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两个重要命题:“美德即知识”和“美德可教”。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知识,是超验的,而不是那种个人的、主观的、经验的意见,因此,相对于不可教的主观意见而言,美德是知识,是可教的。围绕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等智者的主要分歧在于: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自身的善,教化主要是让人发现自身的善,以增强自身内在的道德自律;格劳孔则更强调入性的自私,强调法律等外在他律。就美德教化的问题,中国古代哲人也进行了深思,特别是儒家对美德教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孔子基于“性相近,习相远”而重视道德教化,孟子主性善而强调反求诸己,荀子主性恶而重视礼法约束,王阳明的致良知则在孟子良知说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道德教化知行合一的关系。中西哲人有关美德教化的讨论体现了人类对于普世道德的追问,同时也展现了中西道德哲学的不同旨趣。

  • 标签: 美德 教化 中西比较
  • 简介: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西学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和支持。儒学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 标签: 儒学 文化要素 农村社会 变迁 视界
  • 简介:目前中国学术界的礼学研究既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恢复期,又处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摸索期和混乱期。近年来,经学研究逐渐得到各领域学者的重视,而礼学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其中的一个焦点,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在现代中国学术界,虽然经学一直处在相当边缘的位置,但相关的古典文献研究从来没有彻底中断,这一条活的学脉构成了今天激活礼学研究的直接源头。

  • 标签: 礼学研究 中国学术界 古典文献研究 经学研究 恢复期
  • 简介:王弼易学虽属于义理一派,但也并非“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不离象数,向道回归,有阐释义理的鲜明学术蕲向,是王弼所建构的解释学原则;不废章句,以传解经,注重疑难词义的训释,将章句之学阐释经义的方法升华到义理抽象的层面,是王弼所建构的解释学方法;不离卦爻。综合考察卦爻形式内容的动态变化,追寻因时适变,是王弼易学哲学思辨的核心;援老释易,从具体现象出发,探究宇宙本体,是王弼易学本体哲学的特点。

  • 标签: 王弼 周易注 象数 义理 哲学本体
  • 简介: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歧点谢元鲤确立一个评价孟尝君的标准或原则,是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诚如著名史学家李侃先生所说"原则不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但不等于研究历史可以没有原则和不要原则。"(李侃《严峻的历史和史学的虚实》《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115页》有...

  • 标签: 孟尝君 评价历史人物 齐国 司马迁 歧点 王安石
  • 简介:本文认为马一浮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境遇、理论凭借、兴趣机缘,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哲学.他认为西学冲击下的中国学术正处于末世,从心性本原疏解中西文化的紧张对立.本文着重分析他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判教诸层面的致思趋向和理论特点,由此强调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精神.

  • 标签: 马一浮 中国哲学 本原 现代新儒家 心性 自身
  • 简介:从先齐的东夷族到春秋战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下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催生了相对先进的传统齐鲁文化,它影响了齐鲁书家的文化选择和书法实践,促使古代山东属地成为中国书法的重镇,也促使古代山东书法地域风格的形成,它超时空的丰厚思想内容和润物无声的文化穿透力,也同样影响了建国后当代山东书法地域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地理环境 传统齐鲁文化 当代山东书风 守成 创变
  • 简介:五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惟其在帝国期前之文本情况吾人尚无一清晰而达共识之概念。自二十世纪下半期至今出土之公元前材料已有一定数量,可否据之以思考对一些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例如“五经”在先秦的称谓以及其在先秦时成文的情况?

  • 标签: “五经” 出土文献 先秦 二十世纪 文化史 公元前
  • 简介:何丽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全书28万字,322页。八字术源于《周易》,是传统术数中的一种,在中国城乡具有广泛影响。该书主要从八字易象本身的组成和八字术的来源、术数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八字易象哲学思想本身发展的历史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八字是一个结合了阴阳五行的象,阴阳为体,五行为用,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哲学思维 易象 古代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 《周易》
  • 简介:从文学影视互动传播的角度历时性审视研究齐鲁文化及其传播镜像,80年代齐鲁红色文化民间草莽文化并行,90年代儒家文化商业文化并峙,新世纪政治文化重塑移民文化重温同步。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加强文学影视良性互动,是有效促进齐鲁文化的品牌塑造影像传播的路径。

  • 标签: 齐鲁文化 地域文化 互动传播
  • 简介:技术性壁垒是一种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手段,具有合理性、复杂性、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被广为采用.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因此在入世后,我们应重视对技术性壁垒的运用,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

  • 标签: WTO 国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中国 贸易壁垒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他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标签: 《周易》 民族精神 民族道德 创新精神 改革精神 与时俱进
  • 简介:在现代社会里,科层化技术化作为社会整体合理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在制度上和结构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层体系必然带来技术化,技术化是科层体系的组织和行为特征。技术化本身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层体系,而科层体系内部的自我约束也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所有的政治目标和要求都只能在这个体系之外形成,并且通过自主的外在力量来监督科层体系予以实现和落实。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之一就是政治日益技术化,而这个趋势同时又与高度的科层化结合在一起。

  • 标签: 政治目标 技术化 合理性 意义 现代社会 行为特征
  • 简介:五阶幻方洛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易理思想。从五阶幻方的均衡和谐布局的数字结构中.我们可以分别找到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及其关系的巧妙体现。我们从这里综合地思考易数系统,可能产生一个更广阔而深刻的认识空间。

  • 标签: 幻方 河图 洛书 易数系统
  • 简介: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自上世纪20年代前后诞生以来,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虽经过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冯契、萧莲父、汤一介、李泽厚、陈来等数代专家学者的耕耘,这一学科仍处在成长发展之中。百年来,凡讨论中国哲学史,必先涉及关于哲学的定义。

  • 标签: 中国哲学史 方法论 特质 专家学者 冯友兰 张岱年
  • 简介:10月4~5日在北海道大学召开,由日本北海道大学哲学系主办,中户川孝治教授(KojiNakatogawa)主持。与会学者分别来自日本、中国、意大利、美国。受日方组织者邀请与资助,北京大学陈波教授及辽宁大学青年教师刘靖贤(北京大学博士)、安徽大学青年教师赵震(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朱薇和王海若共5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言。

  • 标签: 哲学系 工作坊 博士研究生 北海道大学 北京大学 逻辑
  • 简介:12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共同组织和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黎巴嫩、伊朗、荷兰、俄罗斯、乌干达、罗马尼亚、波兰、丹麦、印度、澳大利亚、葡萄牙、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参与交流讨论的学者和研究生共50余人。

  • 标签: 哲学研究 国际会议 生活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香港 罗马尼亚
  • 简介:<正>政治哲学,就其本意来说,是用哲学的观点体认社会生活,用哲学的方法对于政治思想、政治秩序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原则进行设计。在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提出了一整套的伦理政治学说,其思想学说的每一部分,天人观之间都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 标签: 传统儒家 等级结构 天人观 董仲舒 人类社会 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