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运用多硅胶引流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共108例,均需开展泌尿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传统的橡胶引流管,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多硅胶引流管。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治疗时间以及拔管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24h 引流量远多于对照组,且引流管滞留时间远远比对照组短,在拔管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中感到轻度疼痛的例数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采用多硅胶引流管能够取得良好的引流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泌尿外科手术 多槽硅胶引流管 传统橡胶引流管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电解操控设备作为一类新型设备,科技型较强,是一类新型的设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铝电解智能控制设备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对内部软件的合理应用,来控制不同的功能。铝电是电解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解阳升降和打壳来完成,当电解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标签: 槽控机 安全保护 自动控制
  • 简介:摘要电解操控设备作为一类新型设备,科技型较强,是一类新型的设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铝电解智能控制设备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对内部软件的合理应用,来控制不同的功能。铝电是电解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解阳升降和打壳来完成,当电解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标签: 电解槽 槽控机 安全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电解控机安全保护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安全保护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隐患等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安全保护系统能够集成多种安全保护措施,如电气保护、化学品安全防护、紧急停机与事故处理等,提高系统的综合防护能力。在未来,安全保护系统将与智能制造技术紧密结合,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因此,本文将对电解控机的安全保护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槽控机 安全保护 自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齿槽骨缺损后畸牙齿移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纳米银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骨缺损后牙齿移动模型,通过对牙齿移动距离进行测量,制成组织学切片,分析破骨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各个时间点,对比实验观察侧和参照侧破骨细胞计数水平差异均衡性明显(P>0.05)。结论:在骨修复位置移动压,该牙周组织改建规律和正常健康骨相同,说明纳米银羟基磷灰石修复后牙骨组织能支持后畸牙齿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拔牙后牙嵴缺损(alveolar ridge defect,ARD)可影响剩余牙齿的正畸移动。自体骨移植已被证明是嵴重建的有效方法。然而,用于固定自体骨块的固位钉需要通过二次手术移除,可增加患者的不适。本文报道1例28岁女性患者,在拔除右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后,拔牙位点愈合后存在严重的ARD。对本病例通过游离龈移植术增宽角化龈后,进行自体皮质骨片移植并联合脱蛋白牛骨骨粉和可吸收胶原膜进行嵴增量,重建患区软硬组织,术中采用改良的无固位钉的皮质骨片固定技术。术后2周开始正畸加力移动牙齿。术后36个月,正畸治疗结束,患者右上后牙区周软硬组织较术前改善显著,患者自觉美学和功能均较满意。改良的无固位钉的皮质骨片固定技术有效增加了患者的嵴骨量,使正畸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 标签:
  • 作者: 李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03
  • 出处:《航空军医》2022年7期
  • 机构:福州市第六医院口腔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学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4例口腔种植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人数相等,分别给予传统口腔种植、拔牙位点保存口腔种植,对患者种植后美学效果以及美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高度、骨宽度、骨密度、骨美学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高度、骨宽度、骨密度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骨美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32/32),对照组为81.3%(26/32),统计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适度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够提升口腔种植美学效果以及美学效果。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牙槽美学 种植效果
  • 作者: 张薇 安维康 洪涛 刘利鹏 郑亚飞 马楚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用数字化方法探讨分析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和骨厚度的相关性,为上颌前牙区美学修复及种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5至10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行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共纳入57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25.8±4.5)岁。采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口内扫描,并拍摄锥形束CT,利用种植导板软件进行口内扫描数据和锥形束CT数据的拟合配准,测量并记录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唇侧龈缘下2 mm处牙龈厚度以及牙槽嵴顶下2、4 mm处牙龈厚度及骨厚度。结果57例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龈缘下2 mm处牙龈厚度分别为(1.42±0.21)、(1.19±0.17)和(1.23±0.20)mm(F=12.47,P<0.001);男性上颌前牙龈缘下2 mm和牙槽嵴顶下4 mm处牙龈厚度[分别为(1.31±0.21)和(0.67±0.22)mm]分别显著大于女性相应测量项目[分别为(1.26±0.22)和(0.58±0.19)mm](t=2.01和3.97,P<0.05);上颌前牙唇侧牙槽嵴顶下2、4 mm处牙龈厚度与骨厚度均呈正相关(r=0.387和0.344,P均<0.05)。结论上颌中切牙牙龈厚度大于侧切牙和尖牙;男性牙龈厚度大于女性;上颌前牙唇侧牙槽嵴顶下2、4 mm处牙龈厚度与骨厚度呈正相关,即牙龈越厚,骨也越厚。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成像,三维 美学,牙科 牙龈 牙槽骨质丢失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鼻骨塑形矫治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后长期鼻外形美观与对称性的影响。方法:84例患儿按改良式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其中,经过术前鼻骨塑形矫治42例,未经术前鼻骨塑形矫治42例。均采用术后4~5a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而后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经过术前鼻骨塑形矫治和未经术前鼻骨塑形矫治患儿,术后4~5a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分别为66.62±14.25和66.31±15.08,两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术前应用鼻骨塑形矫治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畸形,而未对单侧唇裂鼻畸形形成的解剖学机制进行有效干预,手术后良好的鼻外形无法长期维持。

