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中c-fos、c-myc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设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c-myc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fos、c-mycmRNA的表达。 结果 各实验组c-fos、c-myc蛋白及mRNA表达随伤后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达到峰值后下降。组间比较,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组c-fos、c-myc表达呈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内早期反应基因c-fos、c-myc的表达。不论是烧伤组、补液组还是维拉帕米组,c-fos、c-myc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不同于心肌梗死和压力超负荷病理状态下基因表达特点,提示三者间可能有着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机制。

  • 标签: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原癌基因 C-FOS c-myc 基因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在严重呼吸道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了院内接受治疗的90例严重呼吸道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提高严重呼吸道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疏导 呼吸道烧伤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其临床救治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创面、急救、营养、心理、复苏、康复和感染等。现阶段,营养支持乃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有助于确保患者机体营养补给充足,同时还能起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以及提高预后效果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在烧伤患者的常规治疗工作当中合理采用一种适宜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反之,若患者存在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将会延缓其创面愈合的速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能有效降低其预后效果。对此,予以患者合理且有效的营养支持,可确保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摄入的充足,并能由此起到提高其临床救治效果的作用。临床医师在对烧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之时,需要考虑对其辅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速度,促进预后改善。本文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为严重烧伤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营养支持 感染 严重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胃肠外营养的经验。探讨通过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配液、输液中严格无菌操作并采用全合一方法,配制全胃肠外营养混合液。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温度和渗透压;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统计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胃肠外营养中并发症情况。结果792例接受胃肠外营养治疗,感染性、血栓性、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0.75%.2.40%。结论加强胃肠外营养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严重烧伤 胃肠外营养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分析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一 2019 年 3 月 48 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作为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淀粉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属于干热烧伤,常伴有吸入性损伤。头面部及双手是暴露部位,是人体视、听、呼吸、进食及劳动等重要功能的器官。在伤后3~4周时间内,病人要经过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急性感染期等关键时期,此阶段各项护理措施对病人维持生命及创面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头面部双手烧伤 吸入性损伤 急性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颜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样本时间为2022年1月至12月,样本对象为颜面部烧伤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例数共80例,组别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系统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面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增生率及护理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颜面部烧伤 系统性护理 瘢痕增生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面膜结合个体化皮肤护理的效果,探究其可能对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面部美容效果及病耻感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择院内42名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患者,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组名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21人。同时对两组予以个体化皮肤护理,并对两组使用不同面膜,对照组使用普通美容面膜,观察组使用中药面膜。结果 在面部美容效果中,观察组相对更加优异;观察组的病耻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同时对病人予以中药面膜和个体化皮肤护理时,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病人的面部情况将得到改善,面部美容效果将明显提升,且病人因烧伤而形成的病耻感将下降,因此该方法的实际效果较强,具备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中药面膜 个体化皮肤护理 面部烧伤 面部美容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 标签: 外科手术 物理治疗 严重烧伤
  • 简介:男,40岁,体重61kg。24h前患者用汽油引燃白焚未遂致头面部Ⅲ度烧伤、上呼吸道烧伤和双前臂Ⅱ度烧伤入院。体温38.6℃、呼吸急促28tpm,血压130/81mmHg,脉搏123bpm,意识清楚,烦躁,强迫性端坐姿式,面部及口周肌肉严重挛缩,面部创面及口腔大量渗液不止,伴随吞咽障碍。化验检查:

  • 标签: 上呼吸道 烧伤 术前会诊 呼吸道管理 局部浸润麻醉 气管切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用尿激酶溶检,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结果:综合治疗,大部分深静脉血栓部分或全部再通,下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疗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做好危重病人深静脉血栓早期的预防。

  • 标签: 烧伤 深静脉 血栓形成 超声诊断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护理对手烧伤患者瘢痕严重程度及复工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烧伤整形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Ⅱ、Ⅲ度手部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m、6m后瘢痕严重程度及复工率。结果观察组干预3m、6m后瘢痕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6m后随访测得观察组复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烧伤患者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瘢痕严重程度,改善复工率。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手部烧伤 瘢痕 复工率
  • 简介:为了解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的流行情况,现将笔者单位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培养菌共1470株,分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原地区 严重烧伤 创面 菌群 调查 细菌培养
  • 简介:患者男,44岁。被10kV高压电击伤胸腹及四肢,伤后8h转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呼吸21次/min,心率72次/min,血压123/78mmHg(1mmHg=0.133kPa),尿液为深酱油色。下腹壁全层缺损面积6cm×5cm,有肠内容物溢出;小肠从创口疝出并嵌顿,呈粉红色(图1)。

  • 标签: 高压电烧伤 四肢 胸腹 肠外置 高压电击伤 意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