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腔吻合术的手术要点及吻合口的改进。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9年12月,24例慢性患者行吻合口改进后手术,总结分析鼻腔吻合术吻合口的改进。结果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结传统吻合口阻塞而易失败,改进后的吻合口的不会塌陷阻塞,术后复发率极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造孔术与传统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12月58例(61眼)慢性患者随机分为鼻内镜下治疗组33眼和对照组28眼。治疗组采用经鼻内镜下鼻腔造孔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吻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内镜组治愈率90.91%,对照组89.28%,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腔造孔术具有操作简便,面部不留疤痕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泪囊造孔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泪道探通术对新生儿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并讨论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患有泪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泪道加压冲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泪道探通术作为治疗方案;治疗后采用相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痊愈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痊愈人数为28(56.00%),而实验组患儿痊愈人数为46(92.00%),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痊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试验结束后均采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并痊愈。结论采用泪道探通术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同时其治疗方式温和,不会对新生儿泪道造成损伤,是治疗的有效方案;配合早期正确挤压按摩区进行护理,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泪囊炎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岁以内的新生儿采取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术后,有效眼部护理对临床恢复的作用。方法对200例(236只眼)一岁以内新生儿患者实施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眼部护理,随访3—6个月,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200例(236只眼)均治愈,235只眼完全治愈,成功率99.36%;1例(1眼)术后2.5月再次出现与术前相同症状,经医师检查为复发,再次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术后完全治愈。结论采取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一岁以内的新生儿术后给予有效眼部护理,可明确提高手术治愈成功率。

  • 标签: 泪道探通 泪道置管 新生儿泪囊炎 有效眼部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联合应用内光导纤维引导,电刀、丝裂霉素C、耳脑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造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98例(106眼)在鼻内镜下联合应用眼光导纤维、电刀、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耳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造1:2术(不置管),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12个月有效率分别是94.59%、89.19%。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的训练,术后定期护理随访,进行有效泪道冲洗及鼻腔冲洗清理,保证了造孔口的通畅。是提高鼻内窥镜下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慢性的护理方法。观察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术前和术后精心观察及护理,78例(82眼)患者中治愈63眼、好转17眼、无效2眼.结论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疗效好、痛苦小、恢复快,围术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达到预期手术目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 慢性泪囊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后连线型硅胶管植入联合泪道注药综合治疗对慢性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泪道探通术后连线型硅胶管植入联合泪道内注药的综合治疗慢性30例34眼效果。结果对30例34眼术后6~18个月内进行随访,其中治愈23眼,好转7眼,无效4眼,有效率88.23%。结论泪道探通术后连线型硅胶管植入术联合泪道注药治疗慢性操作简捷,效果良好,并发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阻塞 硅胶管植入 泪道注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糜蛋白酶冲洗泪道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治疗慢性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151只眼)和对照组(66例,121只眼),治疗组采用泪道探通后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液冲洗后泪道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对照组泪道探通术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液冲洗。结果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治疗组治愈108只眼,有效40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99%;对照组治愈87只眼,有效30只眼,无效4只眼,总有效率97%。1年随访(其中治疗组有20只眼失访,对照组有8只眼失访)治疗组治愈93只眼,好转28只眼,无效9只眼,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治愈58只眼,好转41只眼,无效24只眼,总有效率为88%。结论泪道探通后糜蛋白酶冲洗联合注入透明质酸钠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糜蛋白酶 透明质酸钠 泪道阻塞 泪囊炎 泪道探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婴幼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0例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泪道探通术治疗+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次1滴,每日4次;对照组: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次1滴,每日4次,配合区按摩治疗。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治疗期间,应用泪道探通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婴幼儿泪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下鼻腔吻合术和传统手术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劣。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78例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内窥镜手术组则采用内窥镜下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慢性治疗效果;溢症状消失时间、泪道通畅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鼻出血、肿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窥镜手术组慢性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内窥镜手术组溢症状消失时间、泪道通畅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内窥镜手术组生活质量QOL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内窥镜手术组鼻出血、肿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内窥镜下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传统泪囊手术 临床疗效 优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内镜下鼻腔造孔术与传统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鼻腔吻合术,实验组患者则实施鼻内镜下鼻腔造孔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造孔术相对于传统鼻腔吻合术来讲,其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腔泪囊造孔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腔吻合手术,吻合方式对慢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7月~2011年6月接受传统或改良组患者126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与传统术式早期及远期效果。结果经随访,传统手术方式效果明确。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吻合方式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分析32例32眼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资料。结果32例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患者15例骨孔过小(占46.87%)、6例完全未切开(占18.75%)、5例血凝块机化物阻塞和残余筛骨纸板阻塞(占15.62%)、6例原因不明(占18.75%)。结论术前判断形态、术中减少损伤、准确造骨孔、准确切开、清洁术腔可有效减少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几率。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100例(即100眼)慢性患者进行鼻腔吻合术,观察其主要临床效果;结果以上患者均接受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上的内容,其中10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0例,占比重为80.00%,好转的患者有20例,其占比重的20.00%,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随访过程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满足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 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2013年2月—2017年5月慢性患者193例(204眼),采用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术后6个月拔除人工鼻泪管,拔管后观察溢及泪道冲洗情况,随访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术中185例(195眼)慢性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人工鼻泪管植入术,8例(9眼)无法探通泪道,未植入人工鼻泪管。术后3例(3眼)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发生人工鼻泪管脱落,21例患者术后不同时期内人工鼻泪管再次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随访期间,138例(144眼)患者泪道无溢症状,泪道冲洗通畅(占73.84%);5例(7眼)患者有溢症状,泪道冲洗部分返流(占0.51%);39例(41眼)患者有溢症状,泪道冲洗不通畅(占21.02%)。结论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治疗慢性的有效方法,失败原因可能与术后持续炎症、阻塞部位严重程度、置管时间过长、未定期冲洗泪道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人工鼻泪管 溢泪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