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旧与全球化智库在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说,海外华人华侨的整体专业形象正在从过去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转为“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食业家、发明家)。

  • 标签: 海外华人华侨 专业形象 转型 国际人才 蓝皮书 全球化
  • 简介:印尼历史上的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的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了社群性的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的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的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与华人商业资本间的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的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的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引言东南亚华人妇女的历史是一部比较短的历史。尽管中国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但许多来菲的商人或劳工都把妻子和亲属留在中国。在西班牙统治期间,由于几乎完全没有华人妇女,使得华人男子与菲律宾妇女的异族混合婚姻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甚至晚至1903年,人口普查的数字仍然显示,在菲律宾大约41,035名华人中,只有517名妇女,男女性别比例是1,000:13。据说,当时在马尼拉的大多数华人妇女是妓女或姘妇。这些妇女中的许多人(40%是在14岁以下)有可能是作为“妹仔”亦即婢女被带入境的。

  • 标签: 东南亚华人 统治期 华人社会 男女性别比例 经济自由 离婚理由
  • 简介:在关华人的参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是以四个重要文件为标志的,分别是《蒲安臣条约》、《排华法案》、《麦格纳森法案》和中关上海《联合公报》。通过这四个文件对华人参政带来的影响我们得出中国因素、美国国内因素和在关华人自身因素是影响在美华人参政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在美华人、中关政府与民间都需要意识到这三方面对在美华人参政的影响并且努力为美国华人参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将会对亚太的和平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美国华人 参政
  • 简介:<正>一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华侨华人经济的关系,实际蕴含了作为经济主体的华侨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假定。但这假定是否具有客观依据,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如果这一假定并不存在,本文的论题便根本不能成立。如果存在这一假定,本文的讨论才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进入本题之前,便有必要弄清华侨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 标签: 华侨华人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华侨华人经济 中华文化 经济关系 华侨华人社会
  • 简介:史密斯经营了二十年的健身中心最近终于关门了。装修工人开始进驻这间大房子,下一个接手的租客是一个叫"哈佛学院"的补习社。这条街是旧金山东南的社区中一条典型的商业街。二十多年前,这个社区百分之九十的居民是黑人,现在,百分之六十的居民是华人。从前,这里有一个健身中心、一个三文治店、两个酒吧、三个小咖啡馆。现在,三文治店变成了"尖东点心铺",一个酒吧变成了"香港茶餐厅",一个小咖啡馆变成了"北越牛肉粉",另外两个小咖啡馆变成了"茶道珍珠奶茶中心"。不久,健身中心即将变成补习社。

  • 标签: 华人社区 补习 健身中心 咖啡馆 珍珠奶茶 史密斯
  • 简介:相比其他国家地区的华人研究,印度华人研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文献比较少。在以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网络报道与访谈为中心分析印度华人的状况中,发现印度华人有以下特点,第一,赴印原因有着普遍原因、社会原因和特殊原因等。第二,印度华人的职业以皮革业、制鞋业、木匠和牙医为主,其他职业为辅。第三,印度华人经历了很多坎坷,至今无法痊愈。第四,老一辈印度华人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知比年轻一代要深要强。希望文章能够引起学界对印度华人问题研究的关注。

  • 标签: 印度华人 华人学校 职业 排华运动 身份认同
  • 简介:海外华侨华人在祖籍地的作用方式问题,是华侨华人祖籍地作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微观组成部分.然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界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研究起点的界定,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融籍华侨华人祖籍地作用方式创新过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数学等方法对该研究的现实、理论意义予以论证,该研究的对华侨华人在祖籍地作用方式的客观性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本文认为,"华侨华人祖籍地作用方式"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对其展开研讨,在实践和理论上,均不失独特意义.

  • 标签: 华侨华人 祖籍地 作用方式 作用内容 机制 规律
  • 简介:简析了华侨华人移居南河的背景并重点对南河政权的华侨华人政策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17-18世纪,越南南河阮氏政权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华侨华人实施的是相较北河而言更为灵活的入境政策,更为宽松的居住政策,更为自主的行管政策,更为优惠的经济政策,更为开放的文化政策.这种政策对阮氏政权和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双赢的政策.

  • 标签: 越南 南河 北河 华侨华人研究 政策研究 比较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发掘1929—1930年在新加坡发起的保留民信局全侨大会与减轻民信邮费全侨大会的史料,管蠡了近代华人移民的跨国主义现象。维护侨批局生存的斗争表明,侨批局的成功保留与合法地位的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跨国华人社团网络的集体力量在维护跨国华人社会的利益上起着重要作用;侨批业具有内嵌于海外华人社会与侨乡社会有机体的性质,与后者有生死攸关的利害关系;在跨国的社会场景下,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行演变成了政府与跨国社会相互交涉与协商的过程。

  • 标签: 实证研究 新加坡 跨国主义 跨国主义理论 跨国华人 华人社团
  • 简介:东南亚是海外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全球80%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因此,东南亚华人研究从来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真正有所成就,作者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该项目涉及的问题复杂,难度颇大.庄国土等著的,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福建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第一期)的成果,这是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创建、有特色、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它的主要价值和特色是:

  • 标签: 东南亚 华侨华人 庄国土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李其荣
  • 简介: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广西的投资情况及其重要作用。

  • 标签: 华人 广西 建设
  • 简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加入WTO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研的节奏加快,“个性化”信息需求不断增强,追求专业性与服务深度的专业网站发展壮大起来。它不求“大而全”,而是力求做到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信息的全面和内容的深入,从横向的大信息分类转向信息的专业化和信息的深度加工。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一个以“资源共享、高效服务”为宗旨的、集各类华侨华人文献信息资源和高效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华侨华人信息专业网站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华侨华人 专业网站 网站建设
  • 简介:《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由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主办,是以华侨华人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化、学术性专题学刊,旨在为国际华侨华人研究学界提供有关华侨华人文献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学术成果、华侨华人文献机构工作动态的发布平台,推动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

  • 标签: 华侨华人研究 文献中心 征稿启事 学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国际化
  • 简介:<正>为了促进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研究,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于1988年5月6日在北京大学联合举行一次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新华社、外文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的有关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海外华人社会 历史理论 北京大学 研讨会 华侨社会 中国近代史研究
  • 简介:引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的华人组织机构激增。在菲律宾,1981年116个华人宗亲团体中有72个是1945年以后建立的;1976年172个同乡会中有138个是战后组成的。造成组织机构激增的某些因素是海外华人社会的日益繁荣和文化危机意识。虽然繁荣为建立和维持组织提供了财力,但这些组织也被看成是凝聚和文化灌输的工具。菲律宾的情况正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这类组织的激增中依然存在着拥有全社会网络的“护侨组织”。1954年以来这些组织中最主要,最有权威的是非华商联合会总会(“商总”),它不仅是个工商业社团的联合组织,而且被认为是菲律宾华人利益和经济权力最集中的代表。商总拥有的团体会员包括全菲从东北部的吕宋到西南隅的棉兰老的55个商会和85个分会,它的存在赋予菲律宾华人社会一种具有凝聚

  • 标签: 华人社会 组织机构 商总 菲华社会 团体会员 文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