观的有关专著和论文。可以说,对基督教与中国社会近、现代发展史的关系的研究已蔚然成风。但是,作为中国教会一员,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研究从总体上看还只是综合性历史研究的派生,它们所关注的大多还局限于中外关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离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还存在相当距离。

  • 标签: 中国 基督教史 传教土 文献史料
  • 简介:一、近代东北基督教传播概述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边疆,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这里不仅山水相连、自然资源丰富,且处于东北亚的要冲地带,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及中国内地邻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移民的不断涌人,近代东北逐渐形成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移民社会。东北移民多为出身贫苦,知识水平较低,具有开拓与冒险精神的农民、手工业者或少部分无产业者。

  • 标签: 基督教传播 近代东北 三十年 综述 教研 中国内地
  • 简介:一、导论一个成长中的教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往往是全身心事奉主的牧人的短缺。这种短缺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牧人员人数,二是教牧人员优良的神学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国家稳健地全面朝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中国教会历经了近代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信徒人数空前增长,教堂处处涌现。

  • 标签: 国教会 神学教育 神学思想建设 神学院 教育学研究 基本理念
  • 简介:剥夺理论是讨论个人皈依宗教的社会学理论模型之一。格洛克(Glock)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剥夺:(1)经济剥夺,这既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感觉,即感觉到自己是个穷人;(2)社会剥夺,指在权力、社会地位方面的缺乏。(3)机体剥夺,主要指疾病;(4)伦理剥夺,当人们感到

  • 标签: 剥夺理论 宗教信仰 人生价值观 宗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