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60例,抽取年限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针刺颈椎病穴治疗。结果观察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明显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虽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颈椎病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颈椎病穴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下肢疼痛的患者 24例,在 CT引导下行腰交感神经阻滞及置管术,术后行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治疗,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对下肢疼痛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下肢皮肤温度升高, NRS评分显著降低( p< 0.05),有效率达 83.3%,且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腰交感神经阻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nlowbackpain)的疗效。方法选择盘源性下腰痛患者32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结果患肢术后疼痛、发凉异常感觉有效率93.7%,治愈率75%。结论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盘源性下腰痛的症状。

  • 标签: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盘源性下腰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7例患者采取单腔气管插管,5例采用喉罩麻醉。39例应用乳晕下切口,3例应用腋中线第4肋间切口,半坐位于胸腔镜行T3-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结果42例患者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20.93±3.59)min,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手汗症状消失,发生气胸1例,代偿性多汗5例,均可耐受,无须进一步治疗,无出血、霍纳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单孔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且费用低廉的可行方法,较两孔或三孔法有明显优势,可广泛推行。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手汗症 乳晕下 单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退行性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颈部肌肉功能锻炼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退行性颈椎不稳 交感型颈椎病 护理要点
  • 简介:(一)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患者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费用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备操作简单、经济性等多种优势。

  • 标签: 疝修补术 充填式无张力 平片无张力 腹股沟疝气
  • 简介:中国百年新诗发展一直秉承重视语言本体的创作精神,借助语言形成诗的结构"张力"与审美空间。陈仲义教授的专著《现代诗:语言张力论》吸纳西方"新批评"理论成果而又自我创新,使诗的各种形式、技巧展示与研究均指向了"张力"之美。此书的出版对现代诗的话语研究与诗人创作实践均具理论指导价值。

  • 标签: 张力 现代诗 语言 文学空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经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無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腹股沟疝患者(2015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平片无张力和充填式无张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其两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应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由此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充填式无张力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股沟疝气患者有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月,纳入60名腹股沟疝气患者,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无张力修补术治疗,n=30),另一组为对照组(有张力修补术治疗,n=30),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滨,观察组患者3.33%(1/30)低于对照组患者23.33%(7/30),(p<0.05)。结论:研究显示,以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针对腹股沟疝气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强,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有张力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存在影像学异常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至201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影像学异常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6例;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和交感神经症状20分评分法对患者手术前后1周及末次随访进行评分。结果26例患者术前SSS评分(45.50±10.39)分,术后1周评分(27.67±3.62)分,末次随访21.50(11)分,其中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SSS评分比较分别降低17.83分[95%可信区间(CI): 4.660~31.007,P<0.05]、18.00分(95%CI:-0.701~36.701,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S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95%CI:-17.840~18.174,P>0.05)。术前交感神经症状20分评分法评分(8.50±1.87)分,术后1周评分1(2)分,末次随访评分0.5(4)分,其中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20分评分比较分别降低6.67分(95%CI: 3.980~9.353,P<0.05)、6.17分(95%CI: 0.660~11.673,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20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95%CI:-4.879~5.879,P>0.05)。末次随访1例患者出现部分症状复发,其余25例患者获得明显改善,无复发症状。结论对于存在影像学异常的SCS,ACDF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摘除术 躯体化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胸交感链切除术ERAS管理中脑保护效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9月择期胸腔镜胸交感链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5例。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注射10min,后以0.4μg/(kg·h)泵入至手术完成;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各个时间点的MAP、HR、SpO2及rSO2,并检测血清S100β水平。观察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rSO2T4时比T0时明显下降(P<0.05),T2、T6时对照组比右美托咪定组HR显著增快(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比对照组的S100β值低(P<0.05),Ramsay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住院费用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S100β水平较低,拔管后镇静水平更好,住院时间和住院费减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胸交感链切除 ERAS 脑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情绪干预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1例患者按收治时间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情绪干预,使患者的负性情绪转化为正性积极的情绪配合治疗。结果实施情绪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情绪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和负性情绪,有利于增强疗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情绪干预 交感神经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schemia,VBI)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的特点。方法我们用回顾、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VBI患者的SSR表现。结果VBI患者S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波幅(率)降低。结论SSR能客观地判断VBI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间碘卞胍(131I-MIB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按预试验结果腹腔注射(ip)131I-MIBG,连续监测注射131I-MIBG后血压及脉搏改变,并在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时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注射131I-MIBG后干预组SHR第2天时血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此后测血清NE、E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第8天SHR血压逐渐回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检测血清NE、E水平相应上升,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脉搏也相应改变。结论131I-MIBG对SHR血压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可维持数天,其机制可能与131I-MIBG损坏肾上腺能组织、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有关。

  • 标签: 131碘间碘卞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 简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发病率虽低,但确较难处理的一种疾病。我们近年来应用中医微创疗法结合中医整脊技术,对本病进了临床研究,结果取得满意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文介绍了符合诊断标准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6例,经用中医微创针刀疗法对病变部位的压痛点,横突后结节,小关节囊进行闭合性松解,然后应用中医整脊技术对病变椎体进行整脊复位,恢复颈椎的力平衡,使颈椎达到新的力学平衡,结果:治疗36例有效32例,有效率93%以上。结论:颈椎的劳损致颈椎肌肉产生异常运动,横式应力环境的改变,使颈屈发生改变,产生力学平衡失调,是产生交感神经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应用中医微创疗法加中医整脊技术,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中医微创 中医整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治疗双手多汗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114例双手多汗症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双手汗症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腔镜 双手汗症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