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1962年秋冬之交,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了一场被称为“古巴导弹危机”的核对抗,几乎把人类投入热核战争的深渊。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进程中的一次极限,也是20世纪历史上最扣人心弦的重大事件之一。

  • 标签: 美国 苏联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 简介:山西是抗战初期八路军出动后的主要作战战场,八路军在此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等多个根据地,并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多次打击对手,遏制日军的进攻。台北"国史馆"藏阎锡山档案留下了八路军抗战的多项记载,是全面了解八路军对日作战的良好素材。通过阎锡山档案可以看出,随着抗战的进行,八路军的游击战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威力,中日间尤其是中共与日军之间的军事、政治争战,无疑是华北地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山西抗战 八路军 阎锡山
  • 简介:本刊公布的日军侵华时期南京大屠杀史料源自英国国家档案馆外交档案,其客观性、权威性无可置疑.日本右翼学者田中正明称他曾访问过当年驻华日本使馆的官员,他们从未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但这组英国外交档案则清楚地说明日本使馆的外交官对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也感到震惊和无奈.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史料 暴行 侵华时期 外交档案
  • 简介:以中书省卷轴为代表的王室档案是中古英格兰史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史料。在中书省卷轴中,重要的有“公函卷轴”、“密函卷轴”、“罚金卷轴”、“令状卷轴”、“特许状卷轴”,其内容包罗万象,记录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囊括了国王、教俗贵族、中小骑士、普通教士等几乎整个社会阶层,对于我们了解当时英格兰的社会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英格兰王室档案十三世纪中书省卷轴 史料价值
  • 简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展的整理、抢救和开发利用民国时期中国银行档案项目,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银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半的编辑整理,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中国银行的验收。项目成果移交仪式于2001年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隆重举行。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副行长李早航,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局(馆)长毛福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周忠信、副馆长许寿林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移交仪式。

  • 标签: 民国时期 中国银行 第二历史档案馆 档案管理 事业发展
  • 简介:一直以来,辛亥革命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学界对其研究都集中于国内的视角力图从内部寻找答案,对于列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通常从其"伪装中立""企图干涉""企图瓜分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英国的外交文献中对这样的观点进行考证。

  • 标签: 辛亥革命 英国 严守中立
  • 简介:<正>《档案文献光盘库》是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北京超星公司合作编制,将公开出版过的重要档案文献按内容分类汇编成的一个大容量的系列档案文献光盘库。本《光盘库》选编自明清以来反映中国历史的重要档案文献,分为《中国明清史档案文献光盘库》、《中华民国史档案文献光盘库》、《中国革命史档

  • 标签: 档案文献 光盘库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明清史 中华民国史 中国革命史
  • 简介:<正>26、外交部致贾德干电外交部,1935年12月21日我已和财政大臣讨论了局势。我们同意,目前日本人不大可能改变他们的观点。但整个局势如此动荡不定,我们仍然认为,现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时间。我们完全同意您的观点,即不赞成突然结束李滋罗斯爵士的使命。我们仍然希望耐心等待日本人态度的改善,李滋罗斯爵士以后对日本的访问能取得成功。我们认为,李滋罗斯爵士可以促进解决预算改革、中央银行改革和清理铁路债务等问题,使英国能获得铁路器材的订货,挫败莫奈的计划。

  • 标签: 英日关系 日本人 蒋介石 英国政府 外交档案 中国政府
  • 简介:<正>1949年建国后,我国各地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首先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等国家的档案工作经验,对档案实体进行大规模的整理,编制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全宗目录等馆藏目录;其后,随着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的展开,计算机的出现,在八十年代,各地、各级档案馆纷纷开始了民国档案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期实现计算机存储、检索和编目。十余年来,分类法在各档案馆得到了普遍运用,而主题法的实践则中断了。应该看到,分类标引相对于主题标引具有更简洁,更快解决民国档案利用中检索工具原始单调弊端之作用,而且它所依据的工具

  • 标签: 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 民国档案 分类标引 主题标引 档案分类法 著录标引
  • 简介:福安是明清时期中国天主教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教案频发之地,而清乾隆十一年爆发的福安教案在中国传教史上极具影响力。它不仅是中国天主教传教史上第一次流血的教案,而且还促成了嘉道时期清政府在立法中订立了对西洋人治罪的律令专条。这对中国天主教的正常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往对此事件研究者虽多,但由於资料、档案屡屡披露发现,故以往成果多有偏颇。本文竭力综合各类中西原始档案,深挖全案的过程、原因及影响,以图超迈。

