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超滤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膜分离技术,依靠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在此技术中,小分子能够通过特定孔径的膜而大分子被截留,实现物质有效分离。此种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制造、染料生产和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工程中,通过选择适合的微孔膜孔径,超滤技术能够用于纯化或浓缩具有3至100 kDa分子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核酸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超滤技术在蛋白分离纯化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蛋白质 分离纯化 超滤技术
  • 简介:通过紫外差谱方法研究金属Fe离子不同形态与不同类别血清白蛋白分子的别构效应,并比较分析分子作用机理.考察氧介导条件对Fe离子不同形态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别构效应的影响,建立定量模型方程.结果表明,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体系中存在Fe(Ⅱ)-HSA/BSA~Fe(Ⅲ)-HSA/BSA的动态平衡,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是别构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导致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别构效应迥异,呈现形态显著性差异.氧介导及无氧条件下的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机理不同.无氧条件下,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得到结合反应体系的速率常数k及自由能变ΔG≠.

  • 标签: Fe(Ⅱ) Fe(Ⅲ) 别构效应 荷质传递 动力学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相关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例,依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实证组17例与虚证组1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蛋白提取与分离,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其相关蛋白,并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虚证患者的血清电泳检测出(1408±14)个蛋白位点,实证患者血清电泳检测出(1407±12)个蛋白位点,且焦磷酸酶1、犯醌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热休克蛋白90β在虚证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实证患者。结论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对胃癌患者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临床中医治疗具有确切价值。

  • 标签: 胃癌 中医证型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简介:通过比较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脑脊液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并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以寻找肿瘤特异脑脊液蛋白.以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2DE分离总蛋白,凝胶经银染显后,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得到肿瘤患者脑脊液蛋白点924个,正常脑组织蛋白点607个,匹配512个,匹配率分别为55.4%和84.3%,去冗余后发现,有35个蛋白点只在脑肿瘤患者脑脊液图谱中出现.肿瘤患者脑脊液和正常对照脑脊液双向电泳图谱有明显差别,但是本实验尚未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所以未找出肿瘤特异蛋白.

  • 标签: 脑肿瘤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脑脊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即空白对照组、大豆分离蛋白低、高剂量组(0.24、0.48g/kg)、混合蛋白粉低、高剂量组(0.05、0.15g/kg)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观察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通过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PFC)检测体液免疫功能;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 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均有一定调节作用,可增强小鼠免疫能力。

  • 标签: 保健食品 免疫 脾淋巴细胞增殖 NK细胞 吞噬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对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给予泼尼松、卡托普利、潘生丁、肌苷、黄芪、抗生素等;观察组61例,在开始治疗即给予LMWHH(速碧林)0.4mL/4100IUAXa(WHO单位),静滴,每日2次,连用2周,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24h尿蛋白排泄的变化,同时监测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l周和治疗第2周的24h尿蛋白排泄减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第1周的24h尿蛋白排泄减低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第2周(P<0.01);结论在开始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即应用LMWH,能快速有效地减低尿蛋白排泄,其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治疗 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 观察 对照组 低分子量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靶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基因模块。方法将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hsa-miRNA-3131、hsa-miRNA-4516、hsa-miRNA-6501-5p、hsa-miRNA-10b-5p、hsa-miRNA-4683)的靶基因定位到STRING在线数据库(https://string-db.org),筛选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v3.6.0软件对PPI网络可视化,通过NetworkAnalyzer插件得到拓扑属性值度和拓扑属性值介数,筛选PPI网络的中心节点(度和介数均最高的节点)。同时,采用CytoHubba插件中的最大团中心(MCC)分析方法来确定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通过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PPI网络的基因模块。将基因模块所包含的蛋白名称在线提交KOBAS v3.0数据库(http://kobas.cbi.pku.edu.cn/),对MCODE插件筛选出的基因模块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靶基因的PPI网络由1 035个节点和4 346个边组成。泛素蛋白A-52残基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的度(101)和介数(0.010 723 89)均最高,为PPI网络的中心节点。经MCC分析,UBA52为PPI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从PPI网络中选择排名前5的基因模块,5个基因模块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高度富集的基因通路分别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剪接体、内吞作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囊泡转运。结论成功建立了燃煤污染型氟暴露人群血浆中差异表达的5个miRNA靶基因的PPI网络,筛选出UBA52基因和5个基因模块主要通路。

  • 标签: 微小RNA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KEGG
  • 简介:研究采用聚醚红外光谱中1350cm^-1和1377cm^-1处的吸光度之比测定聚醚的分子。该方法适刚于测定起始剂或封端剂中含有甲基的聚醚的分子,重复性好,简便快速,对于聚醚合成条件的研究及其生产过程控制非常有用。

