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建立了没有掺杂Tio2和单掺杂的Tio2模型,通过几何优化,分析了掺杂Tio2模型的稳定性,通过计算自旋电子数分析不同模型的磁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加以验证,讨论了稀土元素掺杂tio2对其结构和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e和Nd掺杂的tio2使其具有反磁性,Ce中掺杂tio2对能带结构影响小,吸收光谱移动不明显。TiO2掺杂在pr中,则使pr在红外光区出现吸收峰。

  • 标签: 稀土元素 Tio2 光电材料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和旋涂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了5%(摩尔分数)Er3+掺杂的Yb2Ti2O7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的相结构和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仪检测了薄膜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结果表明:Ep+掺杂的Yb2Ti2O7薄膜为单一面心立方Yb2Ti2O7相结构,薄膜表面较光滑平整,颗粒尺寸约为80nm.976nm半导体激光器(LD)激发Er3+掺杂的Yb2Ti2O7薄膜获得了较强的绿色、红色和红外上转换发光,分别对应于Er3+的2H11/2/4S3/2→4I15/2、4F9/2→4I15/2和4S3/2→4I13/2跃迁.Er3+掺杂Yb2Ti2O7薄膜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Er3+掺杂Yb2Ti2O7薄膜和粉末的上转换发光光谱还出现了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变化.

  • 标签: Er3+掺杂Yb2Ti2O7 薄膜 溶胶-凝胶法 上转换发光
  • 简介:用微波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单掺Lu2O3,Li^+与Er^3+共掺Lu2O3及Li^+,Zn^2+,Mg^2+掺杂Lu2O3∶Er^3+的荧光粉。实验表明金属离子Li^+、Zn^2+、Mg^2+、Er^3+掺杂Lu2O3,不影响Lu2O3的立方晶相。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表明,Li^+掺杂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的分散性和形貌,Li^+,Zn^2+,Mg^2+共掺杂获得的粉体颗粒分布更加均匀,粒径范围为80~100nm。379nm激发下,Li^+与Er^3+共掺样品发光较单掺Er^3+样品在565nm处的发光增强了4.5倍,而Li^+、Zn^2+、Mg^2+与Er^3+共掺样品较其发光增强5.3倍。980nm激发下,Li^+与Er^3+共掺样品,Li^+、Zn^2+、Mg^2+与Er^3+共掺样品的发光分别比单掺Er^3+样品在565nm处发光增强23倍与39倍,在662nm处发光强度分别增强20倍与43倍。379nm激发下,较单掺Er3+的样品,掺杂Li^+的样品和Li^+,Zn^2+,Mg^2+和Er^3+共掺的样品荧光寿命均有所增加,而Zn^2+、Er^3+共掺及Mg^2+、Er^3+共掺样品的荧光寿命则有所缩短。

  • 标签: 微波高温固相法 Li^+ Zn^2+ Mg^2+掺杂Lu2O3∶Er^3+荧光粉 发光强度 上转换发光 荧光寿命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稀土元素钕作为掺杂元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钕掺杂的Li4Ti5O12分级介孔微米球,讨论了钕的掺杂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共沉淀法制备了Nd3+掺杂Li4Ti5O12的分级介孔微米球。其中,样品Li3.88Ti5Nd0.04O12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在5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68.2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为157.3 mA h g-1。在10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57.4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为146.2 mA h g-1。

  • 标签:
  • 简介:测量了ZnO-TiO2-Bi2O3-CuO-Co2O3,ZnO-TiO2-Bi2O3-CuO-Cr2O3,ZnO-TiO2-Bi2O3-CuO-MnO2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的正电子寿命谱及其电性能参数。研究了MnO2、Co2O3和Cr2O3掺杂对ZnO-TiO2-Bi2O3-CuO压敏陶瓷电子密度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ZnO-TiO2-Bi2O3-CuO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最高,其压敏电压最低;ZnO-TiO2-Bi2O3-CuO-MnO2压敏陶瓷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比前者高;ZnO-TiO2-Bi2O3-CuO-Co2O3压敏陶瓷基体(晶粒内)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较高;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较低,其压敏电压VT和非线性系数ɑ最高,漏电流IL最小。

  • 标签: ZnO基压敏电阻 金属氧化物掺杂 缺陷 电子密度 电性能
  • 简介:介绍了在废水中有毒有机化合物氧化降解的电化学过程的开发。研究了在水溶液中掺杂铋的二氧化铅电酚阳极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在酚的氧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物是1,4-苯醌,马来酸和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Bi^3+和Pb^2+通过阳极氧化反应在Ti/IrO2-Ta2O5基体上制备了多种Bi2O5-PbO2沉积电极同配方电极,为了增加铋的溶解度,在水溶液中含有高氯酸。为了研究高氯酸根离子的影响,从硝酸铅水溶液中制备

  • 标签: 废水处理 铋搀杂 电化学降解 二氧化铅电极
  • 简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具有WC+β(β为钴基粘结相)两相结构的WC-11Co-0.71Cr3C2-0.06RE(RE为含La、Ce、Pr、Nd的混合稀土)硬质合金烧结体表面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合金中的La、Ce、Pr、Nd通过定向迁移与烧结炉内气氛中的S、O等杂质元素结合,在合金烧结体表面形成RE2S3(主)和RE2O2S(少量)弥散相。从合金中Cr3C2的热力学稳定性、Cr在Co中的溶解度特性以及稀土原子激发等3个方面,对稀土迁移活性的激发机制和稀土原子的定向迁移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

  • 标签: RE2S3 硬质合金 烧结 稀土定向迁移 原子极化 RE2S3
  • 简介:具有上转换功能的纯相Yb3+/Er3+共掺杂β-NaYF4上转换微米管通过水热法在180%下反应24小时得到。为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并提高降解有机物的光催化效率,尝试将Ti02与NaYF4进行复合,形成Ti02/NaYF4复合材料来对Ti02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我们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复合方法,并对其在太阳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水溶液的效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02纳米颗粒紧密复合在NaYF微米管表面的复合材料具有相对其他两种合成方法更佳的催化活性,并且比无复合的纯Ti02纳米颗粒的催化效率提高了两倍。催化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在两相进行复合时,在复合界面形成了异质结,该异质结有利于太阳光的吸收和催化效率的提高。

  • 标签: 上转换微米管 TiO2/NaYF4复合材料 光催化 异质结
  • 简介:为使TiO2能够在可见光下发挥其于紫外激发下的高光催化活性,且易于从处理废水中分离,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2与掺杂稀土离子Er3+的上转换发光剂Er3+:YAlO3结合,再将其负载到球形活性炭(SAC)表面,制备出可见光响应的负载型Er3+:YAlO3/TiO2-SAC光催化剂。通过XRD、EDS、SEM与FSA等手段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晶相、表面结构与元素分布、发光光谱等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制备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Er3+:YAlO3可以作为上转换发光材料,它吸收可见光并发射紫外光进而激发TiO2。700°C煅烧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0197min-1。

  • 标签: 可见光 上转换发光材料 TiO2 活性炭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