  • 标签: 鼻畸形 鼻牙槽骨塑形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 简介:目的观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突裂植骨术后,阻生前牙牵引助萌效果,并分析其成败原因。方法选取2002-2012年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连市口腔医院诊治的8例二期植骨成功的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突裂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0.5±2.6)岁。均有尖牙或侧切牙阻萌,其中侧切牙阻萌2例、尖牙阻萌6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列排齐整平并开大阻生前牙间隙后与外科配合进行闭合式牵引助萌,同时进行矫治结果分析。结果6例牵引成功,平均疗程(22.5±4.5)个月,牵引时间(从手术开窗到牙齿破龈)平均(6.5±3.5)个月;牵引到位的牙齿与邻邻接关系良好,争关系稳定,但与对侧正常萌出前牙相比,牙龈形态略不同。其余2例(1例阻生侧切牙、1例阻生尖牙)牵引失败。结论对于唇腭裂伴嵴裂植骨术后出现前牙阻萌患者,应在矫治中及时进行牵引助萌。植骨时间、成功率、阻生尖牙萌出角度及与邻牙关系、助萌手术对阻生牙影响等均直接关系到牵引助萌的成败。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牙槽突裂植骨 阻生前牙 牵引助萌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做全口义齿制取个别托盘的更简便、更经济实用的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人嵴丰满初戴全口义齿的患者48例,年龄60~70岁,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用印模膏、藻酸盐印模材和无合托盘取一次印模,取初模型,再用取一次印模的印模膏托盘做个别托盘取终模型,做全口义齿;对照组常规印模膏、藻酸盐印模材和无合托盘取一次印模,取初模型,自凝树脂做个别托盘取终模型,做全口义齿。分析两组戴7、14 d满意度和咀嚼效率。结果两组戴7 d咀嚼满意度、舒适满意度、咀嚼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0,P=0.036;χ2=4.057,P=0.044;t=2.046,P=0.046),而固位、语言、外观、坚固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14 d,两组各项满意度、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印模膏与自凝树脂做全口义齿的个别托盘在满意度、咀嚼效率方面差异在戴早期有临床意义。嵴丰满初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可以用印模膏代替自凝树脂做个别托盘取终印模。

  • 标签: 印模 个别托盘 全口义齿 自凝树脂 初模型 终模型 满意度 咀嚼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在窝位点保护中成骨效应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对9只1岁大耳白家兔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奇偶数将其分成对照组(1号、2号、3号)、胶原蛋白膜组(4号、5号、6号)、明胶海绵组(7号、8号、9号)3个组别。拔出3组家兔下颌右侧切牙,对照组直接缝合,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分别于窝内填充适宜尺寸的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后缝合。术后8w处死。观察家兔拔牙窝恢复状况、窝相对骨密度、窝成骨效应。结果术后8w时,三组家兔拔牙窝均未见红肿或填塞材料外露,对照组1只兔子见局部轻微凹陷;对照组相对骨密度略低于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兔骨小梁成熟度偏低,窝多以脂肪组织填充;胶原蛋白膜组出现明显纤维性成骨现象,窝内见粗大骨小梁,且数量较多。明胶海绵组有新生骨形成,成骨细胞呈网格状,骨小梁粗大,成熟度较高。结论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均可用于窝位点保护,改善成骨效应。

