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磁场共振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2例听神经瘤患者,22例中有2例微小听神经瘤,MRI表现病侧第Ⅶ、Ⅷ神经束局部结节状等或稍低信号。注射Gd-DTPA后瘤体呈小结节状均匀强化。20例为大的听神经瘤,T1WI呈稍低或稍低、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高混杂信号,患侧第Ⅶ、Ⅷ神经束比对侧增粗,与肿瘤无明确分界,两者信号变化一致,注射Gd—DTPA后肿瘤呈明显不均匀性、均匀性或环状强化。结果本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MRI是诊断听神经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应作为听神经瘤的术前的首检查方法。

  • 标签: 听神经瘤 磁共振成像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6期
  • 机构:人类是习惯性动物,喜欢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新研究发现,习惯的养成不仅受到“寻求利益”的动机驱使,而且还受到“代价考量”制约;与“代价与利益”两大要因关联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发育成熟,最终导致习惯的养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56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服用拉米夫定100mg,1次/d.3年后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给予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停用拉米夫定,改为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2个月后,患者四肢麻木症状明显好转.

  • 标签: 拉米夫定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早期抢救中,哪种静中心脉通路更为合适,更为便捷。方法选取了48名重症神经外科发病早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需要进行静脉通路给药治疗及液体复苏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中心静脉置管,一种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另一种为经肘正中静脉穿刺PICC置管,分别对其回血率进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在GCS评分为9-12分之间的神经科患者中,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回血率较经肘正中静脉PICC低。结论神经科危重患者早期的治疗中,由于经肘正中静脉穿刺(PICC),GCS评分在9-12分的患者,中心静脉回血率高,容易造成堵管等风险。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则相对回血率低。故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更为合适。

  • 标签: 神经科患者 重症 PICC 中心静脉
  • 简介:统计神经外科常见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产生的原因,从法医学角度探讨临床医师如何规避此类风险。方法:对2009年-2014年涉及神经外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涉及医院级别较高,其中三级医院87家﹑二级医院16家﹑一级医院4家﹑专科医院1家;过错种类较多。结论:神经外科规避医疗纠纷应着重加强告知义务的履行及术后严密观察。

  • 标签: 神经外科 医疗过错鉴定 侵权责任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的患者具有易昏迷、自理性差、并发症多和病情重等特点,在医院的治疗工作当中常作为护理的重点,但是医院护理资源有限。怎样实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呢?就要求神经外科始终把安全护理工作放在第一位。笔者结合在神经外科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着重分析进行安全护理的原因、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等三个方面,秉承注重实效的研究态度,运用深入浅出的阐述手段来讲解安全护理的方法,希望能对神经外科安全护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探讨 神经外科 安全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在应用适量金霉素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涂在眼部后,对预防眼睑水肿、结膜红肿等眼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全麻手术患者90例,其中术中仰卧位手术26例,采用金霉素眼膏结合手术薄膜粘贴保护双眼,观察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有84例术后待全麻恢复后即意识清醒,有6例术后处于昏睡状态,其中84例清醒患者中,76例患者眼睛完全无任何不适感,有8例患者眼睛轻微异物感,2天后即恢复。其中6例昏睡患者在意识不清期间,密切观察眼睛有无流泪、充血、水肿等症状,意识清醒后眼睛无不适感。结论全麻患者术后使用护眼贴能更有效保护双眼,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全麻手术 术后眼部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良性10例,恶性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腹膜后;肿瘤呈完全实性5例,完全囊性8例,囊实性3例。恶性病变较大而不规则。平扫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16例强化均不规则。3例周围组织可见侵犯,1例可见椎体转移。结论:腹膜后间隙发生、有明显囊变、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渐进性强化应考虑神经鞘瘤,CT检查对本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方法对300例符合重症护理条件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方法得当、记录明确详尽,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次数、感染程度等,从而总结出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总共有41例次院内感染。感染的部位多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以及上呼吸道这三个部位,诱发感染的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可知,女性、合并疾病、住院时间超过30天,住院期间没有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合并疾病、住院时间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相关,要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合理运用广谱抗生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是关键。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6-02
  • 简介:品驰脑起搏器的最新刺激模式——变频刺激,由清华大学和品驰医疗研发团队提出,并申请专利,转化为临床医学成果。变频模式将有效改善患者的冻结步态症状,有望帮助到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2015年11月14日,北京脑科学研究论坛暨北京神经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

  • 标签: 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会议中心 刺激模式 脑科学研究 帕金森病 脑起搏器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发病率有个特点就是与年龄成正比关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而且老年人免疫机体不佳、新陈代谢慢,患带状疱疹后更容易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剧烈的疼痛使病人难以忍受,彻夜不眠,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给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宣教至关重要。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护理
  • 简介:为了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算法,提高网络神经算法的速率并提高其稳定性,就现有BP算法所存在的收敛速度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弊病,我们将进一步通过一般改进算法解决在神经网络结构优化过程中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依据遗传算法的特征,进一步在经过改进的压缩映射遗传的基础上提出了BP神经网络优化方案。泛函分析中压缩映射原理的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困扰人们的BP神经网络算法所固有的缺点,显著地提高了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解决了BP神经在运行的过程中和网络连接权值初值的取值紧密相连的缺点。经过大量的计算我们得到如下数据:经过优化改进后,训练时间节约了8.3%,训练步数降低了近17.4%。经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经过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分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进BP算法 BP神经网络 压缩映射 优化 适应性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自动搜索和光谱匹配技术的训练样本纯化的BP网络分类方法。利用影像的空间信息在图像局部范围内自动搜索和选择最佳样区位置,再用光谱匹配对寻找到的最佳样区在光谱空间上进一步纯化。从空间和光谱两个角度对样区进行了纯化,使得训练样本更适合遥感图像分类的要求,最后利用BP网络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证明,原始遥感图像经过样区纯化算法处理后,目视判读效果和数值分析都表明提高了分类精度。

  • 标签: 局部搜索 光谱匹配 训练样本 BP分类 样区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的神经衰弱患者50例,常规护理一周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优质护理前与优质护理后进行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进行优质护理后,患者心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优质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衰弱 精神障碍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87-02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63例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安全的隐患,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针对神经内科患者所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有效地防范对策,可以显著的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预防安全隐患发生的关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