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1月15日,一名车祸断肢急需转院实施保肢手术的女患者,欲搭乘海航嘉峪关飞往兰州的航班遭到拒载,贻误治疗,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展开了一场对生命与健康、个人安全与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与人情道德矛盾冲突的大讨论。该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行业规章不规范、国家紧急救助体系缺失及民航医疗急救综合保障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国家立法机构、民航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紧急救助 医疗急救 民航业 治疗 断肢 法律法规建设
  • 简介:该局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十分重视,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1991年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依法管理、目标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对所属航空管制中、管理局机关及代管的油料沈阳分公司、北方航材公司等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了责任承包制,

  • 标签: 民航东北管理局 计划生育工作 标准化管理 责任承包制
  • 简介: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著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著增加(P<0.05);其BRS亦显著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著降低(P<0.05),而LFn、H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 标签: 民航飞行人员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心率变异性 压力反射敏感度 HRV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主要原因和变化规律,为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18年至2020年我院252例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1、在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疾病谱中前10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外伤、结石、皮炎、精神或神经性疾病、肿瘤、扁桃体炎、中耳炎、骨关节病;2、引起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时间最长的是结石,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和外伤。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外伤是引起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的主要原因,航卫工作者应加强对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保障飞行安全的同时降低医学临时停飞率,提高飞行效率。

  • 标签: 医学临时停飞 疾病谱 飞行人员 飞行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11月8例中国民航飞行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临床诊治、特许鉴定和随访情况,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7例动脉瘤患者脑核磁筛查偶然检出8个未破裂动脉瘤,1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1个破裂动脉瘤。7例动脉瘤未破裂者术后地面观察1年以上特许鉴定合格,不得履行机长职责和限制飞行小时数(双限制),复飞1年后逐步取消限制,随访4~7年。1例动脉瘤破裂者术后地面观察满2年特许鉴定合格,双限制,复飞1年后因记忆力下降放弃体检鉴定,失访。结论飞行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航空医学鉴定,应充分考虑其主诉、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脑电图、认知和飞行能力,结合其复飞意愿进行个体化评估,复飞后应长期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航空医学 民航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