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电力企业电气倒闸操作的实际情况,从电气运行的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弱、技术水平偏低、习惯性违章作业以及新组织体系下协同不到位等方面分析了电气误操作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电气运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专项技能培训,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落实“两票三制”,打击违章操作行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完善新组织体系下“监”、“操”横向协同管理等防止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具体措施。

  • 标签: 电气 误操作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 要:电气倒闸操作是化工企业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如果操作人员在切换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组停机、断路并导致停电,危及设备人员和电网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电气倒闸操作及误操作进行认真分析,提高电力安全性。

  • 标签: 电气倒闸 操作 误操作 分析
  • 简介:利乐威无菌包的外观与众不同,同样也乐趣多多。它不仅具备利乐包装的各种功能。而且开创了新的可能性。与其它立式袋类包装相比。它更牢固、更安全、更持久、这种价格不高的包装能为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 标签: 利乐包装 立式 菌包
  • 简介:成人Still病(adult-onsetStill′sdisease,AOSD)是一种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AOSD累及神经系统的概率非常低,据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约有8%的AOSD患者可累及神经系统[1]。

  • 标签: 成人STILL病 无菌性脑膜脑炎 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体会。无菌检查试验是确保大输液安全的重要环节,能有效防止细菌感染。无菌检查应该包括外观检查、生长培养试验和内毒素试验,以全面评估输液的无菌性。无菌检查试验的方法应该标准化,操作员应具备正确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及时记录和报告无菌检查试验结果,对于异常结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本研究对提高大输液无菌检查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大输液 无菌检查试验 细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在无菌检查常规冲洗液(0.1%蛋白胨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消除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抑菌性。通过微生物回收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进行毒性确认,并使用2种疫苗样品筛选硫代硫酸钠冲洗液最适浓度,最后通过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适用性实验确认最适浓度的有效性。结果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在0.05~0.80 mol/L范围内对所测试微生物无毒性,0.10 mol/L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可作为含汞化物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用冲洗液。硫代硫酸钠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冲洗液用量,缩短检查时间。结论通过在常规冲洗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成功改良了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

  • 标签: 硫代硫酸钠 无菌检查 冲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炎(CNO)的临床特点并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风湿科确诊的18例CNO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儿中男12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9(5,11)岁,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为2(1,6)个月,随访时间17(8,34)个月。14例患儿发热起病,14例骨痛和(或)关节痛;17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14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2例抗核抗体阳性,1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影像学提示18例骨骼受累病灶均为对称性、多病灶性,受累骨为8(6,11)个,较常受累部位为18例胫骨和17例股骨。14例患儿进行骨活检,病理表现均为急或慢性骨髓炎症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发现骨病变为18例,同位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病变为13例。18例患儿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0例联合糖皮质激素,9例联合使用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病药物,8例联合使用阿伦磷酸盐,6例联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随访6个月,13例患儿达到儿童CNO疾病活动度评分70%及以上改善。结论CNO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或不伴有骨痛和(或)关节痛,伴外周血白细胞正常,CRP和(或)ESR升高,全身骨扫描联合MRI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部位的骨髓炎,提高CNO的诊断率。

  • 标签: 儿童 慢性无菌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活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成立QC小组,确立“杜绝无菌物品过期”为活动课题。首先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对目前门诊各诊室的无菌物品过期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造成无菌物品过期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杜绝了门诊各病室的无菌物品过期。结论有利于开展QC活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值得推广。

  • 标签: QC活动 杜绝 无菌物品过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总结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特征表现。结果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检查表现不同的骨损害征象,单侧发病29例,占63.04%;双侧17例,占36.96%。共63处股骨头受累及,其中Ⅰ期33个,占52.38%,主要表现为星芒征消失;Ⅱ期16个,占25.40%,主要表现为骨硬化及股骨头内部出现囊状透亮区;Ⅲ期10个,占15.87%,以“新月征”为主要特征表现;Ⅳ期4例,占6.35%,股骨头碎裂,关节面塌陷,呈蕈伞样畸形。结论CT检查可清晰直观的反映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对其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螺旋CT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的管理体会,主要包括加强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环境管理,无菌物品分类上架前的检查,摆放储存发放的管理及定期的监测制度和人员管理,认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管理,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存放区 无菌物品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无菌间用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消毒和对无菌间空气消毒所需的最佳时间.[方法]采用人工染菌载体定量试验、人工染菌空气消毒试验和自然菌空气消毒试验.[结果]用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对玻璃表面的大肠杆菌照射2min或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照射20min,平均杀灭率>99.9%;对空气消毒时,以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照射30min后,自然菌减少90%以上,对空气人工染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平均杀灭率>99.9%,达到消毒合格标准.[结论]对物体表面消毒,如只需杀灭细菌繁殖体,以70uw/cm2强度的紫外线直接照射2min以上即可;如需杀灭细菌芽胞或目标微生物不详及需杀灭多种病毒、细菌,则需照射20min以上,对无菌间空气消毒以30~60min为宜.

  • 标签: 无菌 紫外线 消毒 实验
  • 简介:【摘 要】无菌药品主要是当前的法定药品标准中,设置无菌检查项目的原料药与制剂。无菌制药企业生产的这种药品属于高风险型产品,在进行生产时必须保持极高的无菌保障水平,如果药品遭受污染,质量产生变动,进入药品市场后将造成程度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结合无菌制药企业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技术,明确质量管理问题,积极实施改进工作。

  • 标签: 无菌制药企业 质量管理现状 改进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行无菌手术治疗并发生术中感染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无菌手术术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10例患者因管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引起术中感染,13例患者因手术室空气质量不合格引起术中感染,5例患者因物品管理不当引起术中感染,8例患者因无菌观念不强引起术中感染,9例患者因侵入性操作引起术中感染。结论及时探讨导致无菌手术术中感染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防治是减少无菌手术术中感染现象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无菌手术 术中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做好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减少无菌物品的再次污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加强对供应室无菌物品储藏室环境的管理、无茵物品的管理、供应室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完善供应室各项制度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来提高管理质量。结果供应室无茵物品的管理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无菌物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严格规范供应室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提高无菌物品供应质量的的关键。

  • 标签: 供应室 无菌物品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无菌物品。方法实施弹性排班、改进工作方法、责任到人。结果临床科室满意,领导满意,无菌物品按时返回给临床各科。结论工作是人在做,方法需要及时改进。

  • 标签: 无菌物品 供应服务 改进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