  • 标签: 天主教 多明我会 福安教案 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文物局2004年重点工作部署,为加强对全国馆藏一级文物的管理,如期完善全国馆藏一级文物档案(纸质)的备案工作(以下称备案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国家文物局 文物档案 管理体制 文物保护
  • 简介:本文从新发现的三件有关同仁堂的档案入手,从一个以往未曾为人注意的角度,讨论清代满洲亲贵和八旗官员通过"生息银两"制度,对民间商业施加影响和干预,以致造成商业萧条衰落后果的过程,为我们揭示了清代官商结合的一幅别样的图景。而同仁堂的兴衰,也为"生息银两"制度的建立和收撤提供了一个具体生动的实证,这是以往对同仁堂历史的研究中迄未有人注意,却是令人倍感兴趣的问题。

  • 标签: 同仁堂 万全堂 生息银两 清代官商结合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今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所藏的一份满文档案,阐明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早期蒙古青海和硕特部领主属下的一位穆斯林商人的行商路线及其活动,同时揭示当时蒙古内部的形势及大清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尔帝国的相关情况,以此探讨当时的蒙古政权经营商业的特点及与欧亚大陆各大帝国之间的往来关系问题.

  • 标签: 17-18世纪 蒙古政权 满文档案 人的活动 领主 奥斯曼帝国
  • 简介:蒙文版成吉思汗八白室系列丛书包括:新校勘《成吉思汗〈金书〉》(Altanbicˇig)、《成吉思汗八白室》(Neyimancˇaγanger)、《成吉思汗八白室与鄂尔多斯人》(orduscˇ)uud)三部著作,共计230万字,由内蒙古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宝音先生整理编纂而成,并经奇忠义先生审定。2001年2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的出版为抢救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成吉思汗八白室》一书的出版,填补了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系统史料著作的空白。据考古学家盖山林先生说,该丛书文化内涵丰厚,史料珍贵翔实,其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将在丛书出版之后逐渐显示出来。由

  • 标签: 成吉思汗 鄂尔多斯 蒙古文古籍 档案文献 蒙古文档案 系列丛书
  • 简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于1946年当选天津市参政员,次年11月又被天津市选举事务所提名为“国大”代表候选人,随后高票当选。国民党中常会则于1948年6月16日提名张伯苓出任总统府考试院院长,张初以年老体弱为辞婉拒,后经多方吁请乃就其职。

  • 标签: 张伯苓 国大代表 考试院院长 天津市选举事务所
  • 简介:清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的相关档案资料(主要是当年五月广西巡抚朱椿的一道奏折),展现了一位回民长途跋涉、远赴异乡学经的生动画卷。朱椿奏折所附海富润携带伊斯兰教典籍的清单,则显示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伊斯兰教界长期以来最为通行的经籍;同时也说明,虽然明末以来一直有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著译,但阿拉伯文、波斯文经典仍然在宗教领域占居着主导的位置。

  • 标签: 海富润携书案 学经 奏折
  • 简介:对于日本兴亚院“蒙疆连络部”,国内研究内蒙古近代史的学者均有了解,但由于资料欠缺,多不得其详,如卢明辉先生的《蒙古“自治运动”始末》(中华书局,1980年)主要据德王回忆录,叙述了这一段的历史。该书第274页载:“到一九四○年前后,日本在国内设立了兴亚院。”书中对起始的时间及组织人事的叙述也多含糊不清和有所缺漏。准确地说,兴亚院是1938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的。1945年日本投降,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根据胡适的安排,接收了在华兴亚院全部档案。现据此并参考笔者在日本所查阅的其它资料略述如下。1934年8月1日,日本陆军支那驻屯军司令部在张家口设立特务机关

  • 标签: 兴亚院 蒙疆 报告者 蒙古族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锡林郭勒盟
  • 简介:同志们:金秋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值此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作为一名曾经在二史馆工作过的老同志,受杨冬权同志的委托前来参加这样一个隆重而简朴的庆祝大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

  • 标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老同志 庆祝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