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总结在诊断HLD中对患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生化水平分析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结果:抽取本院中患有血清铜生水平降低的患者样本285例,将这些样本按照临床分型以及年龄等条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42例的假性硬化型样本、138例的肝型样本、49例的脑内脏混合性样本以及59例的Wilson样本,在对样本进行科学分组之后进行分析,对其铜生化结果进行对比的分析。其中有血清铜生化水平正常的样本有3例,所以98.96%都属于铜生化异常。根据对288例样本患者血清的Cu2+、SCO、CP水平的分析以及和健康对照组结果的对比之下,其水平值均低于健康组的水平值。并且其中SCO水平与肝型以及假性硬化型之间明显水平更低,即P

  • 标签: 血清铜生化 肝豆状核变性 铜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10检测在白癜风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60例,按疾病进展情况,分为稳定组(30例),进展组(30例),选择同期正常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0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展组血清白介素-10含量显明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组血清白介素-10含量显明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浓度可显明下降,可作为评估白癜风活动度的指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白癜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白介素-10检测 白癜风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哮喘血清异性过敏原检测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接受血清过敏原检测,经检测后比较阳性率。结果:检查后,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达84.0%高于对照组 1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儿童哮喘血清异性过敏原检测及临床价值高,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儿童哮喘 血清异性过敏原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偏头痛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多巴胺表达水平的研究探究临床意义。

  • 标签: 偏头痛 多巴胺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中,探究血清分离胶应用效果及在生化指标方面评价。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20年7月,结束时间:2022年5月,参考对象从以上阶段内抽取,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对象检查后发现,均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总例数为88。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将普通玻璃采血管为对照组提供,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健康体检者44例,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临床检验后,关于TP、CK、AST、Ca2+指标,实验组VS对照组,较低,P<0.05;GLu比较,实验组高,P<0.05。结论:临床检验时,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效果明显。

  • 标签: 生化指标 血清分离胶 临床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特异性发挥作用的靶向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或异常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发育过程中关键的效应分子,涉及细胞增殖、成熟、分化、凋亡和迁移,为BCR通路的关键激酶,抑制其活性可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目前已研发上市的BTK抑制剂包括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阿卡替尼等。为了进一步优化BTK抑制剂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根据目前国内BTK抑制剂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权威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BTK抑制剂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国专家共识。

  • 标签: 血液肿瘤 B淋巴细胞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蛋白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I/R损伤组(I/R组)和三氧预处理组(Ozone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常规喂养,Ozone组给予腹腔注射80 mg/L三氧水(剂量为0.01 mL/g)预处理,Sham组和I/R组分别输注等体积0.9%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注射5 d。之后I/R组与Ozone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I/R模型,Sham组只分离不结扎动脉。缺血2 h后,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再灌注24 h后,测定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麻醉大鼠取脑组织,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大鼠的脑梗死情况,计算脑梗死体积占比;另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测定脑缺血半暗带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和离子型谷氨酸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亚基GluA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的NDS评分、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占比均明显升高〔NDS评分(分):2.63±0.52比0,mNSS评分(分):9.63±1.19比1.13±0.64,脑梗死体积占比:(41.25±2.93)%比0%,均P<0.05〕,脑缺血半暗带区mGluR5和GluA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mGluR5蛋白(mGluR5/β-actin):0.44±0.14比1.00±0.10,GluA2蛋白(GluA2/β-actin):0.23±0.08比1.00±0.25,均P<0.05;与I/R组相比,Ozone组大鼠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占比均明显降低〔mNSS评分(分):7.00±1.20比9.63±1.19,脑梗死体积占比:(27.23±6.21)%比(41.25±2.93)%,均P<0.05〕,脑缺血半暗带区mGluR5和GluA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mGluR5蛋白(mGluR5/β-actin):0.81±0.10比0.44±0.14,GluA2蛋白(GluA2/β-actin):0.76±0.13比0.23±0.08,均P<0.05。结论三氧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脑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脑缺血半暗带区GluR5和GluA2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 标签: 三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氨酸
  • 简介:摘要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靠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抗NMDAR脑炎动物模型进行综述,探讨每种模型的优点及局限性,以期为抗NMDAR脑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适合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疾病模型,动物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方案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治疗的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90例,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30天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数据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门冬氨酸钾镁 美托洛尔
  • 作者: 田文1 赵红宾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12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8月12卷22期
  • 机构:1.邢台市襄都区北大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检验科 河北邢台 054001 2.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邢台市第一医院)骨科 河北邢台 05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在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对其展开疾病诊断工作,特别是疾病治疗期间,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时间在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选取该阶段进入我院展开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50名。并选取该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病人作为参照组。最后对这两组研究人员的热情深化指标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病人当中,他们的血清指标的各项指标内容水平数值都表现为研究组病人的数值比较高,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病人,也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工作,对他们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大的影响,不仅能够将病人的骨折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还可以按照检测的结果,优化其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血清生化指标 检验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增殖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清,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AFP、CEA水平及细胞增殖分子[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Dickkopf同源物1(DKK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集研究组患者肝癌病灶、癌旁病灶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增殖分子[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斯钙素2 (STC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6(SIRT6)、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EphB4]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AFP、CEA水平与细胞增殖分子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AFP、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血清GPC3、GP73、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肝癌病灶中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病灶(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分子GPC3、GP73、DKK1、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的表达量与血清AFP、CEA水平呈正相关(r=0.537、0.432、0.383、0.364、0.614、0.571、0.538、0.676,r=0.439、0.496、0.553、0.468、0.472、0.647、0.391、0.627,P均<0.05),SOD水平与AFP、CEA水平呈负相关(r=-0.319、-0.408,P均<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AFP、CEA水平与细胞增殖分子GPC3、GP73、DKK1、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可通过监测患者血清中AFP、CEA水平来判断肝癌的发生、进展程度及评估疗效。

