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建立以人二倍体细胞KMB17为培养基质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细胞工厂工艺。方法分别使用细胞工厂和细胞培养瓶,以含体积分数5%和10%牛血清的培养基将KMB17细胞培养至单层后计数,并按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接种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初步确定细胞工厂工艺最适MOI和病毒收获时间。在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对两种生产工艺制备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热稳定性试验及其他相关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在细胞工厂中获得了生长状态良好的KMB17细胞,经洗涤后,在MOI为0.020时,培养7~9 d后可获得滴度较高的病毒收获液,经过滤、冻干,成品病毒滴度较稳定,其他质量指标经检测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结论初步建立了细胞工厂制备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 标签: 腮腺炎疫苗 细胞工厂 KMB17细胞
  • 简介:牛布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流产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消灭病畜、保护健康畜定期预防免疫。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用于预防羊、猪和牛布氏菌病。免疫期,羊为36个月;牛为24个月,猪为12个月。口服接种,也可肌肉注射。该疫苗使用方便、免疫期限长、免疫效果好,因而被广泛使用。笔者曾遇到一例牛注射布氏菌病活疫苗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

  • 标签: 布氏菌病 过敏反应 活疫苗 诊疗报告 预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部位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临床适宜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对照调查法对不同部位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在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发生率及接种人员操作方便性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腿前外侧接种法在接种局部红肿硬结、出血、淤血情况、区域淋巴结肿大、受种儿童异常哭闹情况方面优上臂三角肌接种法(P<0.05);接种人员认为大腿前外侧接种法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操作方便,安全性较高,受种儿童家长配合方便(P<0.05)。结论大腿前外侧接种法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大腿前外侧接种法 接种安全性 临床适宜性
  • 简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可以引起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此病主要发生于6~15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常为4%-30%和50%-90%。此外,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也可以导致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等。

  • 标签: 猪圆环病毒2型 三类新兽药 灭活疫苗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H株 断奶仔猪
  • 简介:摘要: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影响家禽业的重要疾病,为了控制其传播,饲养者通常使用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然而,疫苗接种也可能引发副反应。本文探讨了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的常见副反应,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帮助养殖户和兽医更好地管理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接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应急接种医疗保障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某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市民1000名,采集时间2021年12月1日/2022年1月30日(开始/结束),观察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000名市民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0.3%。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较为安全,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增加应急接种医疗保障措施,可进一步确保接种市民的安全。

  • 标签: 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8日-2021年12月31日52142例新冠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者接种后24小时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接种后24小时内有患者出现恶心、发热、注射部位肿痛、头晕等,其中恶心患者601例,占比为1.15%;恶心伴呕吐7例,占比0.01%;发热患者630例,占比为1.21%;注射部位肿痛178例,占比为0.34%;头晕212例,占比为0.41%;口唇发麻30例,占比为0.06%;胸闷、心悸26例,占比0.05%;腹泻7例,占比0.01%;注射侧上肢皮疹5例,占比0.01%;无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轻症较多,如恶心、发热、注射部位肿痛、头晕等,多数接种者以发热、恶心为主,但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此应根据不同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及治疗方案,以此消除不良反应。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不良反应 恶心 发热 注射部位肿痛。
  • 简介:摘要:为了构建新城病毒(NDV)HN基因与人Survivin反义核酸共表达质粒。试验以前期克隆NDV HN基因为基础,将pMD18-HN通过BamHⅠ和NotⅠ酶切后,与重组质粒pcDNA3.1-Survivin ASODN通过T4连接酶连接,然后利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正确地构建了pcDNA3.1-Survivin ASODN\HN共表达质粒。该共表达质粒的构建有助于HN质粒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

  • 标签: 新城疫病毒 人Survivin反义核酸 重组 共表达质粒
  • 简介: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又称鸭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Hendrickson和Hilbert1932年首次报道纽约长岛的北京鸭发生本病,并把该病原命名为鸭斐佛氏菌(Pfeifferellaallatipestifer);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巴氏杆菌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 疫苗 接触性传染病
  • 简介:仔猪大肠杆菌病病原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该菌致病力主要由粘附素性菌毛和肠毒素两类毒力因子构成,主要危害1周龄内的仔猪。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用分别带有K88、K99、987P纤毛抗原的大肠埃希菌,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将培养物

