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档案管理的宏观政策环境、管理思维与管理理念、业务范围、工作领域、工作方式与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要求档案管理体制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作出相应的变革。档案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制在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并不断进行着适应变化,同时,构成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目标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人才因素等都会对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档案 管理体制 成就 特点 变化
  • 简介:摘要:林业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林区面临干旱、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导致林木生长受限、病虫害增加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因此,研究并实施适应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林业 气候变化 适应性 策略
  • 简介:摘要:在汽车制造业行业中,BOM作为汽车制造、物流管理、工艺管理、财务结算的数据流,在汽车界被赋予了其关键的角色。同时BOM作为动态业务数据流,对制造企业的信息流和业务流又具有不确定影响的特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BOM的动态管理及有效的过程监控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个人的见解,并逐一加以浅析。

  • 标签: 动态特性 有效版本 最新版本
  • 简介:党中央正式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对统一战线的性质、地位作用、指导思想、主要任务、范围和对象等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条例》从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出发,强调要坚持正确处理一致和多样性关系的工作方针,对于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统一战线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遵循。统一战线是一致和多样的统一体。一致和多样贯穿于统一战线的各个历史时期,

  • 标签: 工作方针 统战工作 指导思想 历史时期 共同思想 出国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方法检测112例SLE甲状腺激素水平,将其与疾病活动度(以SLEDAI评价)、血清白蛋白、补体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以47名健康检查者作对照。结果(1)112例SLE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占52%(58/112),其中合并甲亢2例(1.8),甲减5例(4.4%),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51例(45%)。(2)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尤以SLE肾炎组更明显(P<0.05)。(3)SLE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TT3,TT4,FT3与C3呈正相关(P<0.05)。(4)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SLEDAI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SLEDAI(P<0.05)。TT3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SLE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甲状腺激素 SLE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本文基于汉语历时语料,阐述了“悲”的在汉语表达中的隐喻表征规律。结果发现,“悲”的隐喻表征并非表现为单调的“悲伤是下”或“悲伤是冷”,还存在“悲伤是上”和“悲伤是热”的语言实例。这表明“悲”的隐喻表征富含体验哲学色彩,具备充分的体验内涵。

  • 标签: 历时 情感隐喻 认知溯源
  • 简介:怪异的动物头套、五颜六色的羽毛、废弃的贝壳、夸张的珠宝和彩绳……照片中的人物都伪装在层层叠叠的装饰之下,造型各异,充满了猎奇和荒诞。事实上,这些充满了想象力的造型并不是什么前卫艺术,而是摄影师菲莉斯·葛兰博(PhyllisGalembo)女士这几年一直拍摄的主题—“伪装人”。

  • 标签: 摄影师 伪装 拍摄 三十年 历时 前卫艺术
  • 简介: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问,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本文考察南京方言宕江两摄人声韵在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共时变异,分析宕江两摄入声韵的语音层次,探讨普通话渗透、嵌入南京方言的方式和步骤,讨论南京方言入声韵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

  • 标签: 南京方言 入声韵 共时变异 历时演变
  • 简介:现代简化汉字“愿”有多个来源。表达欲愿义的“愿”,自秦汉时期就常借《说文》训颠顶义的“■”字来使用,后简化为“马”、“驱”等形,有时又类化为“首”、“孩”,同时偶尔也会借用《说文》训大头义的“愿”。唐代中期前多以“驱”为正字。唐开成二年(837)《开成石经》已全改用“愿”,北宋初年“驱”字几乎被“愿”完全取代,因此宋代以后的刻本文献中基本上只用“愿”而不用“驱”。表达谨善义的“愿”,自先秦两汉以来与“■”、“驱”、“愿”等字区分严格,一直是独立使用的汉字,从字义到字形始终有着清晰的界限,明清时期的通俗文献用字中“愿”与“愿”偶有混淆,但在经典文献以及官方用字中判然有别,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将“愿”作为“愿”的简化字使用。这些认识对于文献考订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历时演变 文献考订
  • 简介:杉洋镇地处古田县东部,邻接宁德,其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与以古田县城关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古田县城关话和宁德虎溟话人称代词为对比,全面梳理杉洋话的人称代词系统,分析其语用特点,并讨论了人称代词系统层次叠置的历时涵义。