  • 标签: 肝癌 增殖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40例CD患者(CD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铅、锰、铜、锌、铁、镁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比较CD活动期与缓解期、C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240例CD患者中,男性166例,女性74例;年龄(30.46 ± 10.43)岁(9 ~ 69岁),体质量指数为(19.51 ± 2.88) kg/m2。CD组女性发生血清微量元素异常的比例更高(56.76%比40.96%,P = 0.023)。活动期CD患者血铜水平[(1000.60 ± 185.19) μg/L比(820.79 ± 128.32) μg/L,P<0.05]、铜锌比值(172.63 ± 44.83比136.34±26.87,P<0.05)比缓解期更高,血铁水平更低[(409.75 ± 73.28) mg/L比(471.18 ± 56.71) mg/L,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组患者出现血清微量元素异常的比例更高(45.83%比30.00%,P = 0.04),血铁水平更低[(434.32 ± 73.49) mg/L比(469.69 ± 52.02) mg/L,P<0.05],血铜水平更高[(928.68 ± 186.70) μg/L比(796.26 ± 104.75) μg/L,P<0.05],铜锌比值更高(158.12 ± 42.51比131.45 ± 22.90,P<0.05)。结论部分CD患者存在血清微量元素异常,女性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异常发生率更高。CD患者的血铜水平和铜锌比值较高,而血铁水平较低,可能与疾病的炎症活动有关。

  • 标签: 克罗恩病 微量元素 血清 差异
  • 简介:摘要分析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发现患者烧伤后血清ICAM-1和VCAM-1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人群,严重烧伤患者血清ICAM-1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显著相关,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水平与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相关性,可用于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并指导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烧伤患者 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预后 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为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在育龄期健康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功能减退(DOR)及卵巢早衰(POF)女性中的水平分布及诊断价值。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9年1至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育龄期女性患者按不同临床表征分为PCOS组133例、DOR组120例、POF组13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女性1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的血清AM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与睾酮(T)值,使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比较分析。PCOS组、DOR组、POF组和对照组的血清AMH水平以M(Q1,Q3)表示分别为9.10(6.67,11.49)ng/ml、0.11(0.05,0.29)ng/ml、0.03(0.02,0.06)ng/ml和2.99(1.57,4.98)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础内分泌水平包括E2、FSH、LH和T也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DOR、POF、PCOS组的AMH和LH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COS组的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OR组的E2、LH和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F组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H、AMH+LH联合指标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5和0.922,敏感度分别为82.7%和85.0%,特异度分别为88.0%和88.8%;诊断DOR的AUC分别为0.861和0.971,敏感度分别为89.0%和92.5%,特异度分别为63.0%和92.0%;诊断POF的AUC分别为0.950和0.998,敏感度分别为98.3%和99.2%,特异度分别为75.9%和97.0%。AMH、AMH+LH联合指标鉴别诊断DOR和POF的AUC分别为0.768和0.937,敏感度分别为70.3%和95.5%,特异度分别为73.9%和80.8%。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疾病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儿童和青少年血清锌、铜、硒浓度和铜/锌比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治的166例近视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组,其中110例男孩,56例女孩,年龄(13.78±4.21)岁]以及150例同期视力正常的儿童与青少年[对照组,其中87例男孩,63例女孩,年龄(12.37±4.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定其血清锌、铜、硒水平并据此计算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铜/锌比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近视儿童与青少年的血清锌、硒水平较对照组降低[(0.83±0.27)mg/L比(1.06±0.32)mg/L,(41.05±9.07)µg/L比(47.19±8.36)µg/L],铜/锌比值较对照组增高[(1.18±0.32)比(0.98±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血清铜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及青少年血清微量元素间不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近视儿童与青少年血清抗氧化微量元素锌、硒水平降低,铜/锌比值增高,这提示儿童与青少年的近视进程可能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 标签: 近视 微量元素 铜/锌比值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LAG-3表达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间在伊犁州各大医院就诊的新疆汉族、哈萨克族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病例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外周静脉血检测,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 sLAG-3 含量,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LAG-3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检验,病例组患者胃癌血清中sLAG-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LAG-3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梅毒检验中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ELISA、TPPA以及TRUST等不同血清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ELISA法、TPPA法检验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TRUST法(p0.05)。结论:相比于TRUST,ELISA以及TPPA检验方法的敏感度更高,可作为梅毒检验首选。

  • 标签: 梅毒 TRUST TPPA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血清PCT检验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收治的4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细分为中重度感染组和普通感染组,各21例;选取同期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体检者为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清PCT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PCT水平(32.51±2.5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两组患者PCT水平比较,中重度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52.47±11.25)ng/ml显著更高(P<0.05)。结论:血清PCT检验可以有效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进行判断,并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进行鉴别,血清PCT水平越高说明患者感染程度越严重,基于检验结果,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血清PCT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 感染程度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