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会感到好笑。只有看电视,哪有听电视的呢?其实,听电视者确有之,且自能从中得其乐,不信?我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瞽者的难处吗?当一个东奔西跑努力工作的健全人突然变成了瞎子,眼前一片漆黑,路不能走,事不能做,其苦恼和烦闷,你能体会得到吗?——我正亲身体验着。而且将永远体验下去,因为我患了"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双目失明。盲人也自有其说,"眼不见心不烦",也能省去一些烦恼;盲人也自有其道,"眼瞎耳灵",以灵敏的耳朵,替代失明的眼睛,也不失为无法中的办法。还说电视,常人看电视,我

  • 标签: 双目失明 眼瞎 视网膜色素变性 外婆家 村前 高山峻岭
  • 简介:飙水岩瀑布老家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天然瀑布。冬春时节,水量不大,水质清澈,远远望去,好似一道精致的银帘,笔直地挂在黝黑的悬崖上。而到了夏天,几场大雨后,这银帘就变成了粗壮的金流,汹涌澎湃、慷慨激昂,即便在距离瀑布几公里之外的地方,也能听到它隆隆的声音在山谷回荡,犹如千马齐嘶、万鼓齐擂,令人很是震撼。或优雅或激昂的瀑布,不仅展示了大山特有的壮美水势,也给坚硬的峭壁增添了一抹柔情,为云岭大地的靓丽增加了可圈可点之笔。

  • 标签: 散文 瀑布 激昂 壮美
  • 简介:屋顶上的歌者挖地的时候,曹送与刘武兵发生了争执:刘武兵在两家地界的田埂上多挖了一锄。死神就对刘武兵一家人说:“你们死吧。”当天夜里,刘武兵一家六口就在睡梦中,全死在了曹送青汪汪的锄刀下面。刘武兵的爹,七十多岁,独自住在厢房里,死后的形态是这样的:双膝跪在地上,双手着地,立着的身子上有血,头颅却被砍飞在了屋角。公安同志分析,死者临死前曾有过哀求。死神带走刘武兵一家之后,

  • 标签: 散文 刘武 歌者
  • 简介:时值深秋。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木里的高山深谷之间,我忍不住想要说一说那段采访行程给我留下的深刻感动。抵达俄亚的那天,我们首先来到村里的小学。挎着相机,"衣着突出"的我们,引得孩子们频频注目。但我刚举起相机,就被一位穿红衣的中年男子制止了,实际上从我进校门时他就跟着我,满脸"休想对学校做不利报道"的表情。我盖上镜头对他说,我只是想起了童年,那时候我也如同这些孩子,在简陋的操场上活跃,把拳头大的塑料皮球当篮球玩得欢畅不已……

  • 标签: 上镜头 高山深谷 木里 红衣 水洛河 告诉我
  • 简介:一我们曾经站在党旗前攥紧拳头;我们曾经在血雨腥风中实践着誓言。镰刀与斧头的旗帜,鲜红鲜红的背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她是太阳,普照了中国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从此,中国人便勇敢地站起来。从趴在地上到站起来为真理而战,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更重要的是斗志和无畏。

  • 标签: 党旗 散文 中国人 苦难
  • 简介:  雪拥王村  这是一个传说中的村庄,抑或是我理想中一个久远的部落.走近它,走近神秘湘西腹地的它时,我有着热切的躁动.……

  • 标签: 散文题
  • 简介:前几天接到堂叔电话,说是前段时问刮台风,老家的老房子经受不住,有一面墙坍塌了,得回来处理。接完电话,只得跟单位请了几天假,回村里看看。说实话,自从到了城里生活,回老家的次数也变得少了,一年也只回去几趟,除了探亲访友,老祖屋也只是顺带着看一眼,只要它还健在,心里也并不多在意,只是这老房子也只能像一个孤独的老人一样独自在这里守候,等候着每一次亲人的归来。

  • 标签: 房子 散文 电话
  • 简介:写了十几年,目的地总是若隐若现。我至此可以相信,我肯定不是早熟的天才。天才在我这个年龄已经写出了一生的奠基之作.但我却还在写作伊始就产生的困惑里绕圈子。承认这一点需要勇气,因为好比釜底抽薪,既然那伟大的自我被否定,接下来的生活就势必被打上普通人的标签。其实仔细回味,这标签一直就被贴在额头上,只因未被看见。所以就假定它并不存在。

  • 标签: 散文 小说 奠基之作 目的地 普通人
  • 简介:  (一)妈妈,我要成为你的另一棵树  王志文  六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  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一步地往医院走去.那时,我对于父亲而言已经有了一点分量.父亲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我说,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说着,我就要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

  • 标签: 散文阅读 阅读训练
  • 简介:山雄泉香我华夏神州也是多山之地,这山多的数都数不尽,而且许多是令人神往的名山雄峰,所谓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所谓归来不看山的五岳……有的山势雄健,有的云霓缭绕,有的密林幽深,有的梵音悠长……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绝妙.

