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往往面临着重度疼痛威胁,口服或注射镇痛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或者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区域麻醉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性价比高。文章对椎管内麻醉、椎旁神经阻滞,同时也对近几年屡见报道的椎板后阻滞、多裂肌平面阻滞、胸腰筋膜间平面(thoraco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 TLIP)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等区域麻醉技术的解剖基础、操作要点、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对它们的操作性、安全性、镇痛效果及发展前景进行比较。

  • 标签: 神经阻滞 腰椎后路手术 超声引导 区域麻醉 疼痛管理
  • 简介:目的:本文分析54例70岁以上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老年病人髋关节手术的硬膜外麻醉治疗。方法:54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老年病人,对心功能的评估,支持和相应的处理,改善心功能.采用硬膜外麻醉,用0.5—0.75%罗哌卡因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10水平,观察硬膜外给药后5、10、20、30分钟BP、HR、SpO2的变化,麻醉效果和麻醉并发。结果:全部病人镇痛良好,肌肉松驰,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无死亡。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老年病人髋关节手术。加强麻醉监测和管理与要特别注意对心功能的支持,维护及合理用药是重要保证。

  • 标签: 高危老年人 硬膜外麻醉 心肌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手术系统化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有明显优化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科围手术期 系统化护理 手术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作为妊娠的常见合并症之一,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严重损害母婴安全。截至目前剖宫产手术是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最常用的分娩方式,而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行剖宫产术对麻醉要求较高。为此,就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针对肺动脉高压定义与病理生理特点,了解肺动脉高压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及回顾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的麻醉管理进展,旨在总结其麻醉管理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妊娠 麻醉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骨折共情护理及家属陪护对麻醉的效果观察。方法手术室利用共情护理的特点对患儿进行访视、照护,且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由家属陪护对照常规手术护理。结果实验组幼儿在麻醉诱导麻醉恢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合作程度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和家属陪护可降低幼儿骨折焦虑,保持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提高麻醉诱导合作程度,有效提高患儿麻醉的安全。

  • 标签: 幼儿 骨折 家属陪护 共情护理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身复合硬膜外麻醉拔管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腹部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45例,两组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维持方法一致。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拔管前5min、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对照组拔管心血管反应强烈,在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DBP、SBP、HR显著高于拔管前5min(P<0.05)和实验组,其中吸痰拔管时最为显著(P<0.05)。实验组仅在吸痰拔管时SBP、HR上升(P<0.05),拔管后5min大致恢复,DBP改变不显著(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出现有着较高的预防作用,值得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麻醉 围拔管期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减轻儿童焦虑水平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的进行手术的患儿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儿童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的儿童实行诱导父母陪同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术前访视(T1)、入手术室(T2)、静脉穿刺诱导(T3)、术后6小时(T4)的焦都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度(70.88±0.8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父母陪同护理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七氟醚吸入麻醉儿童焦虑水平。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 儿童围术期焦虑水平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到我院就诊的15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不同剂量两组患者镇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心血管麻醉应用指标表现不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但高剂量组患者镇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心血管麻醉中,使用适当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对心血管患者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血管 麻醉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应用综合保温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本院102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综合保温措施。结果:入室时,研究组与对照组体温无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1h、麻醉后意识复苏时、转出复苏室时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麻手术 围麻醉期 综合保温措施 寒战 苏醒时间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下肢麻醉手术高龄患者手术开展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本院骨科高龄下肢手术患者共63例,并分为实验A组与实验B组。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验A组患者,综合护理模式则应用于实验B组患者。结果:实验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疗养康复效果均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对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强化患者配合就医的主观意识,侧面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骨科手术患者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手术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手术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手术液体管理策略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是为了优化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液体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正确选用液体类型,合理控制液体量,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综合评估效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程度的关键措施。

  • 标签: 麻醉科围手术期 液体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肺部保护在腹部手术中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本文综合分析了手术麻醉肺部保护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围绕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以及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呼吸治疗等方面的策略。在术前评估和准备阶段,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法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和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手术过程中,应优化麻醉技术和药物治疗方案,减少对肺部功能的不良影响。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呼吸治疗应该积极开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个体化、精准化的肺部保护策略,为腹部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手术麻醉,腹部手术,围术期,肺部保护,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诊疗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过程中,应用2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产妇手术血糖的影响情况,为产妇的手术安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剖腹产手术的患有妊娠糖尿病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2组并予以不同的麻醉方式,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予以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案后,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试验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麻醉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分娩后VAS评分(3.54±1.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56±1.51分),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5/55)显著高于对照组(23.6%,13/55),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临床诊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可稳定患者不同时段的血糖浓度,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麻醉方式 围手术期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麻醉复苏临床观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全身麻醉患者实行麻醉复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苏醒,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Perioperativeperiod)手术室护理及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手术室麻醉患者临床资料251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出现麻醉师与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配合不默契的手术室麻醉患者临床资料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在麻醉术前、麻醉术中以及麻醉术后的具体配合操作.结果实验组通过麻醉师熟练的麻醉技艺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使得麻醉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实验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5.33±2.26)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8.16±2.13)分,实验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及麻醉工作配合非常重要。

  • 标签: 围术期 手术室护理 麻醉工作 配合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