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瞬时极的移动速度用自回归谱估计的Marple算法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瞬时极的移动速度可能存在着2386.天(6.5天)、1168.9天(3.2年)、321.3天、163.7天、130.1天及92.7天等6个周期,同时计算了极移的振幅和周期,发现极移的速度与极移的振幅正相关,与极移的周期负相关,并且发现厄尔尼诺现象都出现在地极移动周期较短的年份。

  • 标签: 极移 频谱分析 周期 瞬时极 厄尔尼诺事件 自回归谱分析
  • 简介:通过对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1997年3月至5月初期间所得到的Hale-Bopp彗星喷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该彗星的喷流结构有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8~9天,这种周期变化可能与彗星的自转轴在空间的进动周期有关。

  • 标签: HALE-BOPP彗星 喷流结构 周期变化
  • 简介:我们对四种作了性能测试,它们是Cr·Al·SiO,Al·MgF2,Al·SiO和Cr·Al·MgF2。结果表明Cr·Al·SiO性能最优越。这种可以用高锰酸钾加氢氧化钠溶液或铁氰化钾加氢氧化钠溶液很方便地进行脱。1.56米望远镜自1990年起已使用这种

  • 标签: 光学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膜系 脱膜液 铬加铝加一氧化硅保护膜
  • 简介:处理光传播时延观测模型时,一般有两种作法,即在BRS或GRS中处理,但这两种结果,进行参考间的时延转换时并不严格相等。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仔细分析,指出总理的根源在于他们使用的时延转换公式并不精确,应以修正,文中推导出这些改正项,并用新的时延转换公式严格证明了在PN1精度下与时延有关的观测模型在两类参考中的等价性。

  • 标签: 相对论参考系 时延转换改正 激光测距资料 太阳系质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利用GPS卫星的射电与光学定位实现参考连接的基本方法,并对参考连接的精度作了分析,探讨了中国VLBI网利用GPS卫星进行参考连接的可能性。文章认为以VLBI、CCD技术为观测手段,利用GPS卫星可使射电参考与恒星参考在0.″01甚至更高的精度上得到连接。

  • 标签: 参考坐标系 光学观测 射电观测 全球定位系统
  • 简介: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与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观测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与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分析Chandler摆动的观测激发与地球物理激发的关系时,不能仅以观测激发与某个地球物理激发序列(如大气激发)的更好逼近来选择Chandler摆动的最佳周期,因为Chandler摆动是多种地球物理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Chandler摆动周期 大气激发 地极移动 激发机制 品质因子
  • 简介:采用统计定轨理论中的协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乍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sub-daily)可达到的内符和外符精度,建立协方差分析的Givens-Gentlemen正交变换算法,并将精密定轨和参数解算理论中的多级复弧法推广到协方差分析中,同时考察不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时,其误差对精密定

  • 标签: 协方差分析 变化协方差 地球自转
  • 简介:采用统计定轨理论中的协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sub-daily)可达到的内符和外符精度。建立协方差分析的Givens-Gentlemen正交变换算法,并将精密定轨和参数解算理论中的多级复弧法推广到协方差分析中。同时考察不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时,其误差对精密定轨和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影响。

  • 标签: 协方差分析 天文地球动力学 地球自转参数 周日项 短周期项
  • 简介:综述回顾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充电和尘埃等离子体波动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并分析讨论行星环、彗星大气中与尘埃等离子体有关的若干现象。

  • 标签: 尘埃等离子体 带电尘埃 行星环 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