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稠油粘度高,密度大,在地层中流动阻力大,所以稠油油藏开采时驱替效率低,采用常规开采方式开采效率低。本论文介绍了稠油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稠油开采开采技术的主要分类;稠油化学辅助吞吐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具体应用,并针对其实施效果提出改善驱油效果、提高洗油效率方面的建议。

  • 标签: 稠油开采 降低粘度 化学辅助吞吐技术
  • 简介:对甘肃张掖黑河流域中游典型退化湿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湿地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研究区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植物45科123属196种,其中,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包含的植物属较多,分别占研究区植物属总数的17.07%、9.76%、7.32%和7.23%。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以广布性的湿生、盐生和中生植物为优势种,植物群落以盐生、湿生和沼泽型的植物群落为主。提出了采用天然湿地补水、湿地封育、人工种草和栽植湿地植物恢复技术,以及实施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湿”等工程,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 标签: 退化湿地 植被特征 生态恢复技术 黑河流域
  • 简介:苏州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发达强,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十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约占全省8%土地,负担了占全省13%的人口,贡献了20%的经济总量。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理念,十分成功地处理好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者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双赢,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及社会各界对耕地保护形成的共识。

  • 标签: 耕地保护 苏州市 江苏省 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在发电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对项目投产运营后进行全面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我国新能源伏项目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该领域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 标签: 项目 新能源 研究 光伏 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耗大幅增加,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太阳能伏发电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光伏 电站 发电效率
  • 简介:河南嵩县南部地区位于豫西东秦岭成矿带上,区内广泛分布熊耳群火山岩系,马超营大断裂从其南部通过,南部有燕山期花岗岩基。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为低背景成矿;熊耳群鸡蛋坪组地层和安山岩、凝灰岩有利于成矿;成矿元素在断裂尤其是次级断裂中富集;燕山期岩体周边形成一个高温异常带;地球化学场表现为"一线两环两面"的特征。指出沿马超营断裂带和燕山期花岗岩基外围,熊耳群鸡蛋坪组安山岩、凝灰岩是寻找金、银、铅、锌、钼矿的有利地区。

  • 标签: 嵩县南部 成矿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总结了张家口涿鹿县Ms4.3级地震应急调查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为烈度评定标准以及其对现场实地调查的要求,确定了此次地震震中区一带的地震影响烈度为V度,并圈定了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同时,依据震源机制解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特征.

  • 标签: 地震调查 涿鹿地震 地震特征
  • 简介:邗江区地处江苏扬州主城区,因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与扬州城同年同根,现辖7个镇、6个街道,区域面积5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分别为1.48亩、0.48亩,低于平均水平。面对人多地少的区情实际,邗江区以“亩产效益”为核心,通过多年来的精细精致用地,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来,邗江区在新增建设用地同比下降超过15%的情况下,GDP同比增长稳定在8%以上。

  • 标签: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邗江区 扬州市 江苏省 效益 建设用地
  • 简介:摘要:本文对渔互补伏发电项目的特性进行了概述,针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了施工要求、伏技术、资源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原材料检验与采购、优化设备安装水平与电气连接效率等方法,以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对施工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加强现场管理与安全保障、强化环境监测与响应等策略,旨在为降低渔互补伏发电项目施工风险和保障工程施工效率提供参考性意见。

  • 标签: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 工程施工 质量控制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伏建筑一体化也在不断得到应用,而光伏建筑一体化又简称为BIPV,主要指通过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建筑幕墙及其屋顶。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同时分析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框架式伏幕墙的结构,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光伏幕墙 光伏建筑一体化 应用 发展
  • 简介:近年来,全国先后发生多起重、特大地质灾害,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把地质灾害防治这项“生命工程”做实做好,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笔者以葫芦岛为例,就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葫芦岛市 辽宁省 国土资源部门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 简介:通过对安徽池州贵池区姥山水泥配料用砂岩矿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系统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探讨,为矿山建设提供依据.

  • 标签: 水泥配料用砂岩 矿床地质特征 开采技术条件
  • 简介:摘要:土哈小组隶属于元江县曼来镇韩家寨村委会,位于元江县东边,距离元江县城48公里,到南溪收费站为土路,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自从2014年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土哈小组经常性的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活动,滑坡活动牵引了附近坡体,影响到中部临村附近房屋、道路及地面,项目区地形陡峻,另外受建房切坡、公路边坡开挖等的影响,也会导致土哈小组存在着一定的滑坡活动,这对附近居民以及建设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需要通过针对云南玉溪元江县因远镇土哈小组滑坡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制定对策以此来降低土哈小组出现滑坡的危害。

  • 标签: 云南省玉溪市 土哈小组 滑坡 可行性 分析
  • 简介:通过对党河南山北缘断裂的野外地貌考察,发现东段保存了长约40km的古地震地表形变带,主要表现为纹沟和高漫滩断错,形成高约0.5m左右的低矮断层陡坎,且活动时代较新。经查阅相关史料和文献,结合最新冲积地貌面的估算年代,推测该地震形变带可能与公元384年、419年、1000年和1297—1303年发生在敦煌附近的4次地震中的某一次地震有关。

  • 标签: 党河南山北缘断裂 地震形变带 断层陡坎 历史地震
  • 简介:本文通过在河南新密、洛阳和南阳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了一批存在于文化遗址中的自然变形现象,时代涉及新(旧)石器过渡期、东周到北魏时期等。其中在新密李家沟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期遗址发现三组裂缝,可代表三次构造变形活动。洛阳汉魏故城发现两类裂隙,一类穿切性较好,应为构造裂隙;另一类贯通性差,应为干燥收缩裂隙。南阳东周文化遗址发现两组充填裂隙,一组走向北东,一组走向北西,两组正交,被砂土充填,应为地震液化脉体,显示所在地区东周后有地震活动发生。初步研究表明,这些自然变形现象与当地区域构造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遗迹为史前地震事件记录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分析判定这些自然变形现象的形成机制,对河南地震考古工作及历史地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河南 考古发掘 地震考古 自然变形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是开发太阳能产业的主要国家之一,也是重要的太阳能伏电池生产国,虽然我国已经奠定了基本的伏发电规模,但是发电系统效率偏低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是关键问题所在。

  • 标签: 光伏发电 系统发电 效率探究
  • 简介:为太阳光线射入雨滴、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内反射后,观测者在最小偏向角处观测到的光色散现象。用偏振片观测,发现这种具有明显的偏振特性,且虹圈与其周围的偏振度有很大不同。由形成虹的物理过程可看出,其偏振产生于折、反射过程中。1虹偏振度的计算菲涅耳公...

  • 标签: 偏振度 最小偏向角 虹光 菲涅耳公式 内反射 折射角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伏行业在国内进行10年来的飞速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伏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现状,对风险进行了分类分析,针对光伏电站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

  • 标签: 光伏 风险 工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