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医院新生儿感染问题为调查基础,目的是总结感染现状,病探讨优化路径。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的2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胎龄<37周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37周的新生儿,有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住院时间越长,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本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前3位分别是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和呼吸道感染。结论加强早产儿管理,加强侵入性操作的监控和管理,缩短住院时间,加强新生儿入室处置和分室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问题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6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深入分析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探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儿例数是34例(5.66%),感染部位中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疾病,患儿例数是24例;1岁以下患儿医院感染率更高,冬季期间患儿医院感染率更高,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住院时间、使用房间不同居住面积发生感染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幼、住院环境以及住院时间延长,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可针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及时干预以有效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 标签: 综合医院 儿科 住院病人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肿瘤专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769例肿瘤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对其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肿瘤部位,发病年龄(≥65岁),接受放化疗,侵入性操作,使用皮质激素是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79.31%)。结论肿瘤患者由于本身疾病的原因,各种有创检查与治疗手段的增多,再结合放化疗易导致骨髓抑制等,均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通过对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实施有效防控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的相关内容。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应用ICU目标监测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9年6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我院监测的患者2591例,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具体情况等等进行分析探究,着重评估侵入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所有2591例监测对象中共有210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10%,例次日感染率为32.52‰,调整日感染率为9.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37.73‰,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日感染率(CAUTI)5.47‰,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CRBSI)2.81‰。共检出2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涉及的比例是最多的,占总比例的71.96%。结论 通过实践和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在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侵入性操作,通过目标性检测能够显著有效地把握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等等,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医院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52例住院时间高于2天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将2020年09月前未实施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26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09月后实施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26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监测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与手、手术器械卫生监测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医院环境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 住院患者
  • 简介:【摘 要】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当今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文章回顾性的总结了医院感染监控相关工作多经验,通过抓特色、抓关键、抓重点、抓调查等措施提出了医院感染监控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监控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控 医院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患者,共有4000例,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与控制,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措施执行预防与控制,观察两组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的预防与控制后,对照组的感染率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而日益复杂、加剧,医院感染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文本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设、促进医院创新进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网络体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工作,提升院内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利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实现感控“信息化”监测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融入医院感染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医院创新发展。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建设 医院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5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 标签: 妊娠 HIV感染孕妇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从强化医院消毒隔离措施、强化消毒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的在职教育、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漏报率,提高了重症监护室内卫生环境及消毒效果监测的合格率,减少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有效的降低重症监护室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口腔诊疗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使诊疗操作过程中器械、环境、医护人员手污染严重。近年来,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不到位而导致传播HBV、AIDS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情况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调查证实。口腔器械、诊疗环境中污染细菌不仅数量大且致病菌多。以牙钻手机为例,染菌量可达5×10^4~5×10^6cfu/cm^2。由此可见。控制口腔医院门诊感染至关重要,而对感染控制进行监测能为其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口腔门诊 感染监测 血液传播性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 诊疗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感染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征,旨在降低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45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3.72%,其中发生于结核病30例,占55.5%,其次为肝病21例占44.44%、败血症3例占5.55%;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40.7%,其次为消化系统和上呼吸道,分别占20.6%、15.2%;42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37株,检出率为88.1%,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占27.0%,革兰阳性菌2株占5.4%,真菌25株占67.5%,结论感染科住院患者中以结核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比例最高,病原体以真菌为主,对感染科住院患者应给予密切关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易感因素,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氟康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以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比较高,采用氟康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抗感染药物 氟康唑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日益重视的问题,其对医院及患者的危害十分严重。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中,护理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强化护理管理,完善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是积极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年间来本院就诊的5351例肝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184例患者合并医院感染,针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易感部位、病原体种类进行探讨。结果选取的5351例肝病患者,有184例合并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4%。易感部位依次为患者腹腔、呼吸道、及消化道。病原种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肝病患者的消毒及防护,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肝病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关系,I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已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者,因此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承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用良好的护理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把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对医院感染监控工作重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医院洗衣房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洗衣房工人的卫生宣教,提高工人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认识。结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预防和监控 空气污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