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了不起盖茨比》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作品之一,它描绘了一副爵士乐时代(咆哮20年代)全景图,也被认为是一个关于美国梦警示故事。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隐喻》使得认知视角下隐喻研究成为热门研究方向。隐喻不再局限于是一种诗意想象和修辞多样性一种策略,而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可以用隐喻理解和创造两种不同事物之间联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盖茨比》中运用了各种各样隐喻,这些隐喻是构建、理解这本书关键。本文从认知视角,对此书中隐喻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此书。

  • 标签: 了不起的盖茨比 认知视角 隐喻
  • 简介:1998年6月26日,陶斯亮寄来了曾志大姐“告别卡”。看到大姐那一幅幅从少年、青年、中年,直到最后一幅满脸慈祥灿烂笑容照片,在我心中留下是大姐极为美好形象。今天,我捧读大姐回忆实录《一个革命幸存者》,既描述了一些充满激情火与血斗争,那些充满母爱和妻情动人细节也娓娓道来,使我更深一层地了解了大姐,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真实曾志,和一个真实她生活时代。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真实的、美丽的--我心目中的曾志大姐》
  • 简介:读罢杨家强中篇小说《最后村民》及配发两篇评论(《作品与争鸣》2006年第4期),我总觉得有些话非说不可。说杨德胜“是在人们以各种理由纷纷在感情和行为上.疏远、背离土地时候,挺身而出并献身土地悲剧性英雄”(《谛听土地叹息》)。虽然有些言过其实.却也不无些许道理。

  • 标签: 评论 村民 命意 叙事 中篇小说 土地
  • 简介:导演霍建起捕捉到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中井河愧疚忏悔与暖“只叫一人寒,不叫二人单”朴实善良并将之无限放大生成了一部与小说意蕴截然不同电影——《暖》,影片通过对小说背景、人物、结局等方面富有创造性改编将原作残酷故事内核巧妙地转化成为一个诗意世界中温情故事,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由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中优秀代表。

  • 标签: 《暖》 改编 温情
  • 简介:<正>上篇我弟弟原来属于我们家人团聚日子是岁尾年关。因为我们姐弟三个人都在外地工作且已把家安在外地,一家人只有在每年这时,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热热闹闹团聚。因此,对于这样过年,父母就会格外地

  • 标签: 对我说 就这样 事业有成 远走他乡 电影金鸡奖 所累
  • 简介:<正>50年前,当抗日战争刚刚胜利,解放战争帷幕即将拉开,新中国曙光初露之际。我党便接收了“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并在其原址上建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名东北电影制片厂)。半个世纪以来,长影经历了风风雨雨洗礼和时代考验,以自己所创造辉煌业绩为世人所瞩目,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新中国电影摇篮”。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电影 新时期 东北解放战争 艺术家 电影工作
  • 简介:《沉重翅膀》是张洁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它获得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但依然难掩其多舛命运.这部小说发表于《十月》1981年第4、5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在单行本中,作者对原作作了数十处修改,其中有二、三十处是重要修改.”在历经了两年修改后,198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终于出版了第四次修订本.之所以用“终于”一词,是因为其批评、修改和出版过程之烦难,是未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所不能理解.

  • 标签: 《沉重的翅膀》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重读 抒情 理性 改革
  • 简介:"这是身体秘密,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抒情年华》作者潘婧在谈及性爱时,这样说.

  • 标签:
  • 简介:秋子红小说《名声飞扬爱情》(刊《延河》第五期)营造了乡村诗意,诗意里包裹着自由人性与世俗规范矛盾冲突所导致悲剧,引人回味深思。

  • 标签: 名声飞扬 悲伤读 秋子红
  • 简介:2015年7月,《汉诗》组织七位诗人进藏。有一天在从拉萨去纳木错路上,我们在花花绿绿贴纸上写下了很多句子,一路贴在电线杆、石头、木栅栏和桥墩上。我写一句“牛羊分散,拒绝统一”,诗人毛子是在一个朋友朋友圈里看到,当时他还不认识我。