  • 标签: 牙槽窝 位点保护 成骨效应
  • 简介:多数有关嵴牵引的病例报告报道了上、下颌骨垂直牵引,也有少数报告报道了嵴水平和斜向牵引。本文报道l例次全上颌嵴萎缩向前方牵引10mm,同时垂直向牵引5mm,随后植入9个种植体。此患者为55岁的健康女性,患者主诉全部上颌牙齿松动,除了左侧上颌第二磨牙,上颌11颗患有进行性边缘性牙周炎,无法保留而拔除。拔牙后3个月,远离上颌窦在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间行水平截骨术,在其远中行垂直截骨术。确认骨完全移动后,用小型钛钉固定牵引器,并用树脂水门汀粘附在硬腭上。l周后,上颌嵴开始向前下方牵引,每日2次,每次0.25mm,连续牵引25日结束。牵引完成后行CT检查显示上颌嵴处于种植的最佳位置。4个月后植入9个种植体。所有种植体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并形成骨结合。但是。2个前牙种植体因戴过渡性可摘局部义齿而松动被拔除。种植体植入后16个月无严重边缘性骨吸收。说明垂直、水平和斜向嵴牵引可广泛应用于增高萎缩的嵴。

  • 标签: 前下方牵引种植术 次全上颌牙槽嵴萎缩 牙槽嵴牵引 种植体植入
  • 简介:唇腭裂(cleftlippalate,CLP)患者经过一系列手术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错【合】畸形,据统计,唇腭裂患者恒牙期时的错【合】畸形发生率为97%,需要正畸治疗。随着人们对唇腭裂先天畸形认识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唇腭裂患者的治疗由单一的手术治疗转为序列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婴幼儿期颌骨的术前矫形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它有利于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段的对位、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矫形治疗 婴幼儿期 术前 唇腭裂序列治疗 牙槽骨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切牙区骨高度、厚度、骨开窗及骨开裂等根周骨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46例,其中青少年组26例,年龄(12.9±1.2)岁;成人组20例,年龄(22.3±3.2)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的CBCT三维影像数据,独立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右侧上下颌切牙区骨高度及厚度特征,卡方检验两组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结果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唇舌(腭)侧骨附着高度低于青少年患者(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釉牙骨质界下2mm处及根尖部骨厚度薄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骨面积少于青少年组(P<0.05)。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切牙区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2.50%;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3.37%和14.90%;成人组切牙区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χ^2骨开窗=6.794,P骨开窗=0.009;χ^2骨开裂=16.030,P骨开裂<0.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根周骨量少于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患者。

  • 标签: 骨性Ⅱ类 高角 年龄组 骨开窗 骨开裂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引导骨再生术联合骨劈开及嵴扩张术应用于上颌前牙狭窄患者的治疗中,探讨其治疗方案的疗效体现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9.1月-2020.1月期间,择本院42例已确诊上颌前牙狭窄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经同意后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修复满意度及术前、术后唇腭平均宽度、骨高度与骨量等一系列数据作为此次研究的价值体现,简列数据并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修复效果较参照组显优且患者满意度显高,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分析,其术前、术后唇腭平均宽度、骨高度与骨量等一系列数据均明显增加,较参照组各数据,检验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引导骨再生术联合骨劈开及嵴扩张术应用在上颌前牙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修复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行性,此项治疗方案操作对患者自身损伤性相对较少,同时降低其痛苦不适感且患者易接受,与此同时,还可显著增加其骨量、强化修复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整体修复满意度,可提倡推广,建议将此项治疗方案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引导骨再生术 骨劈开 牙槽嵴扩张术 上颌前牙狭窄 应用效果 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采用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oss)的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2月-2021年2月自本院骨缺损患者150例展开研究,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bio-gide结合bio-oss修复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1.今天上课,老师讲狂犬病。坐我旁边的同学“嗷”的一声,然后咬了我一口。当时我们都愣了几秒,他见我没反应,又喊了一句:“被狗咬了你怎么没反应啊?!”

  • 标签: 狂犬病 反应 上课 老师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