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位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随机收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 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对照组 150例给予基本护理服务,优质组 150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的手术位(创口浅、创口深部以及腔隙 /器官)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手术位感染,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基本护理服务 手术部位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本院妇产科患者;疾病均经手术治疗患者 136例资料完整无误,然后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易感因素和防治感染的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 136例妇产科患者中有 20.59%( 28/136)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应用腹腔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位出现感染的几率最低为 17.86%( 5/28),行会阴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位出现感染的几率为 25.00%( 7/28),手术位出现感染几率最高的为经腹子宫及附件手术,感染率为 57.14%( 16/28)。易感因素中年龄过大引发的感染为 28.57%( 8/28),环境因素所致感染为 34.48%( 10/28),置管引发的感染为 37.93%( 11/29)。结论 妇产科疾病患者行手术位出现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易感因素在患者术后对其感染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价,同时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护理,降低感染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部位感染 易感因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手术位的感染是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一种类型,放置补片后感染较难处理。在仔细诊断的基础上,辨别好感染的部位、程度、性质,然后在严格区别具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如果可以满足Ⅰ期的手术缝合的条件,可以Ⅰ期手术缝合或采用生物补片行Ⅰ期的手术修补,均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腹股沟疝 外科伤口感染 诊断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后创口部位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症分期、糖尿病史、创口感染人数、引起创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等临床资料来确定引发患者手术位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13例患者的手术位发生感染情况,其创口的感染率为21.67%,患者手术位发生感染与患者伴有糖尿病、引起感染的细菌类型、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有关。结论当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期,患者的手术创口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感染,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机率,确定引发患者手术位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为患者有目的的进行预防在临床上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结直肠癌 手术部位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在2014年3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240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位感染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显著降低手术位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手术部位感染率
  • 简介:文章介绍了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来源;通过大量的研究实例说明了空气洁净技术的应用与手术位感染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空气洁净技术预防效果的因素。

  • 标签: 空气洁净技术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 手术室
  • 简介:摘要术后手术位感染(SSI)可导致患者不良临床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因此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SS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患者因素,如血糖、吸烟、全身应用类固醇药物、肥胖与营养不良;围术期相关因素,如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过长、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无菌原则、手术相关因素、麻醉管理与操作相关因素、手术室环境因素和术后因素等。笔者通过阅读近年来发表的大量相关文献,针对麻醉医生的工作特点,总结术后SSI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谨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外科伤口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当走路滑倒、碰撞时遭受轻微扭转暴力,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伤后如不能及时手术治疗,长期卧床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严重威胁的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在进行骨科手术时,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使老年人对于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显著降低,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本研究对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老年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时最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位感染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12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位感染率5%,对照组患者手术位感染率11.67%,干预组患者手术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骨科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间50例行妇科手术治疗并发生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和研究组(采用综合干预对策),各2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位感染易感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年龄较大、手术切口、未规范使用抗生素等,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较高,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时间、年龄、手术切口、抗生素应用等是妇产科手术位感染主要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综合护理对策,降低感染率,促进恢复,缓解痛苦,减轻心理负担,调节负面情绪缩。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 易感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妇产科手术期间病患手术位感染的易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论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收治并给予了妇产科手术共计400名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两年时间内,通过统计、收集、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明确易感部位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于本次收治的400名病患中,分别出现手术位感染50名,占比12.5%。其中有25名为经腹子宫及附件手术,占比50%;15名为经会阴手术,占比30%;8名为腹腔镜手术,占比16%;2名为其他手术,占比4%。此外,通过对单因素展开分析,发现感染因素和Ⅱ类、Ⅲ手术切口、手术时长超过两小时、年龄超过50岁、存在恶性病变情况、围手术期未使用符合要求的抗生素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于妇产科手术期间导致病患手术位出现感染的因素诸多,需要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之上,合理给予抗菌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由此尽可能降低临床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 易感因素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案例为骨科手术患者,主要探讨应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位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94例骨科手术患者,以皮肤准备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普通皮肤准备方法,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量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率6.38%,对照组25.53%,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 手术部位感染 皮肤损伤 细菌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手术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将本院在2019年4月-2023年5月接收610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位感染状况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对应患者人数分别为69例、6031例,全面了解患者个人及治疗信息等并以此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防控策略制定。结果: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术前血清蛋白水平、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清洁性均对手术位感染产生影响,P<0.05。结论:年龄、术前血清蛋白水平、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清洁性均可对骨科患者手术位感染率产生影响,对此还需及时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手术部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于探索手术位标识在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规范应用及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近期收治的 280 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均为两组,观察组 140 例,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护理( n=140 ),对照组 140 例,用传统护理模式( n=140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程度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于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手术部位标识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例咽峡炎链球菌致剖宫产手术位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该例剖宫产术后咽峡炎链球菌感染的产妇同时实施药物抗感染和手术治疗,并观察该例产妇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该例产妇进行药物抗感染和手术治疗后,产妇的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明显好转,咽峡炎链球菌感染情况有所改善。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咽峡炎链球菌感染,需及时进行相应药物抗感染和手术治疗,才可使产妇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感染情况得以改善,促使切口愈合。

  • 标签: 咽峡炎链球菌 剖宫产手术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