  • 标签: 古田县杉洋话 人称代词 语用特点 层次叠置 方言混杂
  • 简介:语文设科以来,爱国价值观内涵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激励救亡图存的20世纪前期、树立制度自信的社会主义初期、展现国家自信的改革开放时期。在百年发展历程中,语文课程爱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求详略不一,在语文教材的呈现范围日益广泛,但缺少切实的教学过程指导。这些特点启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要确立总分一致的爱国价值观教育目标,多角度丰富语文教材的爱国观教育内容,多方面增强语文教学中的爱国观教育效果。

  • 标签: 语文课程 爱国价值观教育 历时演变 当代实现
  • 简介:本文对2006年至2010年四川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英语试卷进行了纵向分析,找出其命题规律、共性和发展变化,“难度适中,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四川卷的特色,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对主干知识和语用的考查;同时也指出试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希望能引起命题人员的注意。

  • 标签: 英语 自主命题 历时研究
  • 简介:根据英语写作试题分析框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高中英文课程纲要和考试说明,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大方面七个维度对2008—2017年台湾地区高考英语写作试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台湾地区高考英语写作主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体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且较多采用图表型作文;但在试题设计上存在体裁和形式单一、开放小等问题。对此,台湾高考英语要注意写作主题、体裁和类型的相对平衡;尝试对作文试题进行结构改革,努力提高测评内容的综合和科学;透过测试促进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料输入,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语用能力。

  • 标签: 台湾地区 英语 高考 英语写作 历时分析 启示
  • 简介:以2015-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6个省市的高考化学实验题为研究对象,从试卷结构、呈现方式、学科内容、学科思想、核心素养等维度对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化学实验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养成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实验教学应夯实“双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密切化学学科与科技、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视探究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实验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

  • 标签: 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 特点与启示
  • 简介:文章将词典话语视为语境重构的过程,以Fairclough的话语与社会互动观以及vanDijk的社会认知观为分析视角,对《新英汉词典》不同版本的例证进行历时对比分析,揭示了语言使用和社会共变的事实,反映了词典话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将词典作为话语并置于批评语篇分析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并完善词典批评体系。

  • 标签: 词典话语 《新英汉词典》 例证 历时对比
  • 简介:书面表达题能够有效测评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测评学生综合语言知识的重要题型。以2006—2016年S市中考英语的11套书面表达题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维度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显示,该题型体裁丰富、题材多样,具有较高的真实和开放,但也存在着个别年份提示信息过多及部分试题的交际有待提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命题质量,我们应该注重试题体裁和情景提供形式的多元,落实话题的人文时代,同时以真实为基础,保障试题的交际和合理的开放,从而实现书面表达与学生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生态互动。

  • 标签: 中考 英语 书面表达 内容分析 试题设计 历时研究
  • 简介:通过对1985~1995年福建省前汛期短历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高空、地面历史天气图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福建省前讯期短历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的气候待征。

  • 标签: 前汛期 短历时强降水 影响系统 气候特征
  • 简介:从西藏自治区环保局获悉。《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日前通过西藏自治区审查。该规划提出,在2006年至2020年期间。投入352亿元,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107亿元,实施生态安全屏障重点保护、重点建设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3个方面12项重点工程。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安全屏障 生态 保护与建设 历时 保障体系建设
  • 简介:选取2007—2015年江西省1895个地面气象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别统计分析了20mm≤1h降水量〈30mm、30mm≤1h降水量〈50mm、1h降水量≥50mm、3h降水量≥50mm、6h降水量≥50mm短历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来看,1h降水量≥20mm短历时强降水的日数呈现增多的趋势。2)从季节变化来看,短历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月短历时强降水日数最多,1、2、12月最少;5—8月有超过80%的站点出现短历时强降水天气。3)从日变化来看,短历时强降水易发生在傍晚至上半夜时段,主峰值区出现在17—21时,次峰值出现在08—09时;4)从空间分布来看,不同降水强度的短历时强降水的发生日数均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九江地区的降水日数偏少,抚州、鹰潭地区偏多。

  • 标签: 短历时强降水 量级 时空分布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