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该地区农村家蚕农药中毒的现状,提出了一套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方案,以保障蚕作安全,并总结了蚕儿中毒后处理方法,以期把家蚕中毒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家蚕 农药中毒 预防 处理
  • 简介:桑虎天牛为重要的桑树枝干害虫,由于其幼虫具有隐蔽性强、为害重、来势凶等特点,桑园被害后,造成树势下降,严重影响桑树产量及桑叶质量,现生产上广泛采用的人工挖除、堵药棉、插毒签等,方法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存在操作不方便、费工、费时等缺点,防治效率较差。本文探讨了几种化学药剂对桑虎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防治效果 天牛幼虫 虎天牛 桑树 药剂处理 枝干害虫
  • 简介:我省于1986年开始从湖南省引进“芙蓉”“湘晖”,其一代杂交种在一些县经过试养,经济效益较好,已在我省逐步扩大试养,但在原种繁殖过程中,“湘晖”的即时浸酸或冷藏种容易发生死卵,影响了蚕种质量。为了探讨这一问题进行了本试验。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日期:1988年4月17日和1989年6月9日。(二)试验材料及方法:供试材料为我场制的“湘晖”原种。试验方法(1)供试蚕种采用常温即时浸酸(盐酸比重1.100,液温25℃,浸渍30′,40′,50′,液温58℃。浸渍40′,50′,60′)与加温即时浸酸(蚕种保护积温480°F,盐酸比重1.073,液温46℃,浸渍3′。4′,5′)处理,催青调查死卵发生情况。(2)在常规产卵杀蛾时间内(下午1时投蛾至翌日早上4:30时),待母蛾产卵至

  • 标签: 浸酸 蚕种保护 一代杂交 繁殖过程 产卵时间 温区
  • 简介:一般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三倍体桑,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目前栽培品种尚末发现有自然形成四倍体桑的报导,为了选育适应生产上所需的三倍体桑树品种(或组合),只得从人工诱导四倍体桑上下功夫。日本、苏联方面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桑种子、种苗、顶芽、插条等诱导四倍体

  • 标签: 四倍体植株 杂种实生苗 人工诱导 秋水仙素处理 育种工作者 药液浓度
  • 简介: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试验表明: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率有较大差异,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ABT1号100mg/kg>NAA100mg/kg+IAA100mg/kg>IAA100mg/kg≌NAA100mg/kg>CK(清水);同样的激素处理,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以杂交桑(桂桑优62)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时期以7月份(夏伐前后)成活率最高,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高,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率高.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扦插的最佳时期,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桑树 植物激素 硬枝扦插 成活率 扦插育苗
  • 简介:为明确家蚕原种生产中蛹蛾期最佳低温保护法,调查了桂蚕二号(8810·932)×(8711·7532)4个亲本在蛹期和蛾期冷藏对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蚕二号各亲本品种在蛹期和蛾期不同冷藏处理,其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在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试验证实8810的雌蛾不宜冷藏;932在雌蛹触肢着色期不宜冷藏;8711蛹后期和蛾期也不宜冷藏;7532的雌蛹(蛾)较耐冷藏。

  • 标签: 桂蚕二号 冷藏 产卵 不受精卵率 良卵率
  • 简介:本试验用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液3种消毒液对原原种转青卵进行卵面消毒后,调查比较各种卵面消毒处理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绝食生命率的影响,以探索最适合作为卵面消毒的方法。试验发现最适合的卵面消毒药物因品种不同而异。

  • 标签: 卵面消毒 一日孵化率 蚁蚕绝食生命率
  • 简介: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死卵率