  • 标签: 回声 影子 纳木错 电线杆 诗人 朋友
  • 简介:<正>关于"80后"作家,关于"青春文学",虽然有不少好评与市场意义上成功,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写出这一代精神内核,能够写出自身独特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在我看来,笛安《宇宙》则是这样一篇作品,在华丽语言与流畅叙事之外,它让我们看到了真切生命体验——那种无所不在孤独感,以及为克服这种孤独感而展开想象,一种丰富、奇诡而带有神

  • 标签: 青春文学 这一代 虚无感 市场意义 兄弟关系 家族关系
  • 简介:在遥远古希腊,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详细说出了诗歌与历史之间差异。他说“因此,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性,意义重大,因为诗所陈述事具有普遍性,而历史则陈述特殊事。”然而,在羊子长诗《汶川深度》中,做出那样区分实在是强人所难,也没有必要。羊子诗歌以描绘家乡秀丽河山和民族悠久历史为显著特征,两者水乳交融,泾渭难分。

  • 标签: 历史 亚里士多德 《诗学》 诗歌 古希腊
  • 简介:智障人员,被骗到矿山做工,下井后很快被谋害,害人者伪造矿难事故,从矿老板那里拿到赔偿,由此发财致富……这种丧尽天良坏事,接连上演,近来呈现"井喷"趋势。据《南

  • 标签: 坍塌 史瓦西半径 黑洞 矿难 赔偿金 人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本文对中庸从道德与伦理两个层面上作一些分疏与考察,对中庸可以从道德层面上进行诠释,在不同视域中或从不同层面上诠释中庸

  • 标签: 中庸伦理 伦理中庸 道德中庸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1
  • 简介:考察蒙古族社会对水利用传统以及和地域社会关系,作为蒙古游牧文化中,而忽略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对公有资源利用不同

  • 标签: 公水 水私 私水
  • 简介:《我本善良》是一篇关注普通人道德状况小说,小说主人公吴美芳本想做一件好事,让自己儿子翔宝去救溺水马来亚儿子,结果马来亚儿子救上来了,翔宝却被淹死了。吴美芳在悲愤之余,向马来亚索要40万元赔偿,但卖鱼为生马来亚却只愿拿出4万,这还需要做通妻子李小榕工作。在这里,是否应该救人道德问题转化成了一条人命值多少钱经济问题,双方巨大分歧和一次次奔波与争吵,让失去儿子吴美芳陷入了绝望,而李小榕最后条件成了压垮她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吴美芳一定要40万元,必须退还市里给奖金与荣誉称号,并向媒体公开说明。吴美芳最后钲而走险……

  • 标签: 道德状况 “善” 马来亚 经济问题 问题转化 荣誉称号
  • 简介:"老流氓"每天送信送报,早一趟晚一趟。他把背弓成九十度,踮着一只脚,令人痛心地在厂区里走动。开始我真不知道,这么一个残疾人,他怎么流氓了?时间一长自然知道了,他姓刘,跟人打招呼爱说张三忙啊李四忙啊,人家也回忙啊忙啊,结果把老刘忙啊连了起来,老刘成了"老流氓"。

  • 标签: 事经常 死人事 经常发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思维结构,使得中国古代在人体自然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中所取得知识成果,有着极为隐蔽、深刻而又持久影响

  • 标签: 中国西方 西方因果
  • 简介:《一个青年艺术家画像》第五章中斯蒂芬所阐述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乔伊斯早年相关思考翻版,无数学者将小说这一段作为研究他小说艺术重要线索,将之等同于乔伊斯本人美学理论和创作宣言。这种做法不仅混淆了作者与主人公、原材料与小说界线,也未能准确道出这部小说独有特征——反讽。小说中关学理论逻辑矛盾、斯蒂芬在自己理论与实践之间巨大裂缝、过于宽泛失之精准美学要素,无一不显示了斯蒂芬美学实际上是乔伊斯反讽艺术组成部分,而反讽前提则是乔伊斯对自己过去审视与超脱。

  • 标签: 乔伊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美学 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