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90例患者进行连续血液净化,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分析抗凝剂、出血预防、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的意义.结果9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35例治愈,29例好转,总有效率71.11%,14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转往其他科室后死亡,3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经过治疗,患者的血清中Na+及Ca2+无明显变化,血清中K+、BUN、Cr与治疗前比较有了明显变化.患者的pH、PaCO2和HCO3-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P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从比较可以看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的方法,配合细致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中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检查;早期诊断;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办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障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患者40例对比研究。结果全麻组的20例老年患者在术后1天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有11例,占比55%;与此同时,在联合组的患者中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6例,占比30%,全麻组和联合组中接受术后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数据明显低于未采用常规镇痛治疗的患者群体。结论腰硬外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影响最低。

  • 标签: 麻醉 老年患者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认知康复治疗对放射脑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研究既往63例确诊为放射脑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是否接受认知康复治疗分为治疗组(认知康复治疗+神经营养药物34例)和对照组(神经营养药物29例)。治疗组除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外,每天认知康复治疗2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2周。每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检查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MoCA总分和MMSE总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3.18, P<0.01)。而且在视空间、命名、注意、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各方面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3.09、-3.18、-2.57、-3.52、-3.39,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认知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放射脑病患者的认知能力。

  • 标签: 放射性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研究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比两组疾病治疗效果、听力改善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EDTQ-7 评分、听阈值低于对照组(t=2.388/3.921,P<0.05);研究组听力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405/4.043,P<0.05)。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中耳炎治疗中使用耳乳突手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咽鼓管功能障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手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队式延续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中产生的作用。方法:时间:2021.1-2023.1。研究对象: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研究例数:48例。分组方式:电脑盲选方式,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常规护理,为24例,设定为对照组;一个小组团队式延续护理,为24例,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GUSS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队式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较大,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 标签: 团队式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GUSS评分
  • 简介:摘要非器质的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患,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此类患儿经常共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多见的精神疾病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同时,ADHD患儿出现nLUTD的比率也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加,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就ADHD和nLUTD之间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尿路功能障碍 共患病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脑梗塞后轻度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30例腔隙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尼莫通、通心络等药物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等,1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随访1-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15例患者在各时间段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抗血液凝固、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扩张血管等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结合丹参注射液,可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腔隙性脑梗塞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酒依赖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30例健康且无饮酒嗜好人员作为对照组,持续治疗1-2周后,选择专职人员进行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分析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经Wisconsin卡片检测,在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百分数方面,对照组百分比值更高(P<0.05),在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方面,观察组百分比值更高(P<0.05);在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方面,Wisconsin检测饮酒时间与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与正确应答百分数、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酒依赖患者早诊断早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酒依赖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由于地域不同及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不同,各家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施治亦有所不相同。笔者对勃起功能障碍进行五脏辨证治疗归纳、总结。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的五脏证型主要有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气逆乱证、肝气郁结证、心脾两虚证及肺气虚证。辨证施治原则虚者宜补,实者宜泻;有火者需清,无火者宜温。治疗以药物辨证施治为主,并注重心理治疗和夫妻配合治疗。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 五脏辨证 辨证施治
  • 作者: 李好 李黎 朱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51期
  • 机构: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以明显好转,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呈良好趋势,护理满意度的得到提高。结论: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明显,能加快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前庭系统不仅在维持躯体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认知功能。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受损主要体现在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和非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其中儿童群体认知受损主要体现在执行功能及日常学习表现。目前关于两者关系的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前庭信息参与更高级的皮层区域投射有关。临床常见前庭疾病,如前庭偏头痛、双侧前庭病等也可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此外,听力损失、焦虑等情感反应可能参与介导前庭功能与认知的关系。本文围绕前庭功能与认知的关系,从影响维度、机制、常见前庭疾病与认知的关系及前庭功能与其他可能导致认知下降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前庭功能患者的认知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于脑缺血疾病、脓毒症及术后等,其病因包括脑内调节分子表达异常、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及脑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等,但目前尚未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电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突触可塑性、抑制神经炎症、调节胶质细胞活性、调控兴奋氨基酸、改善葡萄糖代谢等。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认知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健康的非传染慢性疾病。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 ,已是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并发症 ,而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早期识别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对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认知功能、糖尿病等相关概念,以及影响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国际勃起障碍功能问卷评分与患者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袁、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健康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勃起功能障碍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64.1%(77/120),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5.8%(91/120)。焦虑和抑郁得分均较国人常模明显升高(P〈0.01);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与婚否、病程、一般健康状况、抑郁、焦虑密切相关。结论: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病程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提示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勃起功能障碍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研究我院肿瘤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过程。结果研究发现肿瘤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是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时间少患者并发症死亡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

  • 标签: 肿瘤 并发症 凝血功能障碍的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肺癌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晚期肺癌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23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生理功能、自理能力、精神状态以及整体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 心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1-01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4年6月—2015年5月的6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结合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局部用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87.5%,而对照组的为62.5%(p<0.05)。结论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睑板腺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