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给出了悬挂式无间隙氧化避雷器(MOA)相对座式的优点,计算了悬挂在变电站门型构架上MOA的电压分布情况,设计了均压环的最佳尺寸,并反映了悬挂式MOA离地高度对其电压分布的影响.

  • 标签: 悬挂式MOA 电压分布 均压环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一起110kV氧化避雷器异常运行的隐患,并对此展开分析,进行避雷器解体试验发现异常的原因。针对问题症结,提出一系列防范氧化避雷器异常运行的措施,旨在为电力运行部门提供一些思路,确保110kV氧化避雷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红外测温 带电测量 停电测试
  • 简介:介绍了利用废甲醇催化剂生产活性氧化和五水硫酸铜的工艺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浸反应的硫酸浓度为3.6mol/L,用量325mL/100g原料:净化反应的pH控制在5~5.5,温度85℃。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的特点,并可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催化剂 制备 活性氧化锌 五水硫酸铜 甲醇生产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棒状氧化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测试表明,ZnO纳米棒为纤锌矿结构,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通过充放电循环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nO纳米棒的电化学性能,ZnO纳米棒展现出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低的容量衰减率。经过100个循环之后,ZnO的放电容量仍然维持在380mAhg-1。

  • 标签: 氧化锌 纳米棒 负极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起通过红外测温发现一支 750kV氧化避雷器异常发热的缺陷,该相避雷器第三节与其他两相同节相间最大温差达到 3.1K,通过停电试验、解体发现该节避雷器内 1根均压电容管松脱,从而导致设备异常发热。分析发现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易受环境温度等影响,对于缺陷的发现不够灵敏,电气例行试验又需要结合停电方能开展,而通过红外测温这一带电检测手段能快速、准确的发现该类缺陷。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红外测温 均压电容管 阻性电流
  • 简介:摘要简述了氧化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原因,针对某起110kV氧化避雷器故障实例,对故障避雷器进行直流试验、解体检查,判断和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提出了类似故障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 标签: 避雷器 直流试验 解体检查 阀片受潮
  • 简介:摘要氧化避雷器是电力系统常用的防御雷电过电压或对操作过电压进行保护的装置,具有保护性能优越、性能稳定的优点,在设备电压出现异常增大时,通过阀片泄流能有效保护设备。本文介绍了一起因内部电阻阀片设计偏差导致的氧化避雷器缺陷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电力系统中氧化避雷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无间隙 氧化锌 过电压 阀片
  • 简介:氧化避雷器在长期运行中,内部电阻片特性和绝缘状况会发生变化,导致泄漏电流超标,严重威胁着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分析本公司近年来氧化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数据,结合红外测温手段,同时对设备进行解体分析,找出了氧化避雷器泄露电流超标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交流泄漏 阻性电流 电阻片老化 受潮
  • 简介:目的:研究添加氧化晶须对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氧化晶须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加人基托粉中,分为空白对照组、1%、3%、5%、7%等5组。根据ISO标准测试各组的力学性能,并对试样断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随着氧化晶须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显微维氏硬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氧化晶须用量为5%时,以上指标测得值最高,分别为(109.00±2.70)MPa、(3645.30±198.68)MPa、(20.57±0.85)kg/mm^2,树脂基托较对照组弯曲强度提高18.29%、弯曲弹性模量提高16.07%、显微维氏硬度提高29.94%。结论:氧化晶须填料显著增强了基托树脂的力学性能。

  • 标签: 氧化锌晶须 基托树脂 弯曲强度 显微硬度 弯曲弹性模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氧化软膏与炉甘石洗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4月到 2019年 4月间抽取过敏性皮炎患者 80例,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较早入院的 40例患者接受氧化软膏治疗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为显效及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复方炉甘石洗剂在过敏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氧化软膏,可以作为过敏性皮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 标签: 氧化锌软膏 复方炉甘石洗剂 过敏性皮炎 作用效果
  • 简介:针对氧化压敏电阻在不同老化条件下各参数变化的规律,根据氧化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征,结合双肖特基势垒理论和氧化压敏电阻在小电流区的导电机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氧化压敏电阻U1mA和非线性系数α都是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氧化压敏电阻发生融穿性损坏,U1mA和α值急剧减小,ILeakage值急剧增大。通过U1mA和ILeakage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用于判断氧化压敏电阻的老化劣化程度,在氧化压敏电阻的使用及测试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氧化锌压敏电阻 老化劣化 漏电流 压敏电压
  • 简介: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氧化种子层上制备了整齐有序且具有c轴取向的氧化纳米棒,同时还出现了自由分布的微米棒,其生长速度高于纳米棒,且生长模式符合扩散控制“Ostwald熟化”机制,但纳米棒生长过程的影响因素除扩散过程外还有形核密度、生长界面的反应动力学等。并研究了氧化纳米棒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

  • 标签: 氧化锌 微米棒 纳米棒 化学浴沉积
  • 简介:摘要:简述了氧化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原因,针对某起500kV氧化避雷器故障实例,对故障避雷器进行红外成像、在线阻性电流测量、解体检查,判断和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提出了类似故障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 标签: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红外测温 在线阻性电流测量
  • 简介:摘要:氧化避雷器是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避雷器,在变电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氧化避雷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因一些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故障,本文结合实际,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对变电站氧化避雷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氧化避雷器安全运行对策展开探究,提出几项观点与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故障原因 运行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氧化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仪实验室检测阻性电流峰值误差超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检测方法,从阻性基波和阻性3次谐波特性的分析,得出了氧化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仪误差超差的原因,也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高氧化避雷器泄漏电流测试仪在实验室中检定的合格率以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 标签: 阻性基波电流 谐波电流 初始相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避雷器智能带电接入保护装置通过测量避雷器监测表计的泄漏电流及其两端电压,根据测量的电流值与电压值进行判断避雷器对地的临时接地线是否已可靠连接,并通过各种信号指示灯及蜂鸣器报警等功能提示设备接入人员是否已将临时接地线可靠接地,消除了隐患,提高了现场作业的安全系数。

  • 标签: 氧化锌避雷器 临时接地线 可靠接入 电流测量 电压测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了输电线路受雷击的危害,根据红河供电局输电线路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受到雷击。通过对红河州地区雷击分布的概述、雷击对输电线路的损害等一系列的分析,以及氧化避雷器在输电线路中的保护原理、红河局输电线路的使用情况,总结分析对比出使用前后的效果,充分证明氧化避雷器在输电线路中防止雷击引起的绝缘子闪络、线路跳闸等事故中所起到的明显效果以及相比其他防雷措施无法达到有效防雷目的的优越性和价值。极大的改善了易遭雷击地区杆塔的防雷效果,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雷电危害 氧化锌避雷器 绝缘子闪络 线路跳闸 防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