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鱼类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是由本尼登虫的寄生引起的。本尼登虫(沿海渔民称“白蚁仔”)为一种世界性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的病原生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ea)的分室科(Capsalidae)本尼登虫亚科(Benedeniinae)。

  • 标签: 本尼登虫病 吸虫纲 分室科 海水网箱养殖 沿海渔民 感染强度
  • 简介: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1头发病,而对照组乳猪56头,其中发病34头,死亡10头,预防给药可以降低乳猪发病率60.71%,死亡率降低17.86%。用“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发病乳猪86头,治愈83头,治愈率达96.5%。结果表明,“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乳猪疾病。

  • 标签: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 乳猪疾病 防治
  • 简介:消毒的目的是杀死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流通渠道的增多,造成了已控制的如水泡性疾病、猪瘟(HC)等传染病又呈扩散之势,而外种猪的引进,又致许多新病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猪增生性场病(PPE)、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疾病传入我国,

  • 标签: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控制 消毒 猪场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规模化养猪业
  • 简介:珠江三角洲近几年的甲鱼养殖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晚,技术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致使普遍成活率较低,由稚甲鱼到成甲鱼的成活率为40-70%。为此我们通过调查近年来本地甲鱼的主要疾病,制定了几项生态防病措施,并分析其机理和效果。

  • 标签: 甲鱼 成活率 常见疾病 生态防病 鱼养殖 综合防治技术
  • 简介:根据众多养虾工作者的反映,控制好虾池水色,是防止对虾应激发病的关键,而培养保持好水色则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水色是池塘浮游生物组成的反映,也是池塘水质环境的综合反映。水体呈绿色已证明是养虾的最佳水色,因此在虾池中如何培养以单细胞绿藻为主组成的水体,是预防虾病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6年8月8日至11月10日在阳西县溪头镇远大养虾场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试验。

  • 标签: 对虾 池塘养殖 水色 水质调节 病害防治
  • 简介: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

  • 标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控制体系 猪群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圆环病毒2型 副猪嗜血杆菌病
  • 简介:  2006年,不少传统水产品种价格行情低迷,养殖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池塘养殖难增效的状况下,如何在水产养殖管理过程中有效控制养殖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关键.……

  • 标签: 养鱼成本 成本关键点 控制养鱼
  • 简介: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投饵机在国外的水产养殖中已普遍应用。近年来。我国在一些网箱和池塘养鱼过程中也开始应用投饵机,目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水面网箱养鱼及池塘高密精养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则对投饵方式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饵机的投饵方式主要有气动式、螺旋输送式和离心抛物式。也有音响集鱼式的投饵机。但都存在操作麻烦、定时不准和投饵量难以准确控制等缺点。因此对投饵机的机电进行有效的改进是有必要的。简单介绍如下:

  • 标签: 投饵机 控制 鱼塘 池塘养鱼 投饵方式 精养技术
  • 简介:根据北方池塘投铒的实际要求,结合电路控制的各项性能,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投铒机控制系统。应用逻辑电路和定时器电路进行控制,使用拨码开关技术设置定时时间、自动重复启动的间隔时间和投铒的各项参数,并具有延时投铒功能。操作简单直观、定时准确、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定时定量、准确投喂的问题,避免了铒料投喂的浪费。

  • 标签: 投铒机 控制系统 定时模块 拔码开关 池塘养殖
  • 简介:在冬天,当气温大大低于猪只生长发育和繁殖哺乳所需的温度时,我们通常采取密闭猪舍门窗或以舍内加温来满足猪只对温度的要求,而密闭后舍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将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猪的生产性能,这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 密闭猪舍 有害气体 控制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不良影响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87—1988年所进行的国产伏碘(pvp—Ⅰ)对虹鳟鱼卵毒性的研究结果。观察了伏碘毒性与pH、硬度的关系。在实验条件下发眼卵暴露15分钟的Lc50为1559(1452—1674)ppm有效碘和暴露60分钟的Lc50为1072(999—1149)ppm有效碘。半致死浓度Lc50与pH和水的硬度成反比。虹鳟鱼卵在不同pvp—Ⅰ浓度中以及多次暴露(每周一次共4次)所积累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实验期间所有已发眼的受精卵都未见受害。本文作者主张采用伏碘50—100ppm浸浴卵15分钟、对所有鲑科鱼卵表面进行消毒预防。

  • 标签: 毒性 伏碘 虹鳟
  • 简介: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什么是适合养鱼的好水?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这种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这种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东西。

  • 标签: 观赏鱼养殖 水质 控制 家庭 测试指标 发生变化
  • 简介:沙田水库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良田镇,离广州市40多km,交通十分便利。它是~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集雨面积5.8km^2,总库容492万m^3,正常水位136.2m,养鱼面积400亩。库区年平均降雨量1446mm,年平均水温23℃,最高月平均水温31℃。良好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鱼类的生长。

  • 标签: 网箱养鱼 养鱼规模 小型水库 控制技术
  • 简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地增大.对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的变化.养殖水域中蓝藻类含量逐步增加。由于蓝藻的大量繁殖.常在水面聚合成一层厚厚的蓝绿色藻浆.这就是所谓的“蓝藻水花”。在池塘中蓝藻水花主要是由微囊藻引起的.微囊藻是一种能形成囊状不定形群体的藻类.

  • 标签: 蓝藻水花 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 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 浮游植物群落
  • 简介:热带鱼之所以称之为热带鱼。是因为这些鱼种大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常年的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的热带鱼种.所以被称之为热带鱼。为此。很多初涉热带鱼饲养的爱好者往往在主观判断上认为:热带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比较差.认为热带鱼孱弱不及,于是为了让热带鱼更好的生长,总是把温度控制在26~30℃之间,更有甚者达到了30℃以上。其实。热带鱼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柔弱。

  • 标签: 温度变化 热带鱼 温度控制 饲养 亚热带地区 主观判断
  • 简介:本文分析鳗鱼养殖生产过程产生药残、农残的主要危害有环境因子、鳗池土壤、水源、水质、苗种、饲料(包括生物饵料)、水产药物等投入品,以及鳗鱼包装运输受污染,提出了避免鳗鱼药残的关键控制点有鳗鱼苗种、生物饵料、水源、水质、土壤、配合饲料、药物使用、成鳗等,必须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鳗鱼养殖 安全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HA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