  • 标签: 散文题
  • 简介:<正>一颗星幼年的时候,在夏夜的清风明月里,仰躺在挂满各色果子的树木底下,遥望群星璀璨的银河,想牛郎织女的故事,对那浩瀚深邃的天宇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即使在寒冷的冬夜,半夜从热烘烘的被窝里出来小便,也不忘看一眼天河,梦想着能摘一颗眨眼的星星,揣在怀里温暖我幼小的心灵。

  • 标签: 冬夜 伤痕累累 滴水之恩 除夕之夜 外星生命 群星璀璨
  • 简介:挖地窖平白无故的空地上挖出一个地窖,只要一猫腰钻进去,就让满世界的人找不到你。在胶南,我的一些时光是这样度过的:坐在地窖里的木墩子上喝一杯茶,在罩子灯下读点书,从钢筋水泥结构的城堡暂且逃离,从上至下,接接这一丈深的地气,享受到一种独特的寂静。尽管地窖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无非是些瓶瓶罐罐、葡萄酒和旧书刊,还有我随手放置的一些东西,有随手在墙上写的字,某人的电话号码。在地窖中央的木柱子

  • 标签: 地窖 果穗 储藏室 葡萄酒 地鼠 鼠类
  • 简介:1990年代以来,“大散文”成为一个颇为热络的语词。何谓大散文?如何理解大散文的“大”?显然,仅仅注重长度和铺排不是大散文。本真意义上的大散文,应该富于内在的风骨、精神、穿透力,具备壮美、崇高、峻拔、傲岸的气象与质地,能够彰显创作主体的现代人格,思想启迪与审美冲击并重。“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话指涉的正是一种大散文特质:“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

  • 标签: “大散文” 《潮州韩文公庙碑》 90年代以来 现代人格 创作主体 “大”
  • 简介:海拉尔圣诞节一直以来,每年年尾圣诞节将要到来之时,迎合这个节日那位圣诞老人带着不曾改变的经典的西方式笑容和各式缤纷包裹传递无限暖意,把圣诞节浓厚气氛充盈在大街小巷。然而,对我来说,圣诞节却依然是陌生的,我固执地以为这是西方节日,与我们传统春节相比意义截然不同。

  • 标签: 散文 西方节日 圣诞节 圣诞老人 海拉尔
  • 简介:散文写到现在,理论上本来很明晰的一些看法,似乎越来越扯不清了,其中包括散文中的叙述问题。关于散文中的叙述,第一个问题是散文中叙述的成分占多大比例才最好;第二个问题是散文中的叙述,是不是只要顺着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写就可以了。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古城文峰映落日一个星期日的午后,受两位爱好摄影朋友之邀登西宁大南山采风。站在山顶时,看见通红着圆脸的夕阳,已给远处静静矗立的文峰塔和山坡里那些树梢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美感,有一丝温暖,一点诗意。

  • 标签: 散文 文峰塔 夕阳 诗意
  • 简介:小友小友的解释极简单:年纪小的朋友。十几年前画家韩美林刚刚出道,携一画夹到我所供职的一家文艺报刊作画,美林放出话来:凡动物者,均可点名画之。众人其时不信,如当场命题一般,有的要马、要猴。有的索骆驼、雄鸡、熊猫,一大群文人兴

  • 标签: 文艺报刊 散文 儿童文学创作 名片 张承志 骆驼
  • 简介:夫妻相我的同学柴春雨和杨丽丽很有夫妻相。都是老夫老妻了,面容相像谈不上,但行事方式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娘生的兄妹都不可能这么相像。念书时,我和杨丽丽是同桌,杨丽丽家是黑城农场的,黑城农场的大人都是国家职工,说的是普通话,杨丽丽自然也说普通话。我念初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学校老师会说普通话的没有几个,我到现在不会说普通话,我觉得是老师给我把普通话没有教好,不是我没有学好。在一个培训班上,

  • 标签: 记事散文 高台记事
  • 简介:大雁之塔我很小的时候就曾经与一帮小伙伴凑了钱,登上大雁塔扶栏雀跃,几乎整个西安城都收入眼底了,往东看是韩森寨高高的烟囱和传说的韩信坟,往北看是灰蒙蒙的城墙和钟楼的金顶。往西看是稀疏的楼宇和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往南看一条山脊像横卧的巨蟒,不动声色地携着万千感慨在向前游动.往下看更是别样风情了,慈恩寺被一院压着一院的陋屋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众生依偎着取经归来的高僧。

  • 标签: 散文 大雁塔 慈恩寺 韩信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