  • 标签: 三价灭活疫苗 仔猪大肠杆菌 单位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毒种的传代遗传稳定性,确保毒种能在传代过程中稳定遗传。方法将建立的主种子批传代扩增制备新的工作种子批,用于规模化生产各血清型原液。原液传代至疫苗代次后第6代(P6)。对各血清型工作种子批、2批原液及P6,按照企业自建标准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通则规定的鉴别试验、病毒滴度测定、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因子检查及遗传稳定性研究等方法进行检定。提取样品总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定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注释。分析传代过程中病毒滴度的变化及各血清型VP7、NSP4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批、原液及P6的支原体、无菌和外源因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各血清型工作种子批和P6病毒滴度在6.4~8.1 lg荧光转化灶/ml,原液病毒滴度在7.8~9.0 lg荧光转化灶/ml。G1—G4、G8血清型各样品VP7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G9血清型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各血清型样品NSP4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9.8%,且氨基酸突变位点均不在NSP4肠毒素活性区。结论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生产用毒种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传代稳定性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大规模紧急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疫苗接种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在紧急使用中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种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采集519 543人次接种信息,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0.21%)、头痛(0.14%)、发热(0.06%)、咳嗽(0.05%)、食欲不振(0.05%)为主要表现;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0.24%)、接种部位肿胀(0.05%)为主要表现。结论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紧急使用后,一般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紧急使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国2015—2020年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质量属性检测数据,评价其质量可控性和工艺稳定性。方法根据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2015、2020年版)规定的方法对634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热稳定性、抗生素残留量、渗透压以及pH进行检测,应用Minitab和GraphPad数据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分析、方差分析和箱线图分析。结果2015—2020年634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每毫升5.5~7.0 lg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ous does, CCID50),热稳定性试验病毒滴度均不低于5.5 lgCCID50/ml、滴度下降不大于1.0 lg CCID50/ml、抗生素残留量、渗透压以及pH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及企业内控标准范围内。结论2015—2020年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产品有较好的质量可控性,生产工艺稳定。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方差分析 箱线分析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人群和小鼠血清对变异株(Delta株和Beta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方法各取20份人群常规两剂基础免疫血清、三剂加强免疫血清和两剂小鼠免疫血清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3株病毒,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分析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固定剂量病毒的中和活性,计算血清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评估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水平。结果人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大于95%;基础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09、41和15,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7倍和7.3倍;加强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46、190和86,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3倍和5.2倍。小鼠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 037、862和408,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4倍和5.0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人群和小鼠血清均可对Delta和Beta变异株产生一定水平的中和保护,且人群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和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变异株 交叉中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与无菌灌装。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 -2017年 9月制作的 300支麻疹风疹疫苗,按照制作疫苗的过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无菌操作、灌装进行麻疹风疹疫苗的制作,研究组采用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制作。对两组疫苗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研究组疫苗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无菌操作与无菌灌装操作,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疫苗的制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与健康,应当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 标签: 麻疹风疹 减毒活疫苗 结肠癌 无菌操作 无菌灌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种的6860例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小儿,对小儿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护理。结果接收的6860例小儿中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有65例,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以全身性反应为主,并未出现其他特殊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预防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因人而异,与疫苗的运输、储存、接种人员的操作等有着密切联系,加强接种前、中、后的护理,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时会发生的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种的500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且统计受种者发生副反应的情况,并给予积极处理。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有120例受种者发生了副反应,占受种儿童总数的2.40%。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以及精神类反应,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和处理。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灭活疫苗 副反应 处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阳江市连续2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vaccine,MV)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09年3月对全市8月龄至14岁儿童和2010年9月对4岁以下儿童MV强化免疫报表数据、现场评估和2008年麻疹疫情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9—2010年MV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8.25%,调查接种率为98.05%,均>95%,达到预期目的。2009—2011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04/10万、0.04/10万、0/10万。结论阳江市经过连续2年MV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显著,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零。

  • 标签: 麻疹疫苗 免疫接种 加强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与无菌灌装。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制作的300支麻疹风疹疫苗,按照制作疫苗的过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无菌操作、灌装进行麻疹风疹疫苗的制作,研究组采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制作。对两组疫苗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疫苗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无菌操作与无菌灌装操作,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疫苗的制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与健康,应当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 标签: 麻疹风疹 减毒活疫苗 结肠癌 无菌操作 无菌灌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7月1日在门诊接种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的4658例接种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查询疫苗出入库系统等方式监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接种1剂次接种者1740例,报告一般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0.057%,经查为服用后正常排毒。接种2剂次1530例接种者与完成3剂次全程接种者1388例接种者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后安全性高,接种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用于低年龄段的人群接种,婴幼儿接种无轮状感染的症状。

  • 标签: 轮状病毒 减毒活疫苗 Vero细胞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