  • 标签: 红外光谱法 分子量 聚醚 测定 生产过程控制 合成条件
  • 简介:静电会使有些润滑油的倾点降低,为了研究静电对润滑油倾点的静电降凝程度和油品分子的关系,本文在实验室选取了不同分子的各类润滑油,测试了其过滤前后的倾点,研究发现,同种工艺得到的润滑油,分子越小,静电对其倾点的影响越大,分子越大,静电对其倾点的影响越小,甚至对其不能产生影响。

  • 标签: 倾点 分子量 静电降凝 影响
  • 简介:研究表明:普通肝素对醛固酮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因为血管紧张素过度表达能将其调整正常,醛固酮减少的损害在临床上不明显,然而一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受限,肝素的运用有可能导致明显的血钾升高。普通肝素能诱导糖尿病患者及同时运用ACEI的轻到中度肾衰竭的患者出现高血钾已有报道。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高血钾 透析患者 肾素-血管紧张素 普通肝素 醛固酮合成
  • 简介:每年全世界生产聚合物2×108t,大部分聚合物都面临降解问题.保护聚合物使其不降解的方法有多种,向聚合物添加稳定剂仍然是提高聚合物寿命及性能最方便和有效的途径.在本文中,包括一般的、单体的、聚合的稳定剂(抗氧剂及光稳定剂)的具有最佳分子的一系列有效的稳定剂是采用异氰化、控制异氰化、氢甲基硅烷化、环氧加成、稳定的官能团的常量反应(macroreaction)及单体稳定剂聚合的方法合成的.这些新稳定剂的结构及功效已用红外、核磁共振、磁谱、紫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鉴定.对稳定剂合成的开发也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稳定剂制备 抗氧剂 受阻胺光稳定剂 异氰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聚乙烯材料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使用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超高分子聚乙烯从分子结构来看与普通聚乙烯材料相同,但是分子却是非常高的,所以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抗冲击性、耐腐蚀性、耐低温,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性、吸收冲击性能、无毒无害等,由于其综合性能较好所以被广泛的使用在石油化工产业、医疗行业、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并且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 石油化工企业 应用
  • 简介:摘要: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采用双引发剂体系(叔丁基过氧化氢-硫酸亚铁铵与偶氮引发剂)制备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聚丙烯酰胺产品分子的影响。

  • 标签: 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反应条件
  • 简介:胶质瘤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探讨人胶质瘤细胞SWO-38两亚株(SWOZ1和SWOZ2)异质性的蛋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WO-38及其两亚株中鼠双微粒体基因-2(Murinedoubleminute-2,MDM2)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两亚株中MDM2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WO-38及其两亚株中均能检测到MDM2的表达,在其免疫共沉淀物中,Mr37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在SWOZ2中比在SWOZ1中明显深染。结论:人胶质瘤细胞SWO-38的两亚株,在MDM2传导通路中于Mr约37000处的某蛋白表达不同,而此差异蛋白可能与胶质瘤异质性的产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异质性 MDM2
  • 简介: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伊朗在有历史记载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已种植,因此被认为是苜蓿的起源中心。如今,苜蓿是世界土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种植面积达八千万英亩。苜蓿营养成分齐全而均衡,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量高,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同时它还可以控制土壤侵蚀,改善水的质量,保护生态平衡,而且为后续作物提供大量的氮,因而事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苜蓿的粗蛋白含量高,品质好是优于其它牧草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就苜蓿蛋白的特征和近年来关于影响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因素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粗蛋白含量 紫花苜蓿 蛋白质 豆科牧草 种植面积 饲料作物
  • 简介:目的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蛋白的营养价值。方法选用100只清洁级刚断乳(出生后20-23d)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组、普通乳粉组、酪蛋白乳粉组、牛乳铁蛋白乳粉组、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d,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情况,试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蛋白功效比和校正蛋白功效比,对氨基酸评分。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雄性动物组总体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雄性和其他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动物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和其他对照组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的蛋白功效和其他组相比并无较大区别,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与普通乳粉一样。

  • 标签: 重组人乳铁蛋白 重组 人乳铁蛋白 乳粉 蛋白质 功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尽管胰腺癌影像学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早期患者往往缺乏临床症状而没有进行影像学检查。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9-9在胰腺癌的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尤其对于早期胰腺癌诊断价值不大,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个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迅猛发展,蛋白组学应运而生。本文应用SELDI—TOF—MS技术探测胰腺癌患者血清蛋白组学的变化,以期发现特异的蛋白类肿瘤标志物,从而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血清蛋白质组学 早期胰腺癌 诊断水平 指纹谱 分子